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如题所述

现在,有不少孩子厌学,没有从学习中找到乐趣,甚至优等生也不例外。求知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而追求快乐又暗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因为求知而被剥夺了快乐,在苦学的状态下学习,缺乏认知的需要,那么,他们便会产生厌学情绪。 要改变孩子厌学的情绪,首先要弄清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让孩子快乐学习。 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为了孩子,家长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双休日可以不休息,为孩子辅导,陪孩子练琴、学画,孩子的心理、身体上的压力大大增加。 (2)父母陪读,造成孩子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难以领悟学习的过程,难以独立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他们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快乐。 (3)家长对孩子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将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在明天而不是今天。常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去修地球,去扫大街。”功利性过于强烈。这样,孩子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而只注重别人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孩子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自然将学习看作是苦差事。 (4)孩子不会学习。不会学习的孩子学得苦,学得累,学得烦。这些孩子往往学习时不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不能选择有关重要的内容而抛开不重要的内容;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由于孩子不会学习,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产生厌学情绪。 还有几种原因就是: 1、不喜欢呆板课程和枯燥讲课方式,找不到学习的兴趣。 2、在开始学的时候没入门,对于学习这门课觉得无从下手,摸不着头脑。 3、因为不自信,“反正别人说我笨,学什么我都有学不好”,于是对于学习有一种自然的反抗,学起来有一搭没一搭的。 4、学习习惯的问题,,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马虎、下课不完成作业等。 5、也有的孩子在中间环节没跟上,或者是老师的批评,或者是周围同学的影响等。 面对孩子的厌学,在弄清主要原因之后,家长们该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呢? 家长要学会细心的观察和了解孩子,善于发现孩子在生活中对哪些方面感兴趣,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比如鼓励他参加兴趣小组,参加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参加比赛或是星期天带他去博物馆看一些展览等等,每个孩子都不希望比别人差,相信他“哼哼唧唧,去是去啦,心思没在”是因为他没有动力,不想也不知道从哪入手,找不到学习的入口。 (1)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孩子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如果别人说他笨,他就会认为自己笨。一个总是失败的孩子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也就不去努力了。对于一个从未完成过作业的孩子,家长最好让他先做几道容易的习题,让他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再调整作业的难度。如果孩子的学习不好,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为孩子不聪明,家长可以从学习态度(是否认真)、意志力等方面去寻找原因,千万不要说他笨,让他自暴自弃。 (2)鼓励孩子自我激励。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学业上的失败。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其次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经常 对自己说一句激励的话,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让孩子在行动中摆脱消极情绪。如果孩子因为怕学习失败而产生恐惧,重要的是告诉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消除这种情绪。 (3)指导孩子学习方法。在辅导孩子时,不要代替孩子学习,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事退缩的习惯。要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等。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会选择重要的内容,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在每周给孩子两篇长文章,让他把长文章缩写成短文章,缩写的过程既体现了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又能体现孩子的创造性。 总之,要让孩子从苦学、厌学变为喜学、乐学,需要家长循循善诱,耐心指点。 答案补充 另一个说法:孩子就是不爱学习怎么办? 很多家长常常为孩子不按家长的意图进行学习而感到大伤脑筋。家长希望教孩子计算或识字,孩子却偏偏要玩玩具手枪、要玩玩具,家长要孩子搭积木,孩子却要去玩扫帚、去玩水,就是不听父母的安排、就是不爱学习。总之,就是不听话。因此,让孩子按照自己意图学习就成了一个极大的难题。 这里存在着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理解孩子的学习; 二是如何把孩子带到学习的轨道上来。 怎样理解孩子的学习呢?又如何将孩子带到高效地学习轨道上来了? 