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 遇见别的寺庙的和尚 怎么称呼对方

例如 道士遇见别的道士 称对方 道友
和尚称 普通人 施主
那么 和尚遇见别的寺院的和尚 怎么称呼 ?
急求答案,希望认识业内人士的朋友帮帮忙 古代的称呼不是现代的
两个人是不认识的
比如 初次见面:贫僧法号xx,请问小师父贵姓?
这样问肯定是别扭的
希望业内人士给个标准答复

  和尚 遇见别的寺庙的和尚,有职务的称职务“方丈”、“住持”,修行高的称之“大师”、“法师”,没有的称法号;不知道的称“师父”、“小师父”等。

  “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分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常代表着职务,也是修持的衡量,不但具有维系佛门纲常伦理的功用,从中更透露出无限的佛法妙谛。

  一般人以为,出了家就是“和尚”,其实和尚者,要在六和僧团中确实奉行六和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始得成就。一个寺院只有一位和尚,又称“住持”、“方丈”;和尚退位后,法弟继任住持者,称“退居和尚”,弟子、法子继任者,称“退居老和尚”。

  和尚是梵语,译为中文乃“亲教师”之义。传授三坛大戒时,须有“得戒和尚”、“羯摩阿闍黎”、“教授阿闍黎”等三师及七尊证登坛证盟,以及“开堂和尚”、“引礼法师”等人共成佛事。阿闍黎意即“轨范师”,可以轨范吾人身心,导人正道者,故又称“导师”。

  出家者,除了受戒师父之外,还有依止师父、剃度师父。“师父”在丛林中也是职务的通称,例如知客师父、纠察师父、当家师父等,甚至现代信徒通称所有出家众为师父或法师。

  “法师”者,“以法为师,以法师人”之谓。在大乘八宗之中,研读修习律藏有成者,称“律师”,例如:道宣律师、僧佑律师等;研究论藏或造论以阐扬佛法者,称“论师”,例如世亲论师、龙树论师、无着论师等;专门修习坐禅者,称“禅师”。开创一宗一派之人,称“开祖”;传承其教法之人,称“列祖”;开山建寺,为寺院第一代住持者,称“开山”,一般称“开山大师”。

  “大师”者,在社会上极为通用,凡专家、杰出者即可称之。例如张大千大师、黄君璧大师。大陆上比丘尼也称为大师,大师有“菩萨”之义,菩萨又称“大士”,例如观音大士、普贤大士、文殊大士等。佛教中,大士易称,法师难为;只要发心,即可称“大士”。过去大陆丛林,凡监院、堂主以上即称大士。

  在家居士也可以称“上人”,例如《维摩经》中文殊菩萨称维摩居士“彼上人者”,即人上之人、大人物之意。因此,不管僧俗,对于师长或德学兼备者,均可尊称“上人”,或称“大德”、“仁者”、“长者”;惟“长老”仅限于戒德俱尊的出家众始得称之。出家受戒十年以下称“下座”,十年以上称“中座”,二十年以上称“上座”。上座者,即可称为“长老”。

  在印度佛教律仪中,男众比丘称“大德僧”;女众比丘尼称“大姐僧”。中国则于历代各朝中均有帝王加封德学兼备,可为一国师表的高僧为“国师”,含有一国民众之师、帝王之师等意,如玉琳国师、悟达国师等。在寺院中,全心为佛教奉献而未婚的在家女众,称为“师姑”;未行剃染而服种种净业作务的在家男众,称为“净人”,或称“道人”、“教士”。在家信徒彼此之间可互称“居士”、“师兄”、“师姐”;出家众亦可互称“师兄”,或称“道兄”、“戒兄”、“学兄”、“法兄”等。对别人称呼自己的师父为“家师”,尊称他人之师为“令师”,自己则谦称“学僧”、“学人”、“末学”,或“弟子”等。

  此外,与称谓有关的佛教名相,如:僧伽、僧侣、僧俗、僧信、缁素、同参、善知识、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弘讲师、弘教师、檀讲师、檀教师、檀那、施主、功德主等。称谓也是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在丛林四十八单职事中,其职称非“主”即“头”,例如管理藏经者称“藏主”,管理寺地田产者称“庄主”,管理库房者称“库头”,负责煮饭者为“饭头”,负责烧水的是“水头”,负责田园种菜者称“菜头”,管理园圃的称“园头”,甚至连打扫厕所也称“净头”,可见佛教对僧众人格的尊重。佛教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如法合宜的称呼,其实也是学佛行仪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课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分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常代表着职务,也是修持的衡量,不但具有维系佛门纲常伦理的功用,从中更透露出无限的佛法妙谛。

  一般人以为,出了家就是“和尚”,其实和尚者,要在六和僧团中确实奉行六和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始得成就。一个寺院只有一位和尚,又称“住持”、“方丈”;和尚退位后,法弟继任住持者,称“退居和尚”,弟子、法子继任者,称“退居老和尚”。

