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宗教

有关宗教的论文。要求3000字。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写。围绕宗教这个主题就好
有的发到我邮箱571605686@qq.com分不是问题
注意!!!!发到我邮箱!

中国佛教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佛教文学是指佛教内容为题材,旨在宣佛教信仰的文学作品。追溯佛教文学的源头,最早可以从佛经传入中国算起。随著佛经被译成中文,佛经中的文学作品随即被国人认可和接受,继之而起的是僧人的文学创作,由於中国自古就有士僧交往的传统,历代文人也写了大量表达述佛理禅意的文学作品。从佛经文学到僧人文学进而延伸到文人文学,形成了中国佛教文学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
一、佛经文学的起源

佛经文学源自於佛经,自印度佛经被翻译成中文以来,佛教便在中土开花结果。佛陀住世时,为让弟子明了深刻的佛理,多采用「应病与药」、「应机说法」的方式来讲说佛法。他所运用方法主要就是形象化的譬喻,如<<维摩诘所说经.文殊师利问疾品>>中佛曰: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佛法。后来,佛陀所采用的通俗的弘化方式被弟子所继承,并在结集佛典时体现出很高的文学水准。当佛教传入文学高度发达的中国,这一传统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佛经在被译成中文的过程中,译经师们运用了音译、意译和直译等多种方式,同时采用多种文学手法加以润色,使译成中文后的佛经尽可能保持印度佛经的原貌。

在我们所见的佛经中,有许多经典都部分地使用了各种文学手法。如<<维摩诘经>>维摩诘居士示疾说法人关於神通的描写:

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文殊师利即入其室,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

这一段经文描述了当文殊师利前往问疾时,维摩诘示现神把自己住所变成一丈见方的空屋子,里面除了床之外无有一物,显示了诸法性空之理。

在<<法句经>>中,也存有大量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经文,如: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觉能舍三恶,以药消众毒。健夫度生死,如蛇脱故皮。

这里的经文运用了我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十分生动而深刻地说明了人生当接受正法,改恶从善的道理,实际上这也是一首含义深刻的哲理诗。

有的佛经还可以完全作为文学作品来阅读。这类经典中最有名的是<<佛本生经>>。

<<佛本生经>>是记载佛陀在此娑婆世界中所做功德的故事集。它是在印度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诗歌、格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该故事集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赞扬了佛陀前世自利利他,济度众生的动人事�,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

<<佛本生经>>中的每则故事大体分作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佛陀现世的情况。另一部分是他过去世的行事,表现为他为鹿、猴、兔、鸽或示现为国王、贵族、商人、穷人来渡脱众生之苦。最后一部分是关联语,由现世佛陀出面说明过去世的事情与现世的关联,指出行善者是佛陀自己,做恶者为加害或反对佛陀的人,从而教化众弟子。<<佛本生经>>人的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动人,是不可多得的文学佳作。

另一部佛经文学作品是<<百喻经>>。我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先生对其十分推崇,并曾自己出资印赠该经。<<百喻经>>是一百则寓言故事的汇集,每则故事都是通过情节完整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如其中有一篇<<踏长者口喻>>云:

昔有大富长者,左右之人,欲取其意,皆尽恭敬。长者唾时,左右侍人以脚踏却。

有一愚者,不及得踏,而作是言:「若唾地者,诸人踏却;欲唾之时,我当先踏。」

於是长者正欲咳唾时;此愚人即便举脚,踏长者口,破唇折齿。

长者语愚人言:「汝何故踏我唇口?」

愚人答言:「若长者唾出落地,左右谄者已得踏净。我虽欲踏,每常不及。以此之故,唾欲出口,举脚先踏,望得汝意。

凡物须时。时未及到,强设功力,返得苦恼,以是之故,世人当知「时」与「非时」。

这是个讲述了一位富翁的佣人想讨好他,却适得其反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时机,时机未到,勉强追求,反而会带来苦恼。让世人知道甚麼时候做甚麼事才是合乎时宜的,不合时宜或因缘未到就不能勉强而为。

佛教文学作品引入中国,是中国佛教文学的开端,佛经作品中的多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给后来佛教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僧人文学的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兴盛,得益於历代高僧的弘扬。在夕法方式上,他们不只拘限於口头的宣讲,而且还以诗歌的形式来传播。其中很多僧人还成名垂青史的诗僧。僧人作品中不仅有诗歌、偈颂,还有俗讲和变文。

