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玩具被抢走,家长应该抢回来还是选择谦让?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6

小区里孩子玩耍的区域,基本上每天都会上演A的玩具被B抢了,A的父母帮忙抢回或直接选择谦让的情景,而B的父母,有的会让孩子还回去,有的则选择装聋作哑,就当没发生一样。

当孩子玩具被抢后,到底是谦让还是鼓励孩子抢回,这是一个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处理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

谦让还是抢回?交给孩子自己决定吧,家长自身想法要“节制”。

面对孩子的玩具被抢,大多数人会有这几种处理方式:

一、无脑袒护——“熊家长”

部分家长面对孩子玩具被抢,很可能会比孩子哭的速度还要快,直接就上手抢回来,甚至将对方孩子凶一顿。

事实上,这类家长的孩子被抢玩具,只有很小很小的几率会发生,大多数时候,都是这类家长的孩子抢别人的玩具。

这类家长就是“熊孩子”诞生最好的推手,也就是“熊家长”。

在“熊家长”的教育下,“熊孩子”往往会有不尊老、不爱幼、不守秩序、不辨是非、不尊重任何人等等各种乱七八糟的坏习惯,并且“熊家长”不以为然,甚至以此为荣,认为孩子了不起。

二、无脑谦让——“好好先生”

部分家长面对孩子玩具被抢,直接让孩子放弃,对孩子说一句“没事,我们玩别的就好了。”

这类家长大多是人们口中的“老好人”,谁家有麻烦都会过去帮忙,然而最后不仅得不到任何回报,一旦拒绝帮忙,甚至会被对方指责小气

有很多这样的家长会让孩子也学着忍气吞声,慢慢的,孩子也会像父母一样成为一个“好好先生”,不懂拒绝,也难以拒绝,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自卑心理,慢慢发展为懦弱,甚至窝囊。

三、鼓励强抢——“以暴制暴”

部分