  和尚是梵语,译为中文乃“亲教师”之义。传授三坛大戒时,须有“得戒和尚”、“羯摩阿闍黎”、“教授阿闍黎”等三师及七尊证登坛证盟,以及“开堂和尚”、“引礼法师”等人共成佛事。阿闍黎意即“轨范师”,可以轨范吾人身心,导人正道者,故又称“导师”。

  出家者,除了受戒师父之外,还有依止师父、剃度师父。“师父”在丛林中也是职务的通称,例如知客师父、纠察师父、当家师父等,甚至现代信徒通称所有出家众为师父或法师。

  “法师”者,“以法为师,以法师人”之谓。在大乘八宗之中,研读修习律藏有成者,称“律师”,例如:道宣律师、僧佑律师等;研究论藏或造论以阐扬佛法者,称“论师”,例如世亲论师、龙树论师、无着论师等;专门修习坐禅者,称“禅师”。开创一宗一派之人,称“开祖”;传承其教法之人,称“列祖”;开山建寺,为寺院第一代住持者,称“开山”,一般称“开山大师”。

  “大师”者,在社会上极为通用,凡专家、杰出者即可称之。例如张大千大师、黄君璧大师。大陆上比丘尼也称为大师,大师有“菩萨”之义,菩萨又称“大士”,例如观音大士、普贤大士、文殊大士等。佛教中,大士易称,法师难为;只要发心,即可称“大士”。过去大陆丛林,凡监院、堂主以上即称大士。

  在家居士也可以称“上人”,例如《维摩经》中文殊菩萨称维摩居士“彼上人者”,即人上之人、大人物之意。因此,不管僧俗,对于师长或德学兼备者,均可尊称“上人”,或称“大德”、“仁者”、“长者”;惟“长老”仅限于戒德俱尊的出家众始得称之。出家受戒十年以下称“下座”,十年以上称“中座”,二十年以上称“上座”。上座者,即可称为“长老”。

  在印度佛教律仪中,男众比丘称“大德僧”;女众比丘尼称“大姐僧”。中国则于历代各朝中均有帝王加封德学兼备,可为一国师表的高僧为“国师”,含有一国民众之师、帝王之师等意,如玉琳国师、悟达国师等。在寺院中,全心为佛教奉献而未婚的在家女众,称为“师姑”;未行剃染而服种种净业作务的在家男众,称为“净人”,或称“道人”、“教士”。在家信徒彼此之间可互称“居士”、“师兄”、“师姐”;出家众亦可互称“师兄”,或称“道兄”、“戒兄”、“学兄”、“法兄”等。对别人称呼自己的师父为“家师”,尊称他人之师为“令师”,自己则谦称“学僧”、“学人”、“末学”,或“弟子”等。

  此外,与称谓有关的佛教名相,如:僧伽、僧侣、僧俗、僧信、缁素、同参、善知识、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弘讲师、弘教师、檀讲师、檀教师、檀那、施主、功德主等。称谓也是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在丛林四十八单职事中,其职称非“主”即“头”,例如管理藏经者称“藏主”,管理寺地田产者称“庄主”,管理库房者称“库头”,负责煮饭者为“饭头”,负责烧水的是“水头”,负责田园种菜者称“菜头”,管理园圃的称“园头”,甚至连打扫厕所也称“净头”,可见佛教对僧众人格的尊重。佛教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如法合宜的称呼,其实也是学佛行仪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课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僧人与僧人之间,视不同的场合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如实而称,应多从道上会。
若是平辈,一般可直接在法名後加师,称某某师,也可称某某法师;
若是同门,常称某某师兄、师弟等。
伦理性的称谓如师爷、师叔、师侄、师孙等慎用或不用,以免落於俗套,在十方丛林中尤需慎用。

若僧人不由戒律性身份称呼,亦有从职务性身份称呼。
职务名称,早期较简,寺院的管理一般由上座、寺主、维那三纲负责。
自唐代禅宗大兴,百丈禅师创立丛林清规,丛林制度日益健全,寺院执事也越来越多。
按东西两序排列,大丛林的执事可多达48位甚至上百位。
方丈以下主要的有四大班首(首座、西堂、後堂、堂主)、八大执事(监院、知客、僧值、维那、典座、寮元、衣钵、书记)。