僧人诗的兴起是在东晋以后开始的,东晋时期的支遁(314—366)是我国最早的诗僧,他的作品今仅存「八关斋诗」三首。

契此和尚(?— 916)的<<播秧诗>>是至今被我们所称颂的僧诗名篇。

诗曰: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禅门中的行、住、坐、卧、担水、砍柴……皆是禅,这首诗就是根据插秧的经验所表达的禅悟,作者在诗中并不仅仅是强调「退一步海阔天空」之类的处世哲学,而主要是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低就是高,退就是进。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开阔自己的眼界,调整自己的世界观,使心灵和行为达到更高的境界。

除了写作诗歌,有的僧人还写有偈颂,以表达证悟的境界。宋代佛印禅师的<<磨砖作境不为难>>就是这样的偈颂。

偈云:

磨砖作镜不为难,忽地生光照大千。
堪笑坐禅求佛者,至今牛上更加鞭。

这首偈颂是为怀让禅师开导马祖之事而作的,前两句是说禅悟之后,碓能达到一个神奇的境界,心地光明,上下洞彻,磨砖作镜也不是难事,关键在於能悟。后两句是说那些只知坐禅求悟的人,亦如鞭牛而行,并未理解到向外驰求之不可,也就只能一味著相地在「磨砖作镜」了。

玄觉大师的<<永嘉大师证道歌>>,以歌谣的形式描述了对修行的见解和证道的感悟。这首长篇歌谣被历代禅者奉为禅修的宝典。现节选片断如下: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给逢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我师得见燃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
……
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
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

历代以偈颂、歌谣形式阐释禅悟的僧人还有很多。例如:良价禅师的<<开悟偈>>,龙山禅师的<<示法偈>>,自在禅师的<<三个不归颂>>以及希迁禅师的<<草庵歌>>等等。

僧人佛教文学发展的最高成就是唐代的俗讲和变文的出现。

俗讲是利用多种艺术手法为俗众宣 讲经文、教义的一种宗教性说唱活动。其最初是由六朝以来佛家的「转读」与「唱导」演变而来。俗讲的讲者尽为高僧,即所谓俗讲僧。他们有主�经的部讲,主讲解的法师,主吟偈赞的梵呗等。俗讲有一定仪轨,维那鸣钟集众;法师、都讲上堂升座,作梵念佛;说押座,开题,说庄严、忏悔、受三归、请五戒、称佛名等。正式讲经,先由都讲咏原文若干,法师即就经文敷陈讲解,继以唱辞。一段完了,例以套语催经;於是都讲再咏经若干,次由法师解说。如此反复,直至讲毕,以解座文结束。俗讲的底本,就是讲经文。俗讲的经文,都是散韵结合,说唱兼行。说为浅近文言或口语;唱为七言、六言或五言。其上往往有平、断、侧、吟之类的辞语,标示声腔唱法。

俗讲,又称讲经文,取材全为佛经,思想内容均为佛教的无常、无我、苦空、 业惑、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修持戒定慧,以求涅盘解脱等等教义。其中一些作品,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叙事、描绘、抒情等手法,广譬博喻,纵横骋说,把深奥的教义转化为生活展示,往往突破宗教藩篱,映照出现实世界,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新奇别致的内容,张弛起伏的情节,通俗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如<<妙法莲华经讲经文>>旨在说明供养人间师僧,即是敬奉佛菩萨。故事用一位国王毅然抛弃人世的荣华宝贵,屡遭种种磨难仍甘於为仙人的供给走使,执著追求大乘真理的故事来表现。情节波澜起伏,故事娓娓动听。又如<<维摩诘讲经文>>,规模宏伟,想像丰富,甚有文学色彩。其中对於魔女的描写,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辞藻华丽,带有骈文的节奏声韵之美。

变文是唐代民间创作的一种新文体,其体裁是有说有唱,后来为佛教俗讲所借用。变文之「变」,当是指变更了佛经的本文而成为「俗讲」之意,但当「变文」成了一个专称之后,便不限定敷衍佛经故事,而是用时人所喜闻乐见的诗文结合的新人体重新加以敷演,使之通俗易解,所以变文是说唱俗文学,是供艺人演唱用的底本。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变文大多保存在敦煌说唱类作品中。如<<破魔变文>>、<<降魔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八相变>>等,变文的特点,一是说唱相间,散韵结合演述故事。说为表白宣讲,多用俗语或浅近骈体文;唱为行腔咏歌,多为押偈句韵的七言诗。这种体制虽与讲经文相似,但变文一般不引原经文,唱词末句也无催经套语,不标「平」、「断」、「侧」。二是说白与吟唱转换时,每有惯用的过阶语作提示,如「……处若为陈说」、「……时有何言语」之类。如《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狱卒行至第七隔中,挑青幡,打铁鼓:「第七隔中有青提夫人否?」其时青提第七隔中,身上二十九道长钉,鼎在铁床上不敢应。……狱主闻语,扶起青提夫人,母瘦却二十九道长钉铁锁腰生杖转绕,驱出门外。母子想见处:

