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篇曾经看过的文章,《读者》上一个,《青年文摘》上一篇

曾经在读者看到一个文章,说一对夫妇在二战中走失了自己的孩子,但这对夫妇非常有爱心,战后他们收养一个孩子,结局非常感人:收养的这个孩子就是他们的孩子!文章题目好象是:一个由爱心创造的奇迹
在青年文摘上有个文章题目是:婚恋中的经济学原理! 写的很好!以上两篇文章我想找到收藏,希望正常看这两本杂志的朋友帮我找一下

谢谢

  婚恋中的经济学原理
  一个经济学家与一个陷入情感迷雾中的年轻女子在火车上偶遇。经济学家用经济学的眼光对女子的情感、恋爱、婚姻问题进行了另辟蹊径的分析,他的结论令女子似有顿悟。经济学家想:如果能让更多的少男少女懂得一些婚恋中经济学的道理,或许在恋爱婚嫁的过程中能少走一些弯路。现摘编如下,供大家阅读思考。

  先是女子的自我介绍:"我今年28岁,和男朋友是同班同学,毕业于长春机电学院。几年前我和他一同来到杭州找工作,我的工作比较理想,在一家电表厂做设计,他的工作不太好,于是我鼓励他去考研。考取后,我供了他三年,没想现在他快毕业了,居然提出要分手。后来,我才搞清楚,他又谈了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女孩。我真的很痛苦,几年的情感和心血付诸东流!……"

  一、"我想问你,为什么男人总是那么花心?"
  "用经济学的理论,很容易解释这个问题,那就是边际效用递减。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呢?就是说一样东西当你拥有得越多的时候,对你的作用就越小。比方说,你饿了,吃第一个包子特香,第二个很香,第三个还可以,第四个饱了,第五个吃不下,第六个看见都烦!也就是说第六个包子的作用为零甚至为负。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的公理,是整个微观经济学的支柱之一。由于边际效用递减,从现在恋爱的角度看,你的效用比不上那个网上的女孩,你就是那第六个包子,而那个女孩却是第一个包子。这也是许多男人为什么家有美貌如花的妻子,却要在茶座、酒吧去找小姐的经济学原理。"

  二、"既然边际效用递减是公理,那么为什么花心的女人却比较少?"
  "花心的男人应该和花心的女人一样多,一个花心的男人必定要找一个花心女人。假定花心的男人没有花心的女人相呼应,那么男人又到哪里去花心?准确地说,应该是结了婚的女人中花心的比较少!但这并不等于说,边际效用递减在结了婚的女人身上不起作用。结了婚的女人在内心深处未必没有喜欢更英俊更年轻更富有的男性的念头,只是一般她们不会采取采花行动,这里的道理可以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方法来分析。"
  "成本收益方法?像会计一样计算产成品的利润率?"女子有些疑惑。
  "在经济学的假设中,人都是理性的,人们采取一项行动都要在心里盘算值不值。假如说收益大于成本,这样才值得考虑去做;假如成本大于收益,那是无论如何不会去做的!从我们的日常观察中可以看到,已婚男人花心,相对于已婚女人其成本是比较低廉的,最多是花几个小钱,很少有妻子因为丈夫花心而坚决要离婚的,外界甚至还会羡慕他的艳遇。假定已婚女子有红杏出墙的打算,心中必定会做一番权衡:这样做值不值?一般来说,已婚女子花心一旦被发现,其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对大部分男人(包括很花心的男人)来说,戴绿帽子是无论如何不能忍受的,离婚是必然的选择;而离婚女子在一些人眼里还存在世俗偏见;要想再找对象,也很难再找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还有对子女的牵挂,又使女人多了一份负担。正是因为已婚女子红杏出墙的成本远大于收益,所以尽管有边际效用递减的公理存在,但她们大多会做出坚决不红杏出墙的理性选择。有一种现象可以反衬这种解释的合理性,你看,花心的男人一般找的二奶、情人大都是远离家乡的未婚女孩子。"

