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学习计划才比较好?拜托了各位 谢谢

打个例子 我下课的时候该玩还是把当天的作业做完,然后晚修复习

在制订学习计划时要合理安排时间 从时间上划分,学习计划可以分为两类,即长期计划(如学期计划、学年计划)和短期计划(如周计划、日常学习计划)。要使学习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既要有长期计划又要有短期计划,而且还必须处理好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之间的关系。在制订日常计划时,既要依据客观规律,又要因人而异。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学习和工作,效率是不同的。一般说来,一天中有四个最佳记忆时间:早上6~7点钟,这时没有前摄抑制,干扰较少;上午8~10点,这时全身各方面都已被激活,处于兴奋状态;下午5~6点钟,这时基本上是结束一天的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心情变得轻松、平静;晚上临睡前1~2小时,这时学完即进入睡眠状态,不存在倒摄抑制。如有的同学就根据这一规律将自己的一天分为5个阶段:早上6~7点和下午5~6点划为两个时段,用于巩固已学知识;早上8~9点和晚上9~10点划分为两个时段,用于预习即将讲授的新知识;晚上7~9点为一个时段,用于扩大知识面,如完成当天作业,翻阅有关参考书等。 * 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及科目的难易程度制订学习计划 不同的人具体情况不同,不同的学科对不同学生来说难易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必须依据自身具体情况和科目的难易程度有主次地制订学习计划,切忌心中无数,看到什么学什么。制订计划的一般要求是,把需要背诵的东西放在头脑清醒、精力充沛的时间,如早晨和晚上的自习时间进行;而把做作业、写实验报告、整理或补充听课笔记、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疑难问题等工作安排在精力不太充沛的时间进行,如下午;把学习难度比较大或自己不太感兴趣的课程,放在情绪饱满、精力旺盛的时候;把难度较小、自己又很感兴趣的课程放在较疲劳和较懒散的时候。学习和预习的顺序是,把相邻两科的学习内容上相关性、联系性较小的课程安排在一起,而把相关较大的课程隔离开来,以避免出现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现象。 *制订计划要合理、详实、灵活 制订学习计划,还必须结合实际,权衡自己的基础,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如果基础知识差,老师讲的新知识接受不了,就应重点补习基础,提高接受能力;如果基础知识好,学习没有困难,就应该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努力,扩大知识面。学习计划应该制订在经过努力确实可以实现的水平上,并且要留有余地,过高会达不到目的,容易落空;过低则阻碍学习潜力的发挥。因此,学习计划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全面,必须遵循合理性、详实性与灵活性三大原则。可依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按近期学习目标制订出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等,按远期学习目标制订出学期计划、学习年计划等。另外,还必须注意,计划的内容要明确具体,语言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楚,计划应有以下要点:(1)基本情况,(2)目的、任务、要求,(3)措施,(4)时间安排。 * 制订学习计划的十个“要考虑” (1)要考虑和学校课程表相适应,特别要顾及时间比例的安排和所学课程时数是否相适应。 (2)要考虑学习时间在全天生活安排中的比重,规定出休息和放松的时间。 (3)要考虑取得家庭成员的协助,可以公开计划,争取支持与合作。 (4)要考虑阅读和实际操作训练时间需要适当长些。 (5)要考虑较长时间的学习中间适当作5~15分钟的休息,如散步、听音乐等。 (6)要考虑如果需要连续用两三个小时致力于钻研、复习一种学科时,要变换调节所学内容。例如,书写和阅读可以定时调换。 (7)要考虑计划能否保证可以实现并能长期坚持下去,不要好高骛远和过于理想化,从而不能兑现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8)要考虑与家庭环境尽量相适应的时间和场所。 (9)要考虑自己的个性等情况,如早晨多学好还是晚间多学好,什么时间注意力更为集中等。 (10)要考虑时间表不可安排得过满、过死,要留有伸缩余地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2
应该劳逸结合,下课时玩可以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上课时注意力更集中。另外,在每天晚上,都要复习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这样考试时复习就容易多了。要学会用零星时间去背量大的科目,既不会感到烦躁也达到了学习目的。
第2个回答  2014-04-22
学习要勤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