生杖鱼鳞似雪集,千年之罪未可知。
七孔之中流血汁,猛火从娘口中出。
蒺藜步从空中入,由如五百乘破车声。
腰肾岂能於馆舍,狱卒擎叉左右遮。
……
阿娘昔日极芬荣,出入罗帷锦帐行。
那堪受此泥犁苦,变化千年恶鬼行。
口里千回拔出舌,胸前百过铁犁耕。
骨节筋皮随处断,不劳刀剑自凋零。
……
儿与娘娘今日别,定知相见在何年?
那堪闻此波吒苦,其心楚痛镇悬悬。
地狱不容相代替,惟知号叫大称冤。
隔是不能相救济,儿急随娘娘身死狱门前。

这段变文将散文和韵文组合得十分和谐,在散韵转换处以「母子相见处」作为过阶提示语。从而把目连救母的故事讲述得可谓感天动地。三是变文演出,或辅以图画。这从《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的标目可知。《降魔变文》正面为图六幅,背面抄与画图内容回应的唱辞六段,是变文配有图画的证明。

变文的取材,大体有三类:一是演说佛教故事的宗教性变文,如《降魔变文》、《破魔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等。这类变文通过佛经的故事说说唱唱,宣传佛家的基本教义。但它与讲经文不同。它们不直接援引经文,常选佛经故事中最有趣味的部分,铺陈敷衍,渲染发挥,较少受佛经的拘束。二是讲史性变文,如《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等。它们大多以一个历史人物为主,撷取轶事趣闻,吸收民间传说加以渲染。第三类是民间传说题材的变文,如《舜子至孝变文》、《刘家太子变文》等。

佛教的兴盛,促进了唐代僧人弘法方式的变革。俗讲和变文就是这种变革的结果。俗讲和变文的产生,使佛教深奥的义理变为通俗浅近,从而为更多的人接受佛教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僧人独创的这两类特殊的文体形式,也大大扩大了唐代文学的体裁,为唐代文学的繁荣注入了生机。

僧人佛教文学是继佛经文学之后兴起的另一类文学形式。历代僧人在诗歌、偈颂和歌谣中,不仅表达对经典教义的理解和修证的体验,而且还抒怀言志,关心民生疾苦。俗讲和变文的出现,使深奥的佛教教义变得通俗,对佛教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僧人文学补充了中国文学表现内容和体裁的不足,是僧人对中国文学做出的杰出贡献。

三、文人佛教文学的兴盛

中国古代文人一向有与僧人交往的传统。文人与僧人交往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官运亨通时把佛教作为加官晋爵的精神慰藉的;有自幼受家庭影响而笃信佛教的;还有的是在官场失意,心情沮丧时寻求解脱而接触佛教的,如是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文人在接触佛教之后,很多人成为虔诚的居士。由於中国古代文人一向有吟诗作对的传统,所以他们在诗文创作中自然会写下大量与佛教有关的诗文,以此抒情言志,表达坚定的信仰。

文人佛教文学作品是在东晋以后出现的。从那时起一直到近代,凡是在文学上做出巨大贡献,产生深远影响的作家,都不同程度受到佛教影响。其中如谢灵运、沈约、杜甫、白居易、柳宗元、苏轼、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等,都是代表一代思想和学术水准的杰出人物,他们都写下了大量佛教文学作品,他们中有的还吸收了佛经文学和僧人文学的优点,创作了许多哲理深遂,意境优美的诗文,推动了佛教文学的大发展。

在佛教文学史上出现最早的诗人是谢灵运(385—433),他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创作大量山水诗的诗人。他一生好佛,曾撰有《佛影铭序》,并参与修订《涅盘经》,他的诗受佛理影响很深。谢灵运曾作有《无量寿佛颂》:

法藏长王宫,怀道出国城。愿言四十八,弘誓度群生。
净土一何妙,来者皆清英。颓年欲安寄,乘化好晨征。

这首诗叙述了佛陀前世为法藏比丘时,发大四十八大愿,拯救苦海众生。热情颂扬了佛陀的悲智切愿。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杜甫(712—770),不仅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杰出诗人,而且对佛教情有独钟。他一生写了许多禅诗,表达自己人生的苦闷和向佛的决心。他的《谒真谛寺禅师》就是写的他对佛陀的景仰。诗云:

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问法看诗妄,观身向酒慵。
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

杜甫曾多次称「诗是吾家事」,并说「语不惊人誓不休」。但在这首诗中,诗人却把「诗歌」称为「妄事」,可以看出,由於来到佛寺,接近禅僧,他的思想产生明显变化,这是他饱经沧桑之后的感悟。他的渴望皈依佛教的感情是真实的,因为他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心灵需要得到休息。

宋代文学家苏轼与僧人往来最为密切,历史上也流传有许多关於这方面的佳话。苏轼还创作了大量富含人生哲理的诗词,如他著名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君知否?路人长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苏轼奉和子由(苏辙)的诗歌而作。嘉裕元年苏轼和子由一起赴京应试经过渑池一寺院,与老僧奉闲和尚言谈甚欢,苏辙作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题於旧墙壁上。几年后,苏轼故地重游,老僧已死,墙上诗句已不见踪影,诗人由此感叹人生聚散无常,就像鸿雁在雪上留下的爪印一样,雪乾之后便甚麼也没有了。

宋代严羽(1197—1241)的诗歌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他曾写有文学理论专著《沧浪诗话》。在《沧浪诗话.诗辨中》,他把对诗的领悟比作禅师参禅,真实而贴切地道出了禅与诗的密切关系。此外,他还写有一首《访益上人兰若》: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
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
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这首诗写诗人独去寻寺访僧,那泛著寒光的沙滩,随著脚步而形成的雪径,茫茫的松林,重叠的群峰,构出一幅清峭的画面。山僧喜客至,故有指点林阁之事,诗人喜寺院幽静,故有吟诗相酬之事。末写云外钟声,袅袅不绝,与这幅画面既相和谐,又使得个中情事有余不尽。

以上例举了几则文人诗歌作品,从中我们可窥一斑而见全貌。事实上,文人佛教文学作品的体裁多种多样,不仅有诗词和散文,而且有戏剧和小说,正是这些体裁多样,内容各异的作品,推动了佛教文学的繁荣和兴盛。

从佛教文学兴起、发展和兴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教文学是中国佛教文学的源头,僧人文学使佛教文学得以创新和发展,文人佛教文学作品的大批涌现,对佛教文学的兴盛繁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佛教文学不仅是宣誓佛理教义的有力工具,而且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16
一、佛经文学的起源

佛经文学源自於佛经,自印度佛经被翻译成中文以来,佛教便在中土开花结果。佛陀住世时,为让弟子明了深刻的佛理,多采用「应病与药」、「应机说法」的方式来讲说佛法。他所运用方法主要就是形象化的譬喻,如<<维摩诘所说经.文殊师利问疾品>>中佛曰: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佛法。后来,佛陀所采用的通俗的弘化方式被弟子所继承,并在结集佛典时体现出很高的文学水准。当佛教传入文学高度发达的中国,这一传统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佛经在被译成中文的过程中,译经师们运用了音译、意译和直译等多种方式,同时采用多种文学手法加以润色,使译成中文后的佛经尽可能保持印度佛经的原貌。

在我们所见的佛经中,有许多经典都部分地使用了各种文学手法。如<<维摩诘经>>维摩诘居士示疾说法人关於神通的描写:

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文殊师利即入其室,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

这一段经文描述了当文殊师利前往问疾时,维摩诘示现神把自己住所变成一丈见方的空屋子,里面除了床之外无有一物,显示了诸法性空之理。

在<<法句经>>中,也存有大量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经文,如: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觉能舍三恶,以药消众毒。健夫度生死,如蛇脱故皮。

这里的经文运用了我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十分生动而深刻地说明了人生当接受正法,改恶从善的道理,实际上这也是一首含义深刻的哲理诗。

有的佛经还可以完全作为文学作品来阅读。这类经典中最有名的是<<佛本生经>>。

<<佛本生经>>是记载佛陀在此娑婆世界中所做功德的故事集。它是在印度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诗歌、格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该故事集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赞扬了佛陀前世自利利他,济度众生的动人事�,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

<<佛本生经>>中的每则故事大体分作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佛陀现世的情况。另一部分是他过去世的行事,表现为他为鹿、猴、兔、鸽或示现为国王、贵族、商人、穷人来渡脱众生之苦。最后一部分是关联语,由现世佛陀出面说明过去世的事情与现世的关联,指出行善者是佛陀自己,做恶者为加害或反对佛陀的人,从而教化众弟子。<<佛本生经>>人的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动人,是不可多得的文学佳作。

