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星期一
2017年9月
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系统化的阅读上,才是科学的阅读方法。
一日一签
安康市图书馆馆长李焕龙仔细查看了一下单位办公桌和家里书桌边码放的书本,才发现自今年6月以来,翻看过的书达19本,却只有《乡土中国》《汉调二黄口述史》《安康优秀传统家训注译》3本基本翻完,但尚未整本读完。
他自己都有点不太相信,因为在亲友、同事及熟人眼中,作为图书馆馆长、阅读推广人的他最大爱好就是读书。在家人眼中,他更是一个书痴,只要回家,晚饭后锻练半个小时就进了书房。那么,如果说他3个月都没完整地看过1本书,对社会普通大众而言,读一本完整的书确实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在当今网络时代,碎片化阅读成为人们阅读的常态。由于工作和学习的忙碌,使得人们没有时间去静下心来读书。即使有时间读书,由于方法不得当,大部分也都是浮光掠影,有如过眼云烟,收获甚少。也有人常下定决心去精读一本经典好书,却总在读到三分之一处就读不下去了,一年下来,真正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完的不多。
近来,有专家、学者和阅读推广人注意到这个问题,他们提出,“经典阅读,从读一本完整的书开始。”语文教育研究者、儿童阅读推广人王林博士还特别指出,中小学语文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单篇课文的赏析,要让孩子尽可能地阅读整本的书,而不是零散的篇章。儿童阅读推广要训练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系统化的阅读上,这才是科学的阅读方法。
读100本书,不如读透一本书。这样读书才是如入宝山,才能获得知识的宝藏,让自己的人生有所收获。
为什么要读一本完整的书
在当下国家提倡全民阅读的大时代,阅读推广工作不但要鼓励人们去读书,还要教会人们怎样读书,让大家掌握更好的阅读方法。相比零散的碎片化阅读,学会读一本完整的书更为重要。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评论与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主任钱军认为,现代社会整体工作、生活的节奏较快,导致阅读速度也很快,大众缺少“慢阅读”。在网络世界里,仿佛人人都是作者,都可以在微信、微博、博客中书写自己的观点;人人似乎都在阅读,但是对阅读的内容却缺乏思考、缺乏鉴赏的能力。钱军指出,除了快餐式的碎片化阅读,当下更应该提倡“慢阅读”、提倡阅读经典名著、提倡读原著,读原文。
书是分层次的。有的书纯粹是一种娱乐、资讯,这样的书浏览即可。而有的书,写的是人类永远关怀的主题,有洞察力,能打动人们的内心。这类书能真正伴随读者成长,当你年轻时阅读,可能它只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但年岁渐长,你就会从这些书中读出更深层次的东西。所以,这些书能够流传千百年,被称为经典好书。
钱军认为“好书不厌百回读”,寓意深刻的书籍,读者每一次读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领悟。对于这些书,不但要从头到尾完整地读,还应该反复地读。一本经典好书,是作者花费了一定时间推敲、琢磨并有所思考后写出的著述,读者只有把序跋、目录、内容甚至注释等等从头到尾地读完,才能够真实完整地把握书的整体骨架,理解这本书的写作缘起和了解作者的思想表达。
其次,钱军还提倡朗读,发声地读。他认为快速浏览时,书中许多精彩细节很容易被忽视、错过。而在朗读时,由于放慢了阅读速度,可以关注到更多的细节。另外,钱军认为还应当鼓励在家里读书,鼓励老师、家长、同学一起读书,鼓励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和分享。这些好的阅读传统,都有助于培养读者的思考和鉴赏能力,应当被继承和发扬。
怎样去读一本完整的书
既然读一本完整的书很重要,怎样做才能保证自己能够静下心来,踏踏实实从头到尾地去读书呢?钱军认为培养阅读兴趣很重要,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培养。能否在空闲时间读一部完整的书,是衡量人们阅读兴趣、阅读热情、阅读态度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一个人有阅读兴趣和习惯,读一本完整的书就不是难事。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学生在寒暑假等空闲时间至少读一种书;第二,家长、老师要让孩子自主选择图书,不包括教材、教辅、报纸、期刊等。有一些孩子声称喜欢阅读,但在刚刚过去的暑假并没有读完一本书,或者是基于老师、家长的强制,才勉强读了一本书,这说明他(她)还不是真正喜欢阅读。
王林博士则从改善中小学生语文教学的角度谈到读一本完整书的意义。他认为语文教学一直被认为有待改进,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学生的阅读量不足所导致的。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学生很难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
教师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大文字量的整本书阅读呢?
