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究竟要教什么

如题所述

如果把学生在一年级的心灵比作混沌一片,那么教师就是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里用知识和爱开启光明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蒙之师可以毁了一个孩子,也可以让一个孩子的未来充满阳光。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可以让他下地狱,也可以让他上天堂。 今年的一年级一直以来让我们放心不下,总体感觉进入状态慢,行为习惯的规范不够细致,学生给人一种出不会听话的感觉。与往年的学生相比,确实显得复杂。上学期,一年级的成绩留给了我们一些担忧,因为此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状况,找到原因是我们听课的主要目的。 今天的课上表现出来的情况向我们提供了一些信息,这些信息表明对一年级要干什么并不十分明确。由此可以知道上学期语文成绩为何有那样反常。 第一,一年级的语文首要的重点是识字写字与朗读。在本节课上,这些重点没有落在实处,没有训练的意识、没有训练的中心,没有训练的措施,没有训练的手段,这四没有就完全造成了课堂教学的空洞无效。开课前的首要任务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本节课学习做好思想上的准备。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课间活动时发生的事情容易在他的头脑中短暂存留,这些存留会一直延续到上课,如果课前不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活动来释放那些留存,学生在课上就会表现出目光呆滞,心不在焉的神情。通常情况下老师们会采用一些如背诵古诗、用词造句、说话、小演讲等形式的活动把学生的心收回来,这是可前的热身,也是学生期望得到表扬的机会。进入上课状态,教师要对本节课的新内容用设疑激趣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进入课文学习。你的做法是用教师朗读电视出示的朱自清的散文片段的方式让学生知道现在是春天了。目的是想引出课题《一粒种子》,可惜圈子绕的太大了,一年级学生的兴趣点延伸不了那么长。不如直接以简洁的提问,你见过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过程,或者一粒种子有一个梦,你知道是什么吗?引出课题,直接板书课题。出示课题之后可以提出问题,课文可能会写什么?给学生一个联想和想象的机会。《课程标准》低年级段“阅读”中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与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这个阶段的目的就是要体现这项要求。接下来呢?自然是初读课文。以往都是有教师来范读,学生自习倾听。现在,有的学生已超前发展了,我们不妨让学生自己来读。读好了就要好好表扬,读不好也无妨,结合指导读好的过程解决识字问题。指导可以有老师来完成,可以师生共同努力,可以学生指导示范,可以采取的方法很多。但是要及时的给予鼓励,一年级学生被鼓励之后的学习热情是高涨的。课文读完了呢?小组的作用就能发挥出来了。把需要识记的字写成卡片,小组内部就互相认读、互相考、互相督促,不久减轻了教师的压力。当然,还不能完全不管,教师还需要准确掌握学情,方法就是开火车读、小组接龙读、指名读、领读,多种多样的形式必须把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得到锻炼。之后还可以小组之间比赛读课文,这个时候的读书应当有这样几个标准:读通、读顺、读出语气、读出童话的味道。教师的范读仍然有重要作用,那就是把学生带进文本之中。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情感投入,还要身心投入,那种装腔作势的读既是对童话的亵渎,也是对学生天真心灵的亵渎。这是识字与读书。当然,识字中还有一项,那就是《课程标准》提出的“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每一课都有这样的任务,这要落实好。写字的任务尤其重要,常用的办法是先让学生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然后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中示范书写,指导学生当堂写字,一年级的语文课上不能没有动手写字的机会。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段,就要留下相对静的时间段,让学生写字,可以让学生在田子本上一边书写一边口述笔画名称、笔顺和组词,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识字中来,提高识字时的效率。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的书写姿势、握笔姿势。 第二、一年级语文课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靠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激励。这是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课上不能没有表扬激励,也不能满堂充斥毫无真情的表扬。一年级的学生能够感受得到老师对自己的感情。 第三,培养习惯。阅读习惯、倾听习惯、合作习惯、认真做事的习惯等等。只有习惯是影响力最持久的东西,教师不能忽视。任何忽视都是把孩子置于孱弱基础之上的误人子弟的行为。 最好要说的是教师不能看轻自己的作用。教师的实力决定教师在群体中的位置何在学生及其家长心目中的位置。 以上看法如有不妥,敬请谅解。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