另一部佛经文学作品是<<百喻经>>。我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先生对其十分推崇,并曾自己出资印赠该经。<<百喻经>>是一百则寓言故事的汇集,每则故事都是通过情节完整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如其中有一篇<<踏长者口喻>>云:

昔有大富长者,左右之人,欲取其意,皆尽恭敬。长者唾时,左右侍人以脚踏却。

有一愚者,不及得踏,而作是言:「若唾地者,诸人踏却;欲唾之时,我当先踏。」

於是长者正欲咳唾时;此愚人即便举脚,踏长者口,破唇折齿。

长者语愚人言:「汝何故踏我唇口?」

愚人答言:「若长者唾出落地,左右谄者已得踏净。我虽欲踏,每常不及。以此之故,唾欲出口,举脚先踏,望得汝意。

凡物须时。时未及到,强设功力,返得苦恼,以是之故,世人当知「时」与「非时」。

这是个讲述了一位富翁的佣人想讨好他,却适得其反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时机,时机未到,勉强追求,反而会带来苦恼。让世人知道甚麼时候做甚麼事才是合乎时宜的,不合时宜或因缘未到就不能勉强而为。

佛教文学作品引入中国,是中国佛教文学的开端,佛经作品中的多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给后来佛教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僧人文学的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兴盛,得益於历代高僧的弘扬。在夕法方式上,他们不只拘限於口头的宣讲,而且还以诗歌的形式来传播。其中很多僧人还成名垂青史的诗僧。僧人作品中不仅有诗歌、偈颂,还有俗讲和变文。

僧人诗的兴起是在东晋以后开始的,东晋时期的支遁(314—366)是我国最早的诗僧,他的作品今仅存「八关斋诗」三首。

契此和尚(?— 916)的<<播秧诗>>是至今被我们所称颂的僧诗名篇。

诗曰: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禅门中的行、住、坐、卧、担水、砍柴……皆是禅,这首诗就是根据插秧的经验所表达的禅悟,作者在诗中并不仅仅是强调「退一步海阔天空」之类的处世哲学,而主要是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低就是高,退就是进。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开阔自己的眼界,调整自己的世界观,使心灵和行为达到更高的境界。

除了写作诗歌,有的僧人还写有偈颂,以表达证悟的境界。宋代佛印禅师的<<磨砖作境不为难>>就是这样的偈颂。

偈云:

磨砖作镜不为难,忽地生光照大千。
堪笑坐禅求佛者,至今牛上更加鞭。

这首偈颂是为怀让禅师开导马祖之事而作的,前两句是说禅悟之后,碓能达到一个神奇的境界,心地光明,上下洞彻,磨砖作镜也不是难事,关键在於能悟。后两句是说那些只知坐禅求悟的人,亦如鞭牛而行,并未理解到向外驰求之不可,也就只能一味著相地在「磨砖作镜」了。

玄觉大师的<<永嘉大师证道歌>>,以歌谣的形式描述了对修行的见解和证道的感悟。这首长篇歌谣被历代禅者奉为禅修的宝典。现节选片断如下: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给逢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我师得见燃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
……
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
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

历代以偈颂、歌谣形式阐释禅悟的僧人还有很多。例如:良价禅师的<<开悟偈>>,龙山禅师的<<示法偈>>,自在禅师的<<三个不归颂>>以及希迁禅师的<<草庵歌>>等等。

僧人佛教文学发展的最高成就是唐代的俗讲和变文的出现。

俗讲是利用多种艺术手法为俗众宣 讲经文、教义的一种宗教性说唱活动。其最初是由六朝以来佛家的「转读」与「唱导」演变而来。俗讲的讲者尽为高僧,即所谓俗讲僧。他们有主�经的部讲,主讲解的法师,主吟偈赞的梵呗等。俗讲有一定仪轨,维那鸣钟集众;法师、都讲上堂升座,作梵念佛;说押座,开题,说庄严、忏悔、受三归、请五戒、称佛名等。正式讲经,先由都讲咏原文若干,法师即就经文敷陈讲解,继以唱辞。一段完了,例以套语催经;於是都讲再咏经若干,次由法师解说。如此反复,直至讲毕,以解座文结束。俗讲的底本,就是讲经文。俗讲的经文,都是散韵结合,说唱兼行。说为浅近文言或口语;唱为七言、六言或五言。其上往往有平、断、侧、吟之类的辞语,标示声腔唱法。

