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埋头苦干的人

如题所述

1、左思是我国西晋著名文学家,著有《三都赋》、《咏史》等。抄录读书法是在读书时运用抄写的方法来启迪思维,提高读写能力。左思抄录法的步骤是诵读一抄写一记忆。贯穿全过程的是“思”,读中思,写中思,记中思。

左思出身寒微,小时候跟人学书法、弹琴、读书,但学习成绩到不好。他父亲很泄气,认为这孩子没有出息。有一次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的智力才能太差了.还赶不上我呢!”左思在一旁听了很不服气,从此发愤读书学习,决心追回失去时光。经过几年后,他开始着手撰写《三都赋》。他把读书、抄录、写作结合起来,发愤攻读,勤于动笔,抄录了无数书文警句。他在室内的门上、墙上,以及厕所里都挂满了纸、毛笔,随读随记。他还把随时看到或想到的思想、语句也随时记下。经过10年构思、琢磨及反复修改,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消息很快传开,一时轰动了洛阳,大家竞相传抄,因为用纸太多,洛阳纸张都涨价了,流传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

2、苏秦是东周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乘轩里人,出身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苏秦是五兄弟中最小的,故字季子,其兄苏代、苏厉、苏辟、苏鹤,均为一时著名的纵横之士。苏秦的准确生年,今已不可考。《史记·燕世家》载:“(文公)二十八年(前334),苏秦始来见。”根据《帛书》,这一记述有误。《帛书二十二》说:齐宋攻魏,楚围翁(雍)是(氏),秦败屈丐。”又说“今者秦立于门”,显然为苏秦初出茅庐,游说陈轸的谈话。按“秦败屈丐”在前312年,假设青年苏秦首次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是20岁左右,则推算他大概生于前332年前后。

其时,正值战国中期,各国龙争虎斗,风云际会,很多纵横之士游说诸侯,以口舌博取功名富贵,成为白衣卿相,权倾人主,声震天下。苏秦对此非常艳羡,加之兄长对他的影响。从小便立志献身此道。他独自前往齐国,投身于一代纵横大师鬼谷先生门下,学习纵横之术。

学成之后,苏秦曾先后游说周、秦。赵等国,然而均不为所用,碰壁而归,感到十分羞惭。苏秦回家后,妻子及嫂嫂都看不起他,讥讽他不务正业,不事农商,认为以他的才能想混取功名是痴人做梦。苏秦听后,不但不灰心丧气,反而闭门不出,发愤攻读。他日夜研习《阴符》、《揣情》、《摩意》等篇,揣摩打动人主的方法。夜半读书昏昏欲睡,他“弓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秦策一》)。此等刻苦攻读的精神历代为人们所传诵,锥刺股的苏秦与头悬梁的孙敬,都被编入《三宅经》中,成为发愤读书的楷模。当然,苏秦刺股攻读的目的是为了求取功名富贵,然而他那种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是值得提倡的。

功夫不负苦心人,期年,他的学问大进,揣情摩意的功夫也提高了不少,苏秦再次踏上了游说列国的征途。

3、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出生在南京,少年时代过著「绵衣纨袴」、「饫甘餍肥」的富贵生活。在他十三岁时,即曹家被抄的次年,全家迁回北京,家道急遽衰落。从此,曹雪芹过著「茅椽蓬牖,瓦灶绳床」、「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顿生活。关於《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以及曹雪芹的中、晚年生活,由於文献资料极少,很多问题无法确知,只能存疑。从曹雪芹的好友张宜泉、敦敏、敦诚等人的零星记载中,我们仅知道曹雪芹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嗜酒狷狂,对黑暗社会抱傲岸的态度。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是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部巨著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但全书尚未完稿,他就因爱子夭折悲伤过度而一病不起,「泪尽而逝」,终年还不到。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29
、左思是我国西晋著名文学家,著有《三都赋》、《咏史》等。抄录读书法是在读书时运用抄写的方法来启迪思维,提高读写能力。左思抄录法的步骤是诵读一抄写一记忆。贯穿全过程的是“思”,读中思,写中思,记中思。