  三、女子神情愤怒:"可是他也太不讲道德了!毕业之前他吃我的用我的,现在快毕业了却和我分手,是不是也太市侩了?他要是三年前提出分手,我并没有这么难过,现在我是人财两空!"
  "经济学一般并不研究道德,因为道德要求的是多为他人着想,而经济学理论的前提是假设人都是自利的。假定一个人要散尽钱财,甘愿贫困潦倒,流落街头,这用经济学是没法解释的,也许伦理学、心理学或者哲学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不过,经济学可以解释他为什么三年前不提出分手,临近毕业却坚决要分手!"
  "经济学假定,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大学时期与你谈恋爱,那个时候生活基本无忧,追求激情就是恋爱利益的最大化;三年读研之中,你们之间激情已经没有了,但是此时他心中的最大利益是为了获取文凭以便日后能找个好工作,此时,如果和你一刀两断,经济来源就没有了,请问他怎么能把书读完?现在他临近毕业了,他对自己的前途已经充满了信心,更不像当初那样急切地等着钱用,于是,年轻漂亮而充满激情又成了他恋爱利益的最大化。"

  四、"……我当初只是想,如果他能读个研究生毕业,我们今后一家人的生活会更好些,没想到现在竹篮打水一场空!"女子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
  "这说明你在决定供他读研之前,忘记了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什么原则?"
  "收益越高,风险越大!你当时只看到了供他读研毕业后的收益,却没有看到他读研毕业后的风险。一般来说,收益越高的事情,就意味着风险也越大。假定你找个拉黄包车的,风险基本没有,他不会与你离婚,甚至对你百依百顺,但是收益也很小,家庭的经济来源肯定要以你为主,你的内心还常常会失衡;假定你找了李泽楷,人称至尊王老五,收益肯定会很高,但是离婚的可能性也很高!因为像李泽楷这样的稀缺资源是每个女人都喜欢的!"

  五、"那有什么办法可以控制风险呢?"女子急切地问道。
  "有哇,打结婚证哪!我个人认为,结婚与理想中的爱情是没有太大关系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如果按照大家都认可的这句话来理解,爱情就是为他(她)生为他(她)死。也就是说,如果他爱你,为他生为他死都值;如果他不爱你,你就一定会离开他的,因为你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他,没有结婚证岂不更方便!然而,人类却要设计一个结婚登记制度,为什么?其实,结婚证就是婚姻当事人中弱者的护身符。如果当初你和他领了结婚证,他现在要分手就没那么容易了,或者说成本就大得多。首先,婚姻法规定,夫妻离婚有过错的一方要对无过错的一方进行经济补偿;其次,他会面对更多的舆论谴责和心理压力;再次,他今后在社会上的形象就是一个离过婚的男人,总比未婚的纯真少年要差;最后,如果你们有了孩子,那就有了共同的利益,离婚就意味着他要放弃血脉亲情。"

  六、"这一条方法现在恐怕是来不及了!……我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没想到全部落空了,我现在感觉到天都塌下来了!"女子很有感慨。
  "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其实这是符合经济学道理的。经济学有一个公式:幸福=效用/期望值。一般来说,同样的事物效用大致是相当的,但是期望值越高,则幸福感越少。举个例子:假定我和乞丐都捡到了1元钱,1元钱的作用对两人来说是一样的。但是,我现在的期望是去美国夏威夷度假,需要10万元,1除以10万,结果我的幸福感是十万分之一;而乞丐的期望值是今天能够吃碗白米饭,1除以1,结果他的幸福感是1。你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也就是期望值近似无穷大,而现在他却要和你吹,效用接近于零,分母无穷大,分子接近零,那幸福感当然就没有了。所以。一开始对男友期望值不高的人,分手时痛苦也就不多。"

  七、"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你现在对这件事的感觉何如?"
  "痛不欲生!"
  "那就再去找找他,动之以情或许还有挽救?"
  "他现在的确还在犹豫,而且他家人也在给他施加压力,可是我不想勉强他,万一他勉强和我结婚,婚后却对我不好,我岂不是更痛苦?"
  "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你还是应该去的。"
  "为什么?"女子一脸疑惑。
  "假如你给老板做完了一份设计,报酬是10万元,但付酬方式有两种可供你选择。一种是一次性付10万元,另一种是付你15万元,但却要分15年付,你选哪一种?"
  "我选第一种。"女子很快抢答。
  "为什么呢?"我反问。"因为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天知道几年后这个钱还有没有?再说,到那个时候,钱也不值钱了!"
  "你说得很对!现在的钱比未来的钱更值钱,那么同样的道理,现在的痛苦就比未来的痛苦更痛苦。因为,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也许没有了痛苦,也许比现在的痛苦要轻,但现在的痛苦却是实实在在的。你看很多电视电影中都有相似的情节,当初的恋人都后悔一时气恼而断绝了关系,以致婚后又后悔莫及,旧情重续。"