俗讲,又称讲经文,取材全为佛经,思想内容均为佛教的无常、无我、苦空、 业惑、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修持戒定慧,以求涅盘解脱等等教义。其中一些作品,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叙事、描绘、抒情等手法,广譬博喻,纵横骋说,把深奥的教义转化为生活展示,往往突破宗教藩篱,映照出现实世界,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新奇别致的内容,张弛起伏的情节,通俗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如<<妙法莲华经讲经文>>旨在说明供养人间师僧,即是敬奉佛菩萨。故事用一位国王毅然抛弃人世的荣华宝贵,屡遭种种磨难仍甘於为仙人的供给走使,执著追求大乘真理的故事来表现。情节波澜起伏,故事娓娓动听。又如<<维摩诘讲经文>>,规模宏伟,想像丰富,甚有文学色彩。其中对於魔女的描写,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辞藻华丽,带有骈文的节奏声韵之美。

变文是唐代民间创作的一种新文体,其体裁是有说有唱,后来为佛教俗讲所借用。变文之「变」,当是指变更了佛经的本文而成为「俗讲」之意,但当「变文」成了一个专称之后,便不限定敷衍佛经故事,而是用时人所喜闻乐见的诗文结合的新人体重新加以敷演,使之通俗易解,所以变文是说唱俗文学,是供艺人演唱用的底本。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变文大多保存在敦煌说唱类作品中。如<<破魔变文>>、<<降魔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八相变>>等,变文的特点,一是说唱相间,散韵结合演述故事。说为表白宣讲,多用俗语或浅近骈体文;唱为行腔咏歌,多为押偈句韵的七言诗。这种体制虽与讲经文相似,但变文一般不引原经文,唱词末句也无催经套语,不标「平」、「断」、「侧」。二是说白与吟唱转换时,每有惯用的过阶语作提示,如「……处若为陈说」、「……时有何言语」之类。如《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狱卒行至第七隔中,挑青幡,打铁鼓:「第七隔中有青提夫人否?」其时青提第七隔中,身上二十九道长钉,鼎在铁床上不敢应。……狱主闻语,扶起青提夫人,母瘦却二十九道长钉铁锁腰生杖转绕,驱出门外。母子想见处:

生杖鱼鳞似雪集,千年之罪未可知。
七孔之中流血汁,猛火从娘口中出。
蒺藜步从空中入,由如五百乘破车声。
腰肾岂能於馆舍,狱卒擎叉左右遮。
……
阿娘昔日极芬荣,出入罗帷锦帐行。
那堪受此泥犁苦,变化千年恶鬼行。
口里千回拔出舌,胸前百过铁犁耕。
骨节筋皮随处断,不劳刀剑自凋零。
……
儿与娘娘今日别,定知相见在何年?
那堪闻此波吒苦,其心楚痛镇悬悬。
地狱不容相代替,惟知号叫大称冤。
隔是不能相救济,儿急随娘娘身死狱门前。

这段变文将散文和韵文组合得十分和谐,在散韵转换处以「母子相见处」作为过阶提示语。从而把目连救母的故事讲述得可谓感天动地。三是变文演出,或辅以图画。这从《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的标目可知。《降魔变文》正面为图六幅,背面抄与画图内容回应的唱辞六段,是变文配有图画的证明。

变文的取材,大体有三类:一是演说佛教故事的宗教性变文,如《降魔变文》、《破魔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等。这类变文通过佛经的故事说说唱唱,宣传佛家的基本教义。但它与讲经文不同。它们不直接援引经文,常选佛经故事中最有趣味的部分,铺陈敷衍,渲染发挥,较少受佛经的拘束。二是讲史性变文,如《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等。它们大多以一个历史人物为主,撷取轶事趣闻,吸收民间传说加以渲染。第三类是民间传说题材的变文,如《舜子至孝变文》、《刘家太子变文》等。

佛教的兴盛,促进了唐代僧人弘法方式的变革。俗讲和变文就是这种变革的结果。俗讲和变文的产生,使佛教深奥的义理变为通俗浅近,从而为更多的人接受佛教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僧人独创的这两类特殊的文体形式,也大大扩大了唐代文学的体裁,为唐代文学的繁荣注入了生机。

僧人佛教文学是继佛经文学之后兴起的另一类文学形式。历代僧人在诗歌、偈颂和歌谣中,不仅表达对经典教义的理解和修证的体验,而且还抒怀言志,关心民生疾苦。俗讲和变文的出现,使深奥的佛教教义变得通俗,对佛教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僧人文学补充了中国文学表现内容和体裁的不足,是僧人对中国文学做出的杰出贡献。

