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凶孩子越不听管教,父母应该怎样管教呢?

如题所述

相信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难免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但不知道各位父母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你越和孩子置气、态度越凶,孩子反而越不听管教,但当你冷静下来,稍微用严肃一点的语气和孩子交流时,孩子往往都会对父母“言听计从”。

3岁儿子总是“人来疯”,宝妈只叫了孩子大名,儿子立马靠边站

小胡的儿子今年3岁,和大多数男孩们一样,小胡的儿子平日里也十分调皮,特别是当家里有客人的时候,3岁的儿子就会变得特别爱“表现”自己,一会儿在客厅里跳来跳去,甚至还会爬到茶几上,闹得大家都很心烦。

见到孩子如此顽劣,小胡的老公也照常凶了孩子几句,但没想到却一点效果都没有,孩子仍然很闹腾。这时,小胡站起来用很严肃的语气喊了儿子的大名,没想到儿子就像被踩到尾巴的猫,立马站到一旁安静了下来,接下去的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再吵闹。

事后小胡和老公讨论起这件事,老公表示,可能自己平时对孩子一直比较凶,稍微有一点小错就大吼大叫,导致孩子对自己产生了“免疫力”,所以不管爸爸再怎么凶,孩子都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但小胡平时对孩子都很温柔,只有极少数情况下会凶孩子,而且每次发火都会象征性地对孩子有所“惩罚”,这大概也是孩子如此听小胡话的原因。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习惯采用严厉手法,认为只有对孩子严肃,才有利于树立父母的威信。但其实事实恰恰相反,父母长期严厉,等孩子习惯了之后,反而不会再惧怕父母,这种现象有一个心理学方面的解释,叫“南风效应”。

什么是“南风效应”?

所谓“南风效应”,其实还有一个寓言故事,南风和北风比威力,看谁能先让行人脱掉外衣,北风把风刮的很大很刺骨,行人为了保暖,反而将大衣裹得更紧了。南风则吹起了温柔的暖风,慢慢的行人感觉到了暖和,自然也就将大衣脱了。

这个寓言也说明了,相比急于求成的目的,有时候“如沐春风”更能让人接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讲求方法,心平气和的态度,有时候会使事情出现更好的转机,这就是所谓的“南风效应”。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学会“南风效应”,结果事半功倍

“不受管教”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很多时候,父母想让孩子往东,结果他们偏偏往西,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稍微严厉一点,结果孩子反弹得更加厉害。这种情况下,很多父母都会觉得孩子“难以管教”,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们不妨学习一下“南风效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不要急着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可以采用平和的态度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当孩子犯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错误时,父母再端正自己的态度,并采用适当的惩罚手段让孩子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

等孩子再犯错误时,家长只需要向孩子表现出“我生气了”的状态时,孩子知道自己即将会受到惩罚,自然也就会乖乖安静下来了。这就是平时所谓的“轻易不动怒,动怒让人害怕死”。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吗,怎样避免让自己少发脾气?

1、多去了解孩子的想法

很多时候,父母会选择用“咆哮”的方法来镇压孩子,往往是父母不够了解孩子的表现。对于处在成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迹可循”,作为父母,当孩子出现一些比较反常的行为时,父母可以试着多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很多时候,孩子捣蛋可能只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所以父母平时可以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父母所认为的孩子“毛病多”,很有可能只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2、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

孩子和成年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些行为在父母眼里看起来似乎让人难以理解,但在孩子的世界里却是十分合理有效的。很多父母在和孩子相处时,都想和孩子做到亲密无间,但当孩子做出一些“过分”的行为举止时,父母又急于呵斥孩子,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亲子关系的沟通,甚至可能将孩子越推越远。

所以父母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孩子的想法都是天马行空的,父母理解不了,不代表孩子的行为就是错误的,这种观念往往也是造成亲子之间的矛盾所在。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更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7
想要把孩子管教好,作为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当孩子做错事情或者有不懂的地方,作为父母一定要好好的给孩子讲道理,而不是冲孩子大吼大叫,这样才能把孩子管教好。
第2个回答  2020-10-17
父母应该通过给孩子讲道理的方式管教孩子,并且更容易让孩子接受父母的管教。
第3个回答  2020-10-17
父母要心平气和的跟孩子说,可以引用身边的例子跟孩子讲,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如果凶孩子,孩子的逆反心理可能会更严重。
第4个回答  2020-10-17
父母不应该对孩子用大喊大叫的方式,这样孩子就会有逆反的心理,也会更加的烦躁,遇到事情可以心情气和的跟孩子讲道理,告诉他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不应该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