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23
语文古诗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多结构的美学系统。中学语文教材集中了不少名篇佳作,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时代中不同个体生命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朗读中充分感受美
1 增强美的感受。教师范读不但可以再现课文的情趣,而且能使学生更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教师因势利导,就会让学生,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产生爱心,生发美感。如课文《岳阳楼记》,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使学生在聆听中感受江南洞庭湖的雄浑阔大、岳阳楼的气势非凡、作者范仲淹的豪迈情怀以及整个作品催人奋进的力量。教师出色的朗读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也为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开辟了通畅的渠道。
2 在吟诵涵泳中引起美的想象。课文的美好意境能引发丰富美好的想象。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绿水青山的美丽,鸡犬相闻的安祥,敦厚热情之人情的温暖,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意境。学生在朗读中无不赞赏那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无不向往那淳朴诚挚的美好情谊。美好的意境使学生想象在不知不觉中蔚然成荫;日已西斜,诗人要告辞了,朋友却苦留不住,只好怅然送客;在门口热情的主人千叮咛万嘱咐:等到重阳节再来村中,菊花开遍篱边的时候,一定要来田舍共赏菊花,再醉流霞。诗人欣然接受了主人真诚的邀请,尔后带着微微的醉意。更带着故人的友谊,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朋友的家。
二、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提高学生对美的形象的感知能力
教师通过对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既唤醒了学生的情感,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1品味美的语言、感受美的形象。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读课文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领略语言的美,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古诗文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作品都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错落美。如执教郦道元《三峡》一文时,教师应当就语言之美和内涵之丰富进行重点处理。例如,“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 “凄” “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中,作者不但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在写出“山、水”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对偶,琅琅上口的语感,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强烈情感。
2 品味美的意境。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当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如,教学《使至塞上》时,要重点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它用直来写孤烟,写出了大漠辽阔孤烟直上的景象,用圆来写落日,使夕阳也显得格外鲜明,整个景象奇丽壮阔,意境苍茫雄伟。苏轼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_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又如《天净沙·秋思》中用九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饰语“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再现九种景物,使整个画面颇像一幅水墨画,十分耐人寻味,然后用夕阳西下一句为背景,把前三句联结起来,强化了游子的愁情。最后一句点题,画龙点睛,突出了主人公难以言喻的沉重心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创造出一个深远的意境来,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三、深挖作品的人情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纯美的品质
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则能发现人类精神的闪光,起到感染学生,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塑造美好的人格。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通过写她能织布,与小姑的友爱,离开焦家时的装束等,表现了她聪明、善良、爱劳动、重感情等优美品德。中学语文课本中体现人情美的人物是很多的,像屈原、张衡、周瑜、黄淑英、刘和珍、吴吉昌等等都可能给学生以美的榜样,美的感染。
美育对人格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只有通过潜移默化,长期熏陶,方能筑起“人格长城”。如果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以自己所处的地位去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施以长久的、健康的、高尚的美育,那么,就一定能使教学成为一门艺术,成为一种享受,并实现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的人即人性的完全复归”。
总之,利用教材进行美育是语文课的功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美的因素,积极接受美的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使之自觉地创造出更多的生活的美。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