首先,家长应当认识到: 孩子的学习不是仅发生在“你教他学”的过程中,也不仅仅是发生在课堂教育当中,应答性教育是因人施教的方案,强调时时是学习机会、处处是学习场所、物物是学习材料、样样是学习内容、条条是学习途径、人人是学习主体。 应答性教育是一种灵活性教育,认为许多早期发展目标,只要重视孩子的兴趣的培养,那么这些目标是每个孩子都可以达到的。 答案补充 而因时、因地、因物、因人进行的灵活性、变化性、随机性的因人施教就成了培养兴趣、爱好的根本途径。灵活教育的结果是促进孩子全面高质量发展,减少差异的形成。这时教学的艺术自然不在于照本宣科,将一个即定的内容、一个目标当成一只罐头,家长和教师只要打开罐头喂食孩子即可,而是要把这只罐头当成一个样本,一个实例,一些要素,家长和教师要善于在此基础上利用原理、了解目标,根据情境进行灵活的组合拼盘。 孩子的学习是随时随地的发生在任何一种孩子的探索活动中,因此,孩子摸摸这摸摸那、玩小东西、到处乱跑,都是一种学习,无论是探索、交往、活动、游戏、模仿,还是看图书电视、听故事、乱涂乱画或是坐下来你教他学,甚至是生活本身对孩子而言,都是重要的学习过程。只是孩子那些自发的学习往往是一种非系统的学习,一种无意识的学习,缺少有效发展的目标,更多地是和当时的环境特征对孩子的影响有关,可以说是环境中的一些要素引发了孩子某种行为、某种探究、某种关注,如电视里的声响或动作,引起了孩子的模仿;水的特征引起了孩子探索;球的滚动,引起了孩子追逐;电话机的形状与功能引起了孩子的好奇;一切新颖的东西都会吸引孩子的注意。 答案补充 这时环境是一个启发者、一个引导者,但我们必须强调的是,我们的环境仅仅是为了生活而设计的环境,而不是为大脑最佳发展而专门准备的,因此,它对于发展而言缺少目标性、系统性,递进性、缺少科学性,所以通过自然学习方式孩子也会成长,但不会是最理想的成长,摸这个、玩那个都是学习,但不是最有效的学习。 其次,家长应当认识到: 事物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无论是言语能力、认知能力、还是运动能力之间都有着多种多样广泛而又密切的相互关联。这种相互联系,决定了我们能够从任何一种活动中引发出朝向目标的学习。这些联系,成为从不同活动、不同内容、不同情境中引伸出目标活动、目标内容的重要基础。 如在玩一个玩具的活动中,我们可以有目标的发展出手眼协调的能力、感知运动整合的能力、言语能力、数概念以及想象力、创造力,亲子关系以及做事的习惯等等。 答案补充 目标与环境特征及孩子状态的灵活整合,成为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原则:即应答性教育活动的原则。指导孩子或教育教学的艺术很大程度上在于家长或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根据孩子当时的表现反馈性的进行应答,并对目标指向进行灵活的调整以适应孩子当时的兴趣、特点、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发展效果。 好的应答性课程表现出家长和教师对孩子阶段性发展目标和任务的高度清晰,无论是认知的,还是个性的,无论是常识的,还是生活的,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需要。 家长与教师要做到三句话不离本行(目标),无论孩子在什么样状态上,都要学会“借力打力”,“随机应变”,“顺势而行”,将孩子带到理想的发展目标上来。 答案补充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发展目标的事先确定都是必要的,但真正的教学过程不能机械地去忠实那些为达到目标事先确定好了的计划、方案、内容,必须有高度的弹性与灵活。几乎每天在家庭中,教室里都会出现意料之外的事件,孩子会因为一个事件或因素突然转移注意力,而去关注另一事件,打乱了事先的安排。这种情况往往让家长和老师百般无赖,束手无策。但反馈性应答原则要求我们要有效的利用这种注意力、好奇心,抓住意外事件创造性地归入课程项目中,当机立断地做出应答反应。因此,因时因地、因情因趣,随机应变地调整计划、方案和教学内容并始终如一地朝向目标成为教育教学中最主要的艺术之一。 家长和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目标,同时要坚信“条条道路通罗马”,不能仅仅机械地执行预先确定好了的计划、方案、内容而不管不顾当时的实际情况。否则就如同走进迷宫遇到死路还不回头一样,没有出路。孩子非要玩汽车,你确非要他停下来去学认字,孩子非常想搭积木,你却硬要他去弹钢琴。结果二人之间产生冲突而无法达到促进孩子发展的目的。 答案补充 家长与教师要做到教育要不离其宗但变化万千,根据孩子的状况,反馈性的进行弹性调整与应答。不是要离开目标,而是为了更快、更有效地达到目标。正所谓“曲线救国”,此路不通走它路。也不是不讲规律,而是利用儿童心理的规律“将计就计”,“顺水推舟”、“诱其深入”。 因此,最重要的是,家庭和园所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始,往往不是从计划、方案、选定的活动与内容开始,而是从孩子当时的活动、兴趣、状态开始,从创造时机开始!尤其是在孩子没有形成固定的兴趣和学习习惯以前。创造时间就是要随机应变地处理教学问题,立足于万变不离其宗地指向目标的活动,从不同话题、不同事件、不同情境、不同活动中,引伸出与发展目标相关的内容,从而引发孩子的探究、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关注、孩子热情,让孩子变被动为主动、变好奇为兴趣,逐步地将孩子的好奇心转变成一种稳定的学习兴趣与学习需要,更有效地促进发展。 答案补充 教育的目标就是最有效地利用环境因素,了解成长的目标,并根据系统科学的方法,让孩子高质量的发展。因此,如何将孩子从对生活环境要素的关注和随机的探索上,转到对系统教育内容的学习上就成了一门教育艺术,常常听人说在玩中学就是这样一种艺术。对此,我想强调的是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学习,但不是高效的学习,家长要善于顺水推舟、投其所好,但又要不失时机地将孩子引导到理想的发展目标上来。 首先家长要成为孩子的玩伴、探索的伙伴,并始终掌握着主动权与控制权,在玩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导演,先看戏再导演;边看边导、边导边看。最终将孩子的兴趣引到你的目标上来。如孩子在玩手枪,你却想教数概念,你非要他放下手中的枪,回到桌子边来学习数学,你就从开始就失败了,成功的教育者会利用孩子的玩及所玩的对象创造一个数学教学环境,尤其是在孩子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时,所有的学习应当从孩子当时的活动进入,因势利导、曲线迂回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答案补充 如玩枪与数学教育,首先家长参与和孩子一起玩枪的游戏,这时你可以把游戏定义成数学游戏,有了这样一种思维,你的教育就开始具有了创造性和灵活性。如你当坏人,孩子当好人,或者你假设有几个坏人,告诉孩子每枪可以打死一个坏人,现在有三个坏人你来打、打几枪呀?一个坏人打二枪才能死,二个坏人要打几枪呀?等等;再如,打数字,看谁打的数最大,很多种玩法都可以将数字、数学与之联系起来。 家长的问题往往在于以停止孩子正在进行的事,来开始学习活动,这就导致了冲突和矛盾,学习的问题就更难解决了。(转载)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5