三、文人佛教文学的兴盛

中国古代文人一向有与僧人交往的传统。文人与僧人交往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官运亨通时把佛教作为加官晋爵的精神慰藉的;有自幼受家庭影响而笃信佛教的;还有的是在官场失意,心情沮丧时寻求解脱而接触佛教的,如是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文人在接触佛教之后,很多人成为虔诚的居士。由於中国古代文人一向有吟诗作对的传统,所以他们在诗文创作中自然会写下大量与佛教有关的诗文,以此抒情言志,表达坚定的信仰。

文人佛教文学作品是在东晋以后出现的。从那时起一直到近代,凡是在文学上做出巨大贡献,产生深远影响的作家,都不同程度受到佛教影响。其中如谢灵运、沈约、杜甫、白居易、柳宗元、苏轼、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等,都是代表一代思想和学术水准的杰出人物,他们都写下了大量佛教文学作品,他们中有的还吸收了佛经文学和僧人文学的优点,创作了许多哲理深遂,意境优美的诗文,推动了佛教文学的大发展。

在佛教文学史上出现最早的诗人是谢灵运(385—433),他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创作大量山水诗的诗人。他一生好佛,曾撰有《佛影铭序》,并参与修订《涅盘经》,他的诗受佛理影响很深。谢灵运曾作有《无量寿佛颂》:

法藏长王宫,怀道出国城。愿言四十八,弘誓度群生。
净土一何妙,来者皆清英。颓年欲安寄,乘化好晨征。

这首诗叙述了佛陀前世为法藏比丘时,发大四十八大愿,拯救苦海众生。热情颂扬了佛陀的悲智切愿。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杜甫(712—770),不仅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杰出诗人,而且对佛教情有独钟。他一生写了许多禅诗,表达自己人生的苦闷和向佛的决心。他的《谒真谛寺禅师》就是写的他对佛陀的景仰。诗云:

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问法看诗妄,观身向酒慵。
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

杜甫曾多次称「诗是吾家事」,并说「语不惊人誓不休」。但在这首诗中,诗人却把「诗歌」称为「妄事」,可以看出,由於来到佛寺,接近禅僧,他的思想产生明显变化,这是他饱经沧桑之后的感悟。他的渴望皈依佛教的感情是真实的,因为他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心灵需要得到休息。

宋代文学家苏轼与僧人往来最为密切,历史上也流传有许多关於这方面的佳话。苏轼还创作了大量富含人生哲理的诗词,如他著名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君知否?路人长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苏轼奉和子由(苏辙)的诗歌而作。嘉裕元年苏轼和子由一起赴京应试经过渑池一寺院,与老僧奉闲和尚言谈甚欢,苏辙作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题於旧墙壁上。几年后,苏轼故地重游,老僧已死,墙上诗句已不见踪影,诗人由此感叹人生聚散无常,就像鸿雁在雪上留下的爪印一样,雪乾之后便甚麼也没有了。

宋代严羽(1197—1241)的诗歌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他曾写有文学理论专著《沧浪诗话》。在《沧浪诗话.诗辨中》,他把对诗的领悟比作禅师参禅,真实而贴切地道出了禅与诗的密切关系。此外,他还写有一首《访益上人兰若》: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
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
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这首诗写诗人独去寻寺访僧,那泛著寒光的沙滩,随著脚步而形成的雪径,茫茫的松林,重叠的群峰,构出一幅清峭的画面。山僧喜客至,故有指点林阁之事,诗人喜寺院幽静,故有吟诗相酬之事。末写云外钟声,袅袅不绝,与这幅画面既相和谐,又使得个中情事有余不尽。

以上例举了几则文人诗歌作品,从中我们可窥一斑而见全貌。事实上,文人佛教文学作品的体裁多种多样,不仅有诗词和散文,而且有戏剧和小说,正是这些体裁多样,内容各异的作品,推动了佛教文学的繁荣和兴盛。