  八、"万一勉强结了婚,婚后他又对我不好呢?&qu

  是这篇么?实在找不到杂志,就打印下来好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01
好像看过,不过书已找不着了!抱歉

求文章,要是在《读者》《青年文摘》《故事会》上的描写童年时期发生的...
今年桂花不飘香---刘若英 从有记忆以来,家里的院子里就有一棵桂花树,每年秋天一到,整个院子就会飘起阵阵淡香味。 最记得小时候的一个画面就是公公老爱站在树下拎着一杯水在那儿漱口,然后口里念念有词的不知道说些什么,我老以为那棵树会跟他聊天。 我是跟着祖父母长大的。毋庸置疑,我就是家...

高分求《读者》或《青年文摘》上曾出现过的一篇文章
她是洛杉矶一家军工厂的青年女工。像所有工人一样,她每天都在工厂的生产流水线上,不断地重复着几个简单的动作。她的生活波澜不惊,唯一值得炫耀的便是在1944年的一天,她像往常一样正在流水线上埋头干活。突然,一个到工厂采风的陆军摄影师注意到了她。摄影师请她做模特,打拍摄了一组宣传照。他是...

求《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杂志中的美文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南部的母亲的信。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帮我...

求一首诗,是在《读者》还是在《青年文摘》看到忘了,内容大概是:
新年一过 哥哥就开始忙着用花草布置他的家 他要赶在清明之前 给我铺好一条春风的路 我对着一块竖立的石头喊哥哥 声音好像被吞了进去 我的脸颊滑落两条滚烫的河流 一条很幸福,一条很苍凉 哥哥用花的杯子接了 再用绿叶摇了摇头——羞羞 我不知道生与死,哪一个更接近大地的真相 世上早已没有哥...

以前忘了是读者还是青年文摘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讲女主在一个朋友聚会上...
谁的青春无试探 作者:涉水深 [1]朱迪的朋友大金是有名的大嘴巴,挂在嘴边的话常常是,别看谁谁平时低调其实是富二代公子啦;某某已经在校外结交了来历不明的男友啦等等。朱迪若是问她如何知道的那些信息,大金肯定以“听说”为开头,也以“听说”为结尾。来历不明的话水分很多,朱迪就把这些“听说...

...手的文章,忘了是在《读者》好是在《青年文摘》上?谁知道?请告诉我...
是在《青年文摘》上

《读者》、《意林》、《青年文摘》。,。
《意林》杂志文章内容:☆采撷人文精化,让人与人心灵相通,让爱与爱交相汇融;☆彰显乐观向上的人文精神,倡导健康、平衡、阳光、积极的幸福生活新概念;☆致力于开掘、寻觅、展现生活中一花一木的意趣,一颦一笑的意韵;意林杂志特点:绿色的封面——健康与活力的象征;绿色的纸张——把健康和环保融入...

你认为《读者》和《青年文摘》哪个好?
我认为《读者》好一些,《读者》中的内容在我看来更加的吸引我,尤其是《读者》中的原创文章,我感觉要比《青年文摘》多一些,从《读者》中,也能够得到我想要的。

如何上稿《读者》《青年文摘》《意林》三大刊?
大家好,我是有13年写作经验的蓑依。《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是我从小到大陪伴的杂志,高中时,买一本就是给乏味学习的强心剂。没想到能成为这些大刊的作者,甚至已发表至少十几篇文章。研究生时,收到《读者》的长期转载合同,高兴地请宿舍人吃了顿饭。稿费多少不重要,关键是你梦寐以求的...

寻求《青年文摘》上一篇关于美国总统从小立志,列计划当总统的文章
那条河位于一个自然森林公园里。那里有家颇具乡野情趣的小旅馆。有几家人每个夏天都去那儿避暑。其中有些人已是家中在该地消夏的第二代了。我常教他们的孩子们游泳。这些人在事业上大都颇有成就。他们常对我说让我大学毕业后去找他们。他们确信能在我毕业之后帮我找份工作。1929年爆发了经济大危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