在家众称呼出家众时,礼节性称谓特别多,如宗师、国师、导师、大师、师父、上师、法师、大德、弟子、贫道、拙缁、衲子等等。
与南传、藏传佛教不同,汉传佛教没有严格的僧阶、教阶及学位制度及其标准,因而礼节性称谓往往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佛教的亵渎、轻视。
因此,对於年长、有学问、有德行、和有身份的僧尼,要多用礼节性称谓,但切忌滥用溢美之词,以避免滋长虚伪浮滥之风。
(资料整理自:美佛慧讯,佛教称谓漫谈)
第3个回答  2015-08-03
和尚 遇见别的寺庙的和尚,长老则用长老,上座则用上座,平辈则互以尊者或亲切一些用某兄某师来称呼对方,佛世的比丘之间,均可称姓道名;比丘对于尼众可以称为姊妹,尼众自称长老上座,可比照比丘的用法,平辈则互以姊妹相称。
佛教的出家人对俗人自称,应一律用比丘(沙弥)或比丘尼(沙弥尼),或用沙门;在家信徒称出家人,一律用阿阇梨(或称师父),居士自称则一律用弟子,不愿者,即仅用姓名,有用学人自称者,但照经义,那是初二三果的圣者。
如果比丘而确有禅师、律师、法师的资格,当然可以接受教内外的名副其实的称呼,否则,像今天的佛教界,凡是僧尼,不论程度资质的高下,一律被称为法师。
第4个回答  2007-07-10
僧人与僧人之间,可视不同的场合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如实而称,应多从
道上会。若是平辈,一般的可直接在法名后加师,称某某师,也可称某某法师;若是同门,也不妨称某某师兄、师弟等。但伦理性的称谓如师爷、师叔、师侄、师孙等慎用或不用,以免落于俗套,在十方丛林中尤需慎用。

和尚 遇见别的寺庙的和尚 怎么称呼对方
和尚 遇见别的寺庙的和尚,有职务的称职务“方丈”、“住持”,修行高的称之“大师”、“法师”,没有的称法号;不知道的称“师父”、“小师父”等。“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分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常代表着职务,也是修持的衡量,不但具有维系佛门纲常伦理的功用,从中更透露出无限的佛法妙谛。

和尚去其它寺庙挂单是怎么一回事
1、挂单指行脚僧到寺院投宿,单指僧堂里的名单,行脚僧把自己的衣挂在名单之下,故称挂单;2、挂单简介"单",即单位,指僧堂内各人的座位,各单前长六尺、宽三尺的空间,亦即各人坐卧、饮食的座席;3、在丛林中,单即代表"人"。挂单是指到寺院投宿,若人已额满而不接受云水僧挂单,称为"止...

在古代和尚如果碰到陌生的人在叫什么?
在古代和尚碰到陌生人都应该叫“施主”,因为和尚经常出去化缘,所以一般情况都会称呼对方为“施主”。

当今社会寺庙出家人对外面普通人的称呼是什么?
1、在家弟子、俗家弟子之间,互称“师兄”或“某某居士”;因何谓“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因何谓“兄”?恭敬别人,自我谦卑。佛教以一切出家僧人为“师”,无辈分一说,并无“师弟”一说,更无“师叔、师奶、师姑、师侄”等称呼,这都是武林门派及道家的称谓。2、出家弟子即僧人之间,互称“...

寺庙的和尚怎么称呼
根据查询华网佛学得知,寺庙里的和尚的称呼有以下几种:如果和尚年纪比较小,可以称呼为小师父,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和亲切。如果和尚年纪比较大,可以称呼为师父,表示对他们的敬重和信任。如果和尚修行高深,可以称呼为大师或法师,表示对他们的敬仰和崇敬。如果和尚有职务,可以称呼为方丈或住持,表示对他们的...

当今社会寺庙出家人对外面普通人的称呼是什么?
出家人对外面普通人的称呼,如果是居士,就成为某某居士,如果是不认识的人,直接开口说话就行,认识的叫名字就可以了,跟普通人没有区别。

进寺庙与和尚对黑话:师父上下是什么意思?
——最后再补充一句,普及一下佛教知识:在佛教界,“和尚”一词是不可以随便称呼的,因为这也是个尊称,只有寺院的方丈或住持才有资格这样称呼,类似于“校长”的意思,所以随便称呼和尚,就是极度的不尊敬。常规的称呼应该是泛称“僧人”,见面了应该称呼为“法师”或“师父”(无论男女众的僧人),像...

见到和尚喇嘛应该怎么尊称
对普通僧人,应称其为师傅;对寺庙中的住持僧,应称其为长老、住持、方丈或禅师;对那些造诣较深的僧人则应敬称为法师;对喇嘛庙中的僧人,应称其为喇嘛即上师之意。忌直呼和尚、出家人以及其他不尊敬的称谓。在游览寺庙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下几点:1、要懂得与僧人的行礼方式。与僧人见面的行礼方式应为...

去寺庙是不是每个佛像都需要拜 去寺庙对和尚怎么称呼
遇见僧人时,称呼要恰当。年轻的僧人可称为“小师父”,年长的则可称“师父”。对于修行高深的僧人,可尊称为“大师”或“法师”。对于担任职务的僧人,如方丈或住持,可相应地称呼他们的职务。如果不确定,称呼“师父”总是安全的选择。参拜寺庙时,心灵态度至关重要:1. 斋戒与沐浴。在烧香拜佛之前,...

寺庙的和尚怎么称呼
1、方丈:是寺庙中地位最高的和尚,负责整个寺庙的管理和决策。2、监院:协助方丈管理寺庙事务,并监督其他和尚的修行和生活。3、知客:主要负责接待来访的香客和游客,以及处理寺庙的外交事务。4、寺庙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因地区和宗派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一些地区,寺庙的建筑风格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融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