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要使用法币?

如题所述

法币是中国国民政府1935年发行的法定货币。
发行法币是国民政府实行的一种与“废两改元”相互配套的旨在改革辅币制度的货币政策。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为加强其政权统治,发展经济,稳定金融,曾实行过一系列币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和办法,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废两改元、发行法币、发行关金券、发行金圆券和发行银元券。

1933年12月至1934年5月,美国分别颁布了《银购入法》和《白银法案》,采取提高银价,实施禁止白银出口和白银收归国有等政策,计划在4年内每年收购白银2442万盎司,企图操纵世界白银市场,迫使当时实行银本位的国家,特别是中国归入美元集团。美、英等国的币制政策,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银价的普遍上涨,并波及到中国,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动摇了我国银本位制的基础。民国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后,禁止银元流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并利用法币收兑银元和民间藏银。

谢谢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1
  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要使用法币。
  1936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被迫与美国缔结《中美白银协定》,法币又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法币1元等于0.2975美元,使法币成为英镑、美元的附庸。法币政策的实施,统一了币制,是中国货币制度的进步,在实行初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国民政府利用货币发行权的集中,加强了金融垄断;又以法币系拥有法偿资格的不兑现纸币,而用膨胀发行办法填补财政赤字,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成为后来国民经济崩溃的根要原因。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