王林博士对此开出了良方――
“班级读书会”。在班级读书会的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材料不再是一篇篇的课文,而是整本的书籍和作品;教师一般不进行字、词、句的单向教学,而是通过和学生平等的讨论,激发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师生既可以对某一段、章进行深入研读,也可以就整本书中的人物形象、作者观点进行讨论。总之,班级读书会所倡导的学习理念,更加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学习方式,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阅读,强调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
亲子阅读推广人、大V店创始人哈爸余春林认为当下人们受网络影响、工作忙碌让时间的碎片化,能够完整地读完一本书确实比较少,现在大家都没有耐心去读那种长篇大部头的书,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选择比较容易阅读的图书开始。
“我觉得读绘本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因为绘本的故事有完整性,但是所需要阅读的时间比较少,几分钟就可以把它读完,很容易阅读。”哈爸还说“好的绘本含金量很高,故事是名作家写的,图也是艺术大师画的,比如曹文轩的绘本就是这样,很多优秀的人都参与到绘本创作当中来。
日本著名的纪实文学作家柳田邦男曾说,一个人的一生,至少在三个阶段可以读绘本:第一次是在自己小的时候,第二次是养育孩子的时候,第三次则是在进入人生后半段的时候。花婆婆方素珍也曾说,35岁以后她所需要的人生智慧营养基本上都来自于绘本。绘本能够给人力量,所以绘本更多地是为大人准备的。”哈爸还介绍,他前不久去台湾,发现成人绘本读书会有600多个,哈爸也非常想做这件事,给成年人推荐优秀的绘本。
儿童文学作家孙卫卫说,如果真想把一本书读完,时间总是能找到的,比如可以在书包里装一本书,上下班在地铁里看,等人的时候看。每天看几页,日积月累,一本书就读完了。他发现现在很多人看手机,都是看朋友圈的信息,看的都是新闻,即使是史料,有些也是未经证实的,良莠不齐,且碎片化的东西居多。手机可以看,但不能替代读书。通过手机去阅读一本书,也不能代替真正的去读一本书。感觉是不一样的,收获也是不一样的。
李焕龙则给读者介绍了一些促使自己读一本完整的书的方法。他认为可以设计一个读书的简单的仪式,使自己的大脑能够形成条件反射,比如放一段伴随读书的音乐,可以专治“静不下心来”的问题;还可以给自己设定固定时间、固定书籍、固定阅读量,打破“没有时间”的借口;最后,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会做阅读笔记能够帮助你把一本书从头到尾地读完。
我为什么反感碎片化阅读
文/安武林
我个人不喜欢碎片化的阅读,手机上,微信上转的很多文章,我几乎不大读的,我喜欢读书,而且是完整的书。一般的名篇,差不多都读过,所以,比较反感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阅读,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虚妄的念头,觉得自己读了很多书,自己很有学问很有知识一样。我始终对学生提倡整本书的阅读。读一篇文章,并不能了解一个作家,获得的知识是很片面的。
对于学生读书,我认为还是博览阅读比较好,而不是去精读一本书。人文科学,尤其是文学,比较的是差异,而不是好坏,我相信安徒生童话很好,但林格伦的童话也是安徒生童话不能替代的。我也相信中国童话作家的作品给予孩子们的营养,安徒生童话中未必有。精读一本书,一般是搞研究的读书方法,尤其不适合小学生。小学生两个小时就能读完一两本书,他们正是博览群书快速阅读的时期,你让他们翻来覆去精读一本书,这不太符合孩子的特点。大人读书慢,孩子读书快,这是一个规律。你不能指望一个小学生像90岁老人那样慢慢腾腾走路,你也不能指望百岁老人参加奥运会去争什么短跑冠军。同理,这也是我不主张小学生精读一本书的原因,他们是培养读书习惯的时期,应当广泛涉猎,培养对书、对阅读的浓厚兴趣。我相信开卷有益的话,人参固然好,但车前草也有益处,且不能相互取代。
但读一本完整的书也相当重要,你获得知识会全面,做出的评价也会全面,准确。所谓一瓶不满,半瓶咣当的人,应该就是那种不读完整书的人。相比个别篇章,读一本完整的书,我们会对作者,或者说对作家能做出一个更理性、更全面的评价,我们能看出这个人的思想变化,人生轨迹,风格差异,我们学习选择的空间也会很大。一本书宛若一条小溪,一篇文章,宛若一碗水,如果一个人想喝水,我想还是小溪里的水多些吧。
如何去读一本书,总是因人而异的,成年人会有消遣的想法,读读书解解闷,而孩子读书,大多是好奇心所致。对孩子而言,这是一个陌生的世界,犹如探险一样,这个过程,本身具有探索和求知的意味包含其中。成年人阅读,求知的欲望不是那么强烈的,读书的愿望也很复杂。
至于如何读一本书,那也是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读书经验和阅读积累差异很大,读书的目的也不同,至于我,有的书,我会慢慢地读,一字一字地读,而有的书几乎看个开头便去翻结尾,这也算读过了。主要是根据书的品质来定的。比如,善于讲故事的书,我就粗翻,把故事看完就行了,而那些语言很美的书,那就不能快看,需要慢慢地读。如果看完后我意犹未尽,那么我又去找这个作家别的书去继续看,包括他的日记,书信,传记,评论等,比如,卡尔维诺的书我就是这么读的。
