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学为圣人之道,学以致良知

如题所述

致良知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之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  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所向无敌的推导,便是他(王阳明)教学生的简易直接的方法.如有人用“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这句圣训来怀疑知行合一的命题,阳明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人是可以成圣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王阳明“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怎么理解?
“圣人之道”表示成为圣贤的途径,阳明先生在12岁就立志成为圣贤,但在悟道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尽管涉猎儒家、道家、佛家、兵家等许多学问,但始终找不到一条成就圣贤的正确途径。直到“龙场悟道”才发觉之前的方法有误,并醒悟仍有许多学习儒学的人士执迷于书面知识,以书面知识为“知”。正是由于执迷于前...

致良知––圣人之道、自性具足
      何谓致良知,王阳明说“ 圣人之心,自悟具足” ,经过几天的致良知学习心得更加加深了我过去对心学的点滴理解,每个人都可成为圣贤,通过明辨善恶、克已复礼、反躬诸已,每个人都可以开发内潜在我们内心深处的“般若智”,我们叫它“宝藏”。     ...

致良知的第三重境界: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达到真正的良知。什么是真正的良知?就是世界上存在一个最善、最正确的标准,这就是大道,这就是至善,这是天理、公理,这就是阳明先生讲的良知本体,就是没有一丝灰尘的明镜,就是圣人的心。这是致良知的第三重境界,也是第三重功夫。在致良知的第二重境界中,在知善知恶、为善去...

如何理解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
良知的标准(非评判性)是一种直觉,它总是好的。如果你凭良心行事,这就是你的良心。但是除了第一个想法和第二个想法外,这是人们通过一些福利措施,所以人们也很容易跟随转移。首先想到的是圣人,然后是野兽。所以,即使每个人都有良心,也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良心。良知不仅仅是道德方面的。在头脑...

何谓致良知
人攀登到灵性良知的境界,就是阳明先生说的“致良知”。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每个人都有做圣人的天赋,只是被蒙敝久了而已。海灵格先生也说,每个人都天生有力量面对问题,并不需要别人去替代,替代别人和被替代都会缺乏力量。所以阳明先生说的致良知非忠君爱国成就功名,而是解放被世俗蒙...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
致良知,就是从良知出发,唤醒人的本体意识,树立自觉正确思想,提高自我人生修养,规范自我生活行为,实现自我社会价值。明德格物,立己达人。自立而立人,自达而达人。心存良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明德致知,意诚心正,...

(二)致良知的概念和意义
真正达到致良知的人,始终都是活泼开朗的,积极乐观的,没有任何烦恼和痛苦的,不管面对什么艰难险阻,都是心态平和的,就像那些圣人,修道成功的人,佛陀一样的。第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强 不断的致良知,我们的智慧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能够控制自己,有定力,有正确的思维模式。当遇到问题的...

良知是什么意思?
释义:圣人之道是什么,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作者:王阳明 创作年代:明 出处:《王阳明全集》原文: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翻译:忽然在半夜突然顿悟格物...

王阳明三大思想是什么
1、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们所苦苦追求的圣人之道,就是宇宙间最高的天道,正所谓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即理可以说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简单地理解就是,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大脑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除此之外,对你来说,不...

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三:致良知
总的来说,“致良知”是一种内在的功夫,旨在拂去心上的尘埃,恢复和启用每个人的原始良知。它分为两个步骤:首先,通过反思和修炼,达至清晰的道德认识;其次,通过实际应用,让良知指导我们的行为,使我们能依道而行,常觉常照,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阳明强调,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知识的积累,而在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