左思出身寒微,小时候跟人学书法、弹琴、读书,但学习成绩到不好。他父亲很泄气,认为这孩子没有出息。有一次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的智力才能太差了.还赶不上我呢!”左思在一旁听了很不服气,从此发愤读书学习,决心追回失去时光。经过几年后,他开始着手撰写《三都赋》。他把读书、抄录、写作结合起来,发愤攻读,勤于动笔,抄录了无数书文警句。他在室内的门上、墙上,以及厕所里都挂满了纸、毛笔,随读随记。他还把随时看到或想到的思想、语句也随时记下。经过10年构思、琢磨及反复修改,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消息很快传开,一时轰动了洛阳,大家竞相传抄,因为用纸太多,洛阳纸张都涨价了,流传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

2、苏秦是东周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乘轩里人,出身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苏秦是五兄弟中最小的,故字季子,其兄苏代、苏厉、苏辟、苏鹤,均为一时著名的纵横之士。苏秦的准确生年,今已不可考。《史记·燕世家》载:“(文公)二十八年(前334),苏秦始来见。”根据《帛书》,这一记述有误。《帛书二十二》说:齐宋攻魏,楚围翁(雍)是(氏),秦败屈丐。”又说“今者秦立于门”,显然为苏秦初出茅庐,游说陈轸的谈话。按“秦败屈丐”在前312年,假设青年苏秦首次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是20岁左右,则推算他大概生于前332年前后。

其时,正值战国中期,各国龙争虎斗,风云际会,很多纵横之士游说诸侯,以口舌博取功名富贵,成为白衣卿相,权倾人主,声震天下。苏秦对此非常艳羡,加之兄长对他的影响。从小便立志献身此道。他独自前往齐国,投身于一代纵横大师鬼谷先生门下,学习纵横之术。

学成之后,苏秦曾先后游说周、秦。赵等国,然而均不为所用,碰壁而归,感到十分羞惭。苏秦回家后,妻子及嫂嫂都看不起他,讥讽他不务正业,不事农商,认为以他的才能想混取功名是痴人做梦。苏秦听后,不但不灰心丧气,反而闭门不出,发愤攻读。他日夜研习《阴符》、《揣情》、《摩意》等篇,揣摩打动人主的方法。夜半读书昏昏欲睡,他“弓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秦策一》)。此等刻苦攻读的精神历代为人们所传诵,锥刺股的苏秦与头悬梁的孙敬,都被编入《三宅经》中,成为发愤读书的楷模。当然,苏秦刺股攻读的目的是为了求取功名富贵,然而他那种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是值得提倡的。

功夫不负苦心人,期年,他的学问大进,揣情摩意的功夫也提高了不少,苏秦再次踏上了游说列国的征途。

3、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出生在南京,少年时代过著「绵衣纨袴」、「饫甘餍肥」的富贵生活。在他十三岁时,即曹家被抄的次年,全家迁回北京,家道急遽衰落。从此,曹雪芹过著「茅椽蓬牖,瓦灶绳床」、「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顿生活。关於《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以及曹雪芹的中、晚年生活,由於文献资料极少,很多问题无法确知,只能存疑。从曹雪芹的好友张宜泉、敦敏、敦诚等人的零星记载中,我们仅知道曹雪芹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嗜酒狷狂,对黑暗社会抱傲岸的态度。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是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部巨著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但全书尚未完稿,他就因爱子夭折悲伤过度而一病不起,「泪尽而逝」,终年还不到。
第2个回答  2011-11-12
一味埋头苦干的人无处不在。这样的人无处不有,遍布各行各业和职场的每个阶层:他们中有男有女,有蓝领也有白领,涵盖了各个不同的种族、年龄段、教育水平和收入层次。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这些人都有强烈的进取心。虽然在此过程中,他们会经历挫折和沮丧,但是这种埋头苦干的态度已然成为一种习惯,促使他们在职场和生活中获得成功。