一是“善于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作为父母,平时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孩子,除了耐心积极引导孩子认识和了解新鲜事物外,还应该对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耐心倾听,进行认真解答,以真诚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和赢得对父母的心理尊重。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踏入校园时间不长,对学习外的东西兴趣浓厚,作父母的不能以不是学习方面的问题为由给予敷衍,而是要让孩子在平淡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学到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不断开拓孩子的视野,不断增强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感性认识,这样才能为将来的主动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我认为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关键在于赏识教育。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和正确的教育!赏识教育是如今的热门话题,如果孩子能够经常接受他人的夸奖,父母的关爱,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赞美,那么他的学习能力也将随之会有很大提高。对孩子们来说,他们极度饥渴表扬,而赞美和关爱,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使其具有上进心和奋发图强的决心,成为天才不再是意外和奢望。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被说成什么样,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被看成什么样,那么,不久的将来,这个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如果想让孩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就不要去打击孩子和贬低孩子,要尽量从他们身上去找优点和发现优点,如果实在找不出优点,不妨嫁接优点,然后扩大优点,不久的将来,这也许会真地成为孩子的一大优点。 不过,我们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也要讲究方法和方式。因为孩子的心就如玻璃般脆弱,经不起太大的打击和挫折。别看他们年纪小,可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自尊心。所以,我们无论是批评还是教育时,都要讲究场合和尺寸,千万不能情绪一来,行动也随之过激,这样不但对孩子的心灵会造成一种难以弥补的伤害,也会使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做他们最知心的朋友,才能打开孩子情感的闸门,才能把自己表现得更优秀。 三是“要求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很多年轻的父母对孩子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只要学习好,什么都好说。其结果是孩子动手能力太差,独立性差,不敢面对困难和问题,长久下去难以适应家庭以外的环境。从社会分工和角色定位的角度出发,孩子也应承担属于他自己的事情,对自己的事情和行为负责。作父母的可以逐渐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做事态度、过程直到结果进行有意识的锻炼,让孩子在行动中得到磨砺,逐步成长为一个敢做敢为有所担当的人。 四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父母的习惯,决定孩子的明天与未来!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怎能培养出来爱学习的孩子?所以,为了孩子能有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做父母的就要时常审视自己,不断提高和学习,为孩子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以身作责,做孩子的行为榜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当孩子有不良苗头时,先要找到根源,然后对孩子进行及时正确的教育。那些从不斤斤计较,力求上进,不甘于平庸的家长,他们的孩子也一定是乐观豁达且又积极向上的。所以,在要求孩子和希望孩子做到之前,我们自己就应该首先做到,这样的榜样作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是孙教授为沿湖路小学家长朋友们做的精彩讲座内容,并结合了自己对家庭教育的一些看法和领悟,希望此文能得到更多家长的共鸣,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和感触,从今天开始,认识到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也不断加入到家庭教育的队伍中。因为我们每个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失败就等于全军覆没,万事卷土可重来,子女教育不再来!
第2个回答  2020-09-26

孩子不爱学习的解决方法是什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多给予一些鼓励、认可,少一些正面说教;要尊重孩子的兴趣,找出孩子的兴趣与学习的联系点,培养出好的学习兴趣;要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如勤奋、专心、吃苦耐劳等,切忌边玩边学,三心二意。

第3个回答  2020-05-06

1、过早和过多的学习会导致孩子出现厌学情绪,让孩子喜欢学习比让孩子学习好更重要 。 2、因为亲子关系不好,家长给孩子灌输太多大道理,阻断了孩子的感同身受。 3、过度惩罚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家长要尝试帮助孩子拒绝惩罚性作业。

第4个回答  2014-04-25
我觉得孩子学习不应该强加于他,应该给他增加学习的兴趣,比如买些既有文字又有画面的书啊,或者看些比较有乐趣是光盘,增加他的学习兴趣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