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 潼关 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如题所述

作者首先向我们描述了一幅“白云潼关图”,千山万壑之中,远远望去,一座关城要塞飞踞半山腰间,清肃无声,闲云悠荡,“终古”说明了关塞历史的悠久,“高云”,烘托出关城地势的险要。不直写关城高险,而以“高云”烘托,的确独具匠心。

一个“簇”宇,以动写静,让人自然想到白云朵朵、簇拥高城的奇景。紧接着,作者顺笔带出:“秋风吹散马蹄声”,交待了此次经过潼关的时节。

羁旅风尘、名落孙山的愁怅,丝毫没上这位青年英雄的眉头、心头,他诗笔挥处,唯有天高云淡,气朗风清;得得马蹄,直入关城,一位豪情勃发、扬鞭催马的青年的飒爽英姿跃然纸上

原诗:

《潼关》近现代: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释义:

自古至今,高天的滚滚云涛团团簇拥着这座城,一任猎猎秋风吹散了清脆的马蹄声。

奔腾的黄河流入平坦广阔的原野仍嫌受拘束,连绵的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便再也不知何谓平坦。


扩展资料:

这首诗作于清光绪四年(1878)。十四岁的谭嗣同从家乡湖南浏阳前往甘肃兰州探望在那里做官的父亲,途经潼关时,心有所感,作了这首诗。可见,这是一首少年之作。

作者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摄取潼关周围最典型的物象,以大气浩然之笔抒发冲决一切人生羁绊的豪迈情怀。

诗人伫马千年雄关,关外便是浪花飞溅的黄河,它一路奔涌,至潼关外猛然甩头,直冲三门峡而去,这广袤无垠的山川大野竟然也难以容下这挟风掣云的黄河巨龙,它轰鸣着、咆哮着,撞击山石,拍打河岸,对着一切阻挡它前进的东西,发出愤怒的狂啸.纵目四望,青山穿云,峰峦割日。

尾联将黄河、群山赋予了更多人才有的的情愫,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的是一种砸碎枷锁、渴望自由的思想,显示出谭嗣同不迎命世俗、不取悦权贵的热血青年的铮铮风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潼关 (谭嗣同写的诗)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02
潼关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公元1882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乡赴甘肃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

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啊,云涛,云涛,四面八方尽是滚滚云涛,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伟大的壮观还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南邻华山群峰,东望豫西平原。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第2个回答  2016-12-22
答非所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