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通假字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如题所述

一、通假字

1、“河曲智叟亡以应。”中“亡”通“无”,没有。

2、“甚矣,汝之不惠。”中“惠”通“慧”,聪慧。   

3、“ 始一反焉。”中“反”通“返”,往返。   

4、“一厝朔东。”中“厝”通“措”,放置。   

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中“指”通“直”,直达。

6、“无陇断焉。”中“陇”通“垄”,高地。 

二、一词多义

1、 其:惧其不已也(代词,他)  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帝感其诚(他)其妻献疑(他的)  

2、曾:曾不若孀妻弱子(竟)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3、固:汝心之固(顽固)  吾义固不杀人(本来)  

4、亡:今亡亦死(逃走)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5、方:方七百里(指面积)  方其远出海门(正当) 

6、之:以君之力(的)  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7、且: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8、焉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始一反焉(加强语气)  

9、而 面山而居(表修饰)聚室而谋(表承接)

三、古今异义

1、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2、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3、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4、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5、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6、荷 古义:负荷        今义:荷花

7、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8、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9、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10、已 古义:止       今义:已经

四、词类活用

1、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2、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

3、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本文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全文叙次井然,首尾呼应,情节完整,对话生动,毕肖声口,符合个性的对白极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作者简介

列子,姓列,名御寇,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在古籍中又写作列圄寇、列圉寇或子列子,东周威烈王时期人,与郑穆公同时。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列子对中国人思想影响甚大。

文言文中常用的通假字

1、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5、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6、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7、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9、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10、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1、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2、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1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古今异义:

1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2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3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4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5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6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7荷 古义:扛 今义:荷花 8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9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10已 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11方 古义:方圆 今义:常指矩形 12惩 古义:苦于,被... ...所苦 今义:惩罚

词性活用:

1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2箕畚:名词活用为状语,用箕畚。
3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4聚:使动用法,使... ...聚,相当于:“把... ...召集在一起”。

一词多义:

1方 方七百里【指面积】 方其远出海门【正当】
2曾 曾不若孀妻弱子【竟】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3固 汝心之固【顽固】 吾义固不杀人【本来】
4亡 今亡亦死【逃走】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5其 惧其不已也【代词,他】 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帝感其诚【他】 其妻献疑【他的】
6之 以君之力【的】 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7且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8焉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始一反焉【加强语气】 9而 面山而居【表修饰】 聚室而谋【表承接】

通假字:

1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
2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
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指”通“直”,一直
6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参考资料:百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愚公移山 通假字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3、固:汝心之固(顽固) 吾义固不杀人(本来)4、亡:今亡亦死(逃走)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5、方:方七百里(指面积) 方其远出海门(正当)6、之:以君之力(的) 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7、且: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的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详细的
一、一词多义 1、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 2、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二、词类活用 1、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活用作动词,用箕畚装石土。)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的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详细的
词性活用: 1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2箕畚:名词活用为状语,用箕畚。 3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4聚:使动用法,使... ...聚,相当于:“把... ...召集在一起”。 一词多义: 1方 方七百里【指面积】 方其远出海门【正当】 2曾 曾不若孀妻弱子【竟】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

《愚公移山》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一词多义 且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通假字 始一反焉 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 惠同慧,聪明。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同无,没有。

愚公移山文言文里的通假字
1. 【愚公移山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 《愚公移山》古今异义:1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2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3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4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5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6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7荷 古义:扛 今义:荷...

《愚公移山》中“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现象如何体现?
二、词类活用的魅力 在《愚公移山》中,"险"一词,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象征着那险峻的大山,寓意着愚公的艰巨挑战。“箕畚”则由名词转作动词,形象描绘了愚公一家用簸箕装石土的艰辛劳作,展现出他们的坚韧不拔。三、通假字的智慧 “指”通“直”,在文中是“直至”之意,展现了一种矢志不渝...

愚公移山 一词多义
词性活用: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一词多义:且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通假字:始一反焉 反同返,往返。甚矣,汝之不惠 惠同慧,聪明。河曲智臾亡以应 亡同无,没有。一厝朔东 厝同措,放置。

《愚公移山》(文言文的)中的通假字和多义词
1.太行山——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间。2.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3.方——指面积。方七百里,就是四周各七百里。古代计算面积,用截长补短的办法,把不规则的边长变成正方形,再计算它的面积。4.高万仞——形容极高;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5.冀(jì...

愚公移山 古今异义
2012-02-11 愚公移山何苦的古今异义是什么 9 2012-03-04 愚公移山 通假字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253 2013-04-14 愚公移山 古今异义复制的不要! 1 2011-09-22 愚公移山 的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详细的 318 2013-07-30 《愚公移山》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

愚公移山中的通假字和一词多义现象有哪些?
愚公移山:词义解析与故事的魅力 在古代的成语故事中,“愚公移山”一词,承载着多样的意蕴,让我们一同探索其背后的丰富内涵。首先,"方"这个词,如“方七百里”,指的是一片广袤的地域,而“方其远出海门”则描绘出壮阔的景象。"曾"的变体在故事中分别用于“曾不若孀妻弱子”的惊讶与“曾益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