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汉代察举制与科举制的区别

简述汉代察举制与科举制的区别

察举就是皇帝出试题,即“策问”,应举者作答,即“对策”。察举这种考试方式始于公元前196年,当时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各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而把察举作为选官的一项考试制度则是从汉文帝开始的。公元前165年,汉文帝诏举贤良能直谏者参加对策,并根据等第授予官职,特科察举的制度因此正式成立。察举制确实为当时的朝廷选拔了许多杰出人才。

察举制具有非常强的主观性,一切惟选拔者马首是瞻。就算选拔者一心为公廉洁自律,也会受到个人眼界、爱好、习惯的限制,不可能惟才是举,有才皆举。到了南北朝后期,随着门阀地主势力的发展,察举制已经变得完全不重才学德行,只重家族门第,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从而失去了它整合社会资源,有效维系社会运转的功能,因而被历史淘汰。科举制因此得以取而代之。

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它渊源于汉,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兴盛于明、清,废除于清末,整整绵延了1300多年。

科举制坚持“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为并非高贵门第、高贵血统的各阶层平民百姓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参政治国行列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可以说,科举制作为中国人开创、通过平等竞争选拔人才的制度,其世界影响深远而广泛。其影响是超国界、超时代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14
察举制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科举制是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1>隋朝兴起: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使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誓愫闷,科举制形成。<2>唐朝完善: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的一大进步:它抑制了门阀世族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实质上反映了隋唐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化;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需要指出的是,科举制虽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但它仍然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
第2个回答  2010-06-25
察举制出现于汉末吧,比较容易出现腐败,而且她服务的对象基本都是地主阶级,而科举却给农民提供了进入仕途的机会,进步很多!
第3个回答  2010-06-14
察举制是地方推荐上去了,极有可能有暗箱行为,收受贿赂等很方便。科举制就是通过考试选拔
第4个回答  2010-06-20
察举制: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优秀人才,分孝廉和秀才。 科举制:读书人通过 国家的统一考试来获得官职的制度,分明经和进士。

简述汉代察举制与科举制的区别
科举制因此得以取而代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它渊源于汉,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兴盛于明、清,废除于清末,整整绵延了1300多年。科举制坚持“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

科举制和察举制有什么区别?
第一,科举制相较于察举制更加地公平公正。因为在察举制举荐制度下,主要的选择权利掌握在地方长官的手中,这就容易造成一些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许多官僚子弟则比普通百姓有更多被推荐的机会;而科举制度是允许士子们怀碟自荐,自由报考,只要你有能力,不论出身贫富,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然后凭借最终考...

察举制和科举制的异同点是什么?
3、察举制:需要举荐;科举制:直接参加。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求科举制与察举制的异同
综合以上分析来看,科举制和察举制其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就是为国家选拔人才,不过科举制相对来讲要更为科学,所选拔的人才也更加有利于中央集权。

简述汉代察举制与科举制的区别
察举制,又称九品中正察举制,是一种由下到上的人才推举制度。科举制是一种由上到下的人才选择制度

察举制和科举制,高一的
察举制也就被取代了。后来有曹操的“唯才是举”和曹丕的九品中正制 总体来说都归为察举制。在西晋统一不久 九品中正制完全成为士族地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也是当时社会的写照。所以当官的多无才学。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人才,而且门阀掌权也不利于皇帝统治,科举制大概就是这样的背景...

汉代的察举制度和唐代的科举制度的区别和优缺点?
察举制是地方长官在地方上辖区内考察,选举人才并推荐给中央。科举制度就是由中央通过考试来考察人才。察举制的优点:1.在察举制下,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士任官的唯一依据。地方士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有一定的社会威望,或有值得称颂的道德品质,就有可能成为察举对象,从而登上仕途.2.察...

历史上的科举制度与察举制,有着什么根本区别?
科举制实际上是先选举人再考试。考试是关键。在唐宋时代,科举的先决条件和察举制类似,都是先要地方官“察举”人才,然后送到京师去考核。这两个步骤和察举制其实是一样的。最重大的区别就在于考试的组织程度。科举制考试的组织程度十分严密。但是最后科举制还是向着脱离皇帝掌控的方向飞驰。因为一个...

察举与科举制的区别
科举制中入仕与铨选分离,通过考试获得任官资格后还需吏部选拔;而察举制中,得举者既可为平民也可为官员,察举过程包含了选拔、升迁和考课等环节。在教育体系上,科举制与学校紧密配合,如唐代的乡贡和生徒制度,学校教育成为入仕的必经之路。而察举时代,学校和选官相对独立。察举与科举的区别反映了...

什么是察举制和科举制
察举制是汉代实行的国家人才选拔机制,所谓察举,是说地方长官负责在辖区内发现人才并举荐给国家。科举制是唐朝之后实行的国家人才选拔.但是,察举制有很大的弊端,因为,并非所有人都能获得察举的资格,比如“市井子孙不得察举为官”。东汉时规定,尚书、宦官的子弟不能举为孝廉,因为上述人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