我个人读书,有个三心二意的读书方法,也就是说,我会同时打开诗歌、散文、童话、小说、理论等七八本书,我会根据心情,时间长短,情绪集中度,天气情况等等,一天调整几次,不同的文体,能给人不同的审美快感,读一本书的收获不能与我这样的收获相比的。在一个星期内,这几本书可以陆续读完。一本好的书,是需要珍藏的,反复阅读的,这是对成年人而言。
我偶尔会做些读书笔记,或者在书上加标注之类的。这种具有思想和艺术价值的书,会驱动我们去找相同的书再去读,或者再去关注这个作家的书,这本身已经是一种渗透和不自觉的引领了。我心甘情愿与它们为伍,觉得这才是最好的。毫无疑问,这些经典好书会在我们的人生中起到一些非常积极的作用,帮助我们在判断上、在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完善上包括心灵的强大上,都会像一盏灯一样,温暖并照耀我们。
如何阅读一本书
1、善于选择。我们拿到一本书,可以先看目录,再选读其中的章节。如果这本书在5分钟内吸引了你,就可以读下去。使用这个方法难免错过一些好书,但在书太多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节约出选书的时间来读书。2、由浅入深。一般来说,读书可以分两步:浅阅读和深阅读。作家贾平凹认为,一本书最好要读三...
怎样阅读一本整书,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然后干什么?
(1)、先看书名,然后再看序。这一步是要求我们把这本书在脑海中归为一类,比如历史、科学、文学之类;(2)、看目录。现在很多书的目录做的并不好,但也有很多经典在目录页就对整本书的内容做了很系统的概括,仿佛书的一副骨架;(3)、如果书中有索引,浏览一下。这是为了让我们注意书中出现...
读书的方法有哪些?
(4)速读法:就是快速阅读术,通过学习眼球移动技巧及快速阅读方法,提高自己的读书效率。(5)略读法:类似于只读一本书的序言、目录、章节标题,及每一章节的首段、首句、或最后一句话。(6)通读法:大多数人用的都是这个方法,即把一本新书从头到尾看一遍,速度不快不慢,效率不高不低。(7...
怎样读一本好书 读好书的六个方法
细读 第二遍阅读时就需要仔细阅读,除了要明白它的故事内容,还要知道它所表达的含义,这可能就要结合作者的经历或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理解。如果读两遍还不够,可以继续读,好书是不会让人生厌的。做笔记 读书时做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如果一本书太长,当你读完时可能不能完全记得那些有意义的地...
怎样阅读一本书?
3、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速度去阅读,详读每本书是没有意义的,要掌握好略读和详读节奏感。我们的先人告诉我们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告诉我们对一本书多读几遍,你会收获满满。现实生活中由于时间关系,我们阅读的时间也很有限。所以阅读速度成为限制我们的一道坎。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速度去阅读...
如何熟读一本书
1.聚精会神的阅读,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 我们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放下手机,仅仅只需要一个人一本书就够了。2.尽可能的不中断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不认识的字,不能理解的词或者句子。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停下来去查字典或者去上网搜索,一旦这样的话,你的读书...
怎样才能读完一本书?
3.想获得知识首先要学会分享知识 教与学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明白,要想学到知识内容的精髓,学会教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分享知识。我们读过书,然后把这本书的内容讲给别人听,别人提出问题,你用你对书的理解回答他的问题,这一套流程会极大加固你在书中汲取的知识,并且你有大量的思考,可以真正的让...
怎样高效率地阅读一本书
一、学会主动阅读 从自己的兴趣点、需求点出发,主动去选择自己想读的书籍。比如:我想学写作,我就去看指导写作相关的书籍。我想洞察人性,就去看心理学方面的书。自己感兴趣并且能用得上的知识更让人印象深刻。二、带着问题去读书,可以加深你对这本书的理解 阅读一本书,就是在和作者进行思想上的...
常用读书方法有哪几种
1、泛读:泛读法则侧重阅读量,也就是广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2、精读:精读法要求将读物中每一处细节完全读懂读透,追求的是深度。3、通读:即从头到尾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4、跳读: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
一定要像记者那样,带着疑问去采访一本书。那么什么是记者的姿态呢?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所以在展开这次谈话之前,我们要事先列好提纲。前面也分享过,我们要带着目的去阅读,让书为我们提供一套解决方案,这样会让我们的阅读效果倍增。莫提默·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