从佛教文学兴起、发展和兴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教文学是中国佛教文学的源头,僧人文学使佛教文学得以创新和发展,文人佛教文学作品的大批涌现,对佛教文学的兴盛繁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佛教文学不仅是宣誓佛理教义的有力工具,而且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2个回答  2010-06-16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宗教工作也面临着如何审时度势进一步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工作这一新的课题。维护民族团结,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也成为关系到我县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所不容乎视的问题。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贫困面貌逐步得到了改善。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宗教事务管理也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维护了___的社会稳定,促进了___的和谐发展。作为一名从事政协民族宗教工作的政协委员,就如何开展民族宗教工作促使民族和睦,宗教和顺,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___谈几点个人看法,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我县民族宗教的基本情况
我县辖21个乡镇,183个行政村,总人口20.20万人。全
县生活着回族、蒙古族、壮族等13个少数民族,总计1827人,其中回族1596人,占少数民族人数的87。主要分布在城关镇、何家岩镇、白水江镇和白石沟乡等4个乡镇,其中何家岩镇何家岩村是全市唯一的省定民族村。
全县共有经依法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14处,其中,佛教活动场所4处,道教活动场所3处,伊斯兰教活动场所3处,基督教活动场所4处,(尚未批准开放天主教活动场所)。全县共有(登记)信教群众5199人,教职人员14人,其中阿訇6人,基督教长老1人,传道员7人。
二、我县民族宗教工作现状
1、少数民族居住区自然环境差经济较为落后。
我县少数民族主要以回族为主,他们所在的居住地自然条件较差,资源缺乏,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少数民族群众受教育人数相对较少,尤其是农村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滞后,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脱贫致富任重道远。如何家岩民族村由于受修建公路征地影响,人均基本农田仅0.07亩。特别是何家岩村民小组人均土地只有0.4亩,有危房户10户29人,无房户12户36人。2006年人均年收入只有900元。从总体上看少数民族居住区生产、生活状况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待进一步改善。何家岩镇何家岩村作为全市唯一命名的民族村,但由于缺少与外界交流,信息较闭塞,虽然多方争取民族村建设资金,但总体建设进度缓慢,需要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加大投入。
2、不能满足信教群众正常宗教活动。
我县虽然批准佛教活动场所4处,但城区周围未批准佛教活动场所,目前信徒参加佛教活动要到汉中、广元、宝鸡等地,很不方便。同时,农村群众自发恢复庙宇的活动较为活跃,全县有10余处群众自发重建了庙宇。基督教近年发展较快,全县已批准活动点4处,还有10余处属未批准的家庭聚会点。由于我县未成立两会(协会自律),仅靠政府主管部门管理,所以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天主教活动场所尚未落实。
3、宗教事务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全县现有宗教活动场所14处,在管理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是政府宗教事务管理和教会自律管理相脱节,非法传教活动时而发生,防止邪教侵入,保障合法的宗教活动需进一步加强。
4、宗教教职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全县现有宗教教职人员14人,其中阿訇6人,基督教长老1人,传道员7人。他们普遍学历不高,接受《宗教管理条例》培训的机会少,水平参差不齐,很难行之有效地执行党的宗教管理政策。
三、几点建议
1、支持少数民族村加快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加快何家岩镇民族村建设步伐,为全县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针对我县少数民族居住地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缺人才的现状,要结合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措施,以民族村建设为示范,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带动少数民族居住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2、搭建引资平台,为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牵线搭桥。
针对越来越多人群喜爱清真食品和民族饰品的状况,由当地政府牵线搭桥,广揽信息,广寻门路,引进一些少数民族发展势头较强的企业,促进民族产业化发展,拓宽少数民族群众就业渠
道,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群体收入低的现状。
3、正确处理宗教与文化旅游的关系。
灵岩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古亦有之,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必然趋势。正确处理好文化文物管理与宗教活动以及旅游开发的关系,政协也组织委员进行了考察和建言,请县委、政府有关部门相互协调,充分发挥灵岩寺佛教场所作用,

借鉴峨眉山、青城山和武当山等外地文物管理、文化旅游、宗教活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经验,尽快解决这一久拖的问题。
4、积极鼓励宗教团体办公益事业。
认真组织,积极鼓励宗教团体,利用自身的活动特点,参与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在构建社会和谐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5、加强联谊,促进团结。
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界人士相互间的沟通、理解和感情交流,加强政府与宗教界人士的联系。定期或不定期走访慰问民族、宗教界人士,参加重大宗教活动,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增进感情交流,凝聚人心,促进团结,密切联系。积极组织召开座谈会,互通情况,畅谈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团结和睦的大好形势,为___经济发展出谋献策。
6、加强宗教事务的管理。
坚决打击非法传教活动。防止邪教滋生漫延,保障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强化对宗教教职人员的培训,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执行党的宗教政策能力和水平。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我想我县的民族宗教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一定会开创一个新局面,使___的民族更加和睦,宗教和顺,达到团结进步,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社会稳定和谐。
谢谢大家!
第3个回答  2010-06-25
已发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6-17
这问题是LZ你们老师给你们的作业吧
到这里来问
那以后你出到社会是不是有问题就来这里 ?
或者随时拿台电脑在身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