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求帮忙

张某2008年2月年应聘至某报社,双方达成口头协议,约定张某在某报社从事兼职校对员工作,每天下午到报社工作4小时,每周工作五天,报社对张某进行考勤管理。张某在报社的劳动待遇与校对量挂钩,与该报社全日制职工的待遇不同。2012年10月15日,报社以张某在从事校对工作时出现重大差错、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作出了“取消张某临时校对资格”的处理决定,并于当日口头对张某予以辞退。张某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确认张某与某报社之间的劳动关系,要求与报社签订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报社认为,其与张某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张某基于劳动关系的请求没有法律依据。请回答:(1)张某与某报社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为什么?如果是劳动关系,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劳动用工关系?为什么?(2)张某的仲裁请求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3、2010年5月,李某去一家外企应聘,声称自己是某名牌大学法学硕士毕业,取得了司法考试资格证书,并将自己的证书复印件交给了招聘人员。该公司急需法律顾问,于是以高薪聘请李某,请其担任法律主管,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5年,试用期为6个月。李某自2010年5月开始工作后,在试用期内经常发生错误,特别是在一项合同审查中,没有对该合同的重大纰漏提出法律意见,导致公司损失巨大。公司于2010年12月了解到,李某的司法考试证书是伪造的。于是公司立即主张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1)公司是否有权解除李某的劳动合同?为什么?(2)若李某此时已经怀孕,公司是否还有权解除合同?依据是什么?(3)公司是否有权要求李某承担相应的损失?
4、职工黄某原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并与企业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在合同期内,黄某以收入偏低为由,口头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企业未予答复。过了10天,黄某就被一家合资企业招用,又与该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黄某走后,原企业生产受到影响,要求黄某回厂上班。同时,与黄某所在的合资企业联系,希望让黄某回厂,但合资企业以已签订劳动合同为由,不予放人。 试分析: 1.黄某与原企业的劳动合同是否已经解除? 2.合资企业在本案中是否应承担责任?
5、论述劳动合同的解除。
6、 简述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的区别。
7、 论述劳动合同的内容。
8、 简述工资支付的一般原则。

       1、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对张某进行考勤管理和发放工资;属于非全日制用工——每天下午到报社工作4小时,每周工作五天。

       理由:

       《劳动合同法》

   第十五条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2、张某的请求能否得到支持,要看出现的重大差错,是否达到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情节。达到了就不会支持,反之就会支持。

       理由: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如李某已经怀孕,用人单位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李某承担相应的损失。

       理由: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第八十六条 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4、黄某与原企业的劳动合同没有解除;合资企业在本案中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理由: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5-8问,属于论述和简述,超越了案例分析范围,此处不再作答,请另行提问!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02

(1)张某与某报社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为什么?如果是劳动关系,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劳动用工关系?为什么?(2)张某的仲裁请求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存在劳动关系。因为报社向张某发了工资,全日或者半日法律没有规定,只规定临时工和正式工

张某的请求可以得到支持,因为张某和报社存在劳动关系

(1)公司是否有权解除李某的劳动合同?为什么?(2)若李某此时已经怀孕,公司是否还有权解除合同?依据是什么?(3)公司是否有权要求李某承担相应的损失?

  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因为李某欺骗手段非法

  李某怀孕不影响解除合同,理由如上

  公司可以要求李某承担相应的损失

    黄某与原企业的劳动合同是否已经解除? 2.合资企业在本案中是否应承担责任?
    5、论述劳动合同的解除。
    6、  简述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的区别。
    7、  论述劳动合同的内容。
    8、  简述工资支付的一般原则。

    1没有解除,解除合同必须以书面方式

    如果是挖人才的话承担责任,如果不是就不需要

    劳动合同的解除可以参阅劳动法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别是派遣和非派遣,于雇佣合同的区别是时间长短和活的种类

    劳动合同内容是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纠纷的解决办法

    工资支付原则一般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
案例一:用人单位:1、未经林某同意,公司单方面更改其工作场所是不合法的。林某在公司工作四年,依照常理应保留当前工作地点。因此,经理要求林某前往“内地某省”工作的决定属于违反劳动合同的行为。2、经理指示林某“休息”是不恰当的。员工在没有正当休息理由的情况下,被以“不服从管理”为由要求...

关于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
1. 该公司与陈某约定的试用期限不合法,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期限大于三个月小于一年的,试用期应小于等于一个月。因此,电脑公司与陈某最多可以约定试用期限为一个月。此外,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百分之八十,即不得低于1600元。若违反此规定,公司需赔偿陈某5500元。2. 在本...

案例分析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能否和退休的王阿姨签订合同...
公司是不能和退休的王阿姨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到了退休年龄,双方之间就不是劳动关系,是劳务关系或者雇佣关系,劳务关系或者雇佣关系是不受劳动合同法调整和保护的,是受民法调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

案例分析题:甲公司是否应该支付乙公司经济补偿?
理由:王某在工作中严重失职给公司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失,甲公司决定立即与王某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4项,该规定适用于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情形(见42条)。3.甲公司可以不向王某支付经济补偿的条件是: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同意(见46条...

劳动争议的典型案例
【案例分析】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需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后,如仍不能胜任,方可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公司事先与胡某的约定,实质上是在胡某不胜任时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这一约定违反了法律规定,因此构成违法解除。劳动争议的典型案例...

劳动法案例中的劳动合同订立问题解析
1.7 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 金某某与某广告公司的案例,深入探讨了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应对策略。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2.1 附条件劳动合同效力: 肖某与某娱乐公司的工资纠纷案,探究了附条件劳动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2.2 口头试用期约定: 陈某诉某公司违约金案,解析了口头约定试用期的法律效力...

劳动法案例分析!帮忙!!急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以“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为由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是不适当的。因为“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系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的情形,并不适用于本案情形。此外,...

《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
1,本案中,胡某等人的劳动关系是胡某等人与劳务公司之间的关系,与建筑公司只是派遣关系 因此,胡某等人的工资应当由劳务公司支付 2,劳务公司与建筑公司之间存在一个派遣协议,根据协议,建筑公司应当按时支付足额相当于派遣人员工资的金额给劳务公司,建筑公司拖欠这笔钱,是违反双方之间的协议,根据协议...

劳动法学案例分析如题 谢谢了
【解析】《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但未规定法律责任方面的保障条款。为此,《劳动合同法》在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

有关《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合争议调解仲裁法》 的一个案例分析 希望...
答案:李某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不予受理。是符合法律程序(《劳动合争议调解仲裁法》)要求的。发生劳动争议时,应首先向劳动仲裁机关申请劳动仲裁,未经劳动仲裁程序的,法院不予受理。李某生完孩子后,于2011年4月8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再次要求确定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行为无效,仲裁委员会查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