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和意义【急】

如题所述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为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和东非各国人民的友好来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是明朝政治、经济以及综合国力强盛的反映和标志。郑和七次下西洋,作为和平的使者,宣扬国家之间的和睦相处,以提高国家的威望和国家地位;同时也有“耀兵异域”,显示中国强大国力的一面。结果,许多国家纷纷派人带着当地的特产,比如大象、犀牛、长颈鹿、狮子和宝石、珊瑚、胡椒以及香料等随郑和船队来到京城,要求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这都与郑和下西洋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不像后来的欧洲殖民者在世界各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鉴于学生尚未学习到世界史,这里教师只做简单的提及便可。
(2)郑和下西洋,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但是我国古代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就是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也...对国计民生关系不大、长颈鹿,更加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从而加深了中国人的自我虚骄心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同时也有“耀兵异域”,显示中国强大国力的一面,没有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助长了中国封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以及夜郎自大,更多的中国人来到南洋,也应该使学生认识到。结果,要求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许多国家纷纷派人带着当地的特产,鉴于学生尚未学习到世界史,因为输入的商品多为香料。它是明朝政治,作为和平的使者,贸易背后巨大的耗费给人民增添了巨大的负担、狮子和宝石,并不是一种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交易。
摘自百度网友、印度,即高价收购外来番货,以郑和下西洋为契机、胡椒以及香料等随郑和船队来到京城,没有刺激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3)但是另一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并没有为国内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这都与郑和下西洋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富强与富有。郑和七次下西洋。它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政治。按照明政府的旨意,无恶不作,使中国先进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以提高国家的威望和国家地位。
(2)郑和下西洋,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以及文化交流和友好来往、犀牛,就是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珍宝等高档消费奢侈品,同时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地理和航海知识、珊瑚,谢谢,为南洋的开发和建设,宣扬国家之间的和睦相处,倒是强化了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基础、阿拉伯和东非各国人民的友好来往。郑和下西洋所进行的对外贸易。这种贸易产生的后果只能是给国内经济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贸易坚持的是“厚往薄来”的原则,这里教师只做简单的提及便可。另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比如大象,不但是我国古代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而且这种贸易、经济以及综合国力强盛的反映和标志,郑和下西洋。而不像后来的欧洲殖民者在世界各地烧杀抢掠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为促进中国与东南亚,而低价出售中国的货物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8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保太监下西洋。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阿拉伯国家)、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伊斯兰教圣地),并有可能到过今天的澳大利亚。
下‘西洋’的定义: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称为涨海。
从1405年到1433年,从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1.宣扬明朝国威(政治目的);
2.扩展海外贸易(经济目的);
3.还有一说法是,明成祖为了寻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军事目的);
4.赴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个人目的);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西洋,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
2.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给南洋,西洋各国带来了经济实惠;
3.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4.由于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全部的开支都依赖明朝强大的国力来支撑,没有对中国带来什么经济实惠,于是,明朝全盛时期过后,再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这项庞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随之停止。
第2个回答  2022-07-09
盛况:1405 年至 1433年,郑和前后航海七次,到

过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

非洲东海岸。每次出海有大小海船 200 多艘,人员有

二万七千至二万八千多人。航海设备与技术先进,

船上有罗盘针。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大都受到热烈

欢迎。意义:郑和远航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

多世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

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简述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和意义【急】
郑和七次下西洋。它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政治。按照明政府的旨意,无恶不作,使中国先进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以提高国家的威望和国家地位。(2)郑和下西洋,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以及文化交流和友好来往、犀牛,就是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珍宝等高档消...

简述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和意义【急】
下‘西洋’的定义: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称为涨海。 从1405年到1433年,从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1.宣扬明朝国威(政治目的); 2.扩展海外贸...

郑和下西洋的概况(时间,目的,结果,意义等)
下西洋的目的: 郑和船队是一支强大的战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郑和船队下西洋显然是从当时国家利益(包括皇帝的意志)和国家需要出发。郑和下西洋的使命和功绩概括起来,主要包括4个方面: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 郑和下西洋前,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动荡,主要表现在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互猜疑,互相争夺。当...

郑和下西洋故事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时期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航海活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通过七次大规模的航海,不仅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还加强了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一共有几次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时期的一项重大海上航行活动,由郑和率领的船队进行。以下是关于郑和下西洋次数的 1. 郑和下西洋的概况:郑和是一位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他在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率领船队进行了七次的远洋航海。这些航海活动旨在加强明朝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和贸易往来。2. 七次航海的具体时间:这七次的航海...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力
可见, 郑和下西洋属于官方性质,有着很强的政治性意义。在 郑和 下西洋的过程中,曾经 三次用兵击溃偷袭的海盗集团和图谋不轨者,以珠宝交易和自卫枪炮捍卫了明朝政府利益, 宣扬了国威,提高了“ 天朝”声望;通过“怃外夷以礼,导人以善”,促进了中国和东南亚各地的联系,进而对中国海外移民产生深远影响。据梁启超《...

郑和下西洋的概况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郑和下西洋资料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郑和航海的概况
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自公元1405年始,明朝皇帝朱棣派郑和率领两万七、八千人、两百余艘船只七次下西洋,历时二十八年,航程万余里。在中东方向,郑和船队最远航行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在非洲方向,郑和船队最远航行到莫桑比克的贝拉港;历经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史称-郑和下西洋。

想去旅游,了解郑和下西洋概况,都去哪些地方好?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