  一味埋头苦干的人总是不辞辛劳。他们勤勉负责,有所成就。那些看似“极力讨好别人”的行为恰恰源自他们对某项工作(或者某个人)的重视。这些意义重大的工作促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做得更多,超越职责,并且在收获的成绩和出色的工作中得到满足。对于公司来说,他们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

  一味埋头苦干的人总是奋斗不止。他们需要帮助,因为他们总是对工作有极大的兴趣,总是尽力完成他人交给的任务,做好他人所期待的一切,但总是忽略自身的需要和优先权。这一切带给了他们“建立功勋”的喜悦,也带给了他们令人沮丧的挫败和过度工作后的疲劳。

  一味埋头苦干的人善于学习,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改变。他们敏感细腻,见识广博,经常乐意听取别人的反馈——特别是关于失误的意见。由于大多数一味埋头苦干的人乐意取悦他人,所以易于指导训练、商议劝告。

  一味埋头苦干的人拥有巨大的未知潜能。他们能够超越现状,更加卓越、高效地完成工作。只要稍有一些培训和指导,他们就会异军突起,更加出色地完成任务,获得更大的成功。

  一味埋头苦干的人承受着“实干家综合征”。除了需要独立处理问题之外,一味埋头苦干的人还挣扎于“实干家综合征”之中。但值得庆幸的是,一味埋头苦干的人所面临的挑战总是平常无奇且可以修正。
重新定义“实干”一词非常重要。“实干”包括许多可贵的品质,包括心地善良、品行端正、公平正直、洞察情理、怜悯弱者、感同身受、伦理道德、大公无私和真挚诚实。但是它绝不意味着软弱无能.......

  当一些人表现出优柔寡断、“懦弱无能”、消极被动、柔和细腻和儒雅顺从的时候,常常被人认为是“一味埋头苦干”。与之相反的品质便是,“混蛋”、蠢人、人身攻击、自私自利、恐吓威胁、自我陶醉、焦急难耐.
“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忙碌不堪,”本恩(Ben)对他的同事说,“但我似乎又总是赶不上工作进度。”本恩就职于一家客服公司,这家公司专门为小企业提供资助、培训和咨询服务。本恩是一位极具埋头苦干精神的职员。他乐于帮助他人,一天到晚似乎总是在为答应别人的事情而忙碌。他总是疲惫不堪,似乎承载了无穷的压力,整天仓促行事。每天都能看到他有些气喘吁吁,焦头烂额地安排某项任务的最后收尾工作。不管是复印文件、印发资料,还是进行书面报告的文字处理工作,本恩总是忙得毫无头绪。

  这种忙乱无序、过度付出的工作方式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本恩总是难以赶上自己所负责项目的工作进度。毋庸置疑,由于在“自有”项目上不协调的表现,本恩晋升的速度缓慢。作为公司的中层领导,他经验丰富,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正因为如此,同事们都请他帮忙。对于这些请求,尽管公务缠身,尽管在别人看来他已经力不从心,本恩却从不说“不”。许多人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本恩总是找不到自己赶不上工作进度的原因。有一天,本恩对上级说:“我决定以后少接手一些工作。”当时,大家都以为这次他是真的下定决心了。但是两天后,他又同意帮助同事完成另外一项重要的项目,这个项目要求设计和交付一项飞行员培训计划。当他了解到自己要在三日之内,参加和资助此项目中的一个核心培训会议,时间表极其紧张的时候,他感到了一点儿后悔。这时,电话铃响起了。“我不知道,梅根(Megan),我快忙疯了,”本恩迟疑了一下说,“好,我知道这件事不容易.
第3个回答  2011-11-11
毕升,祖冲之,李时珍,詹天佑
第4个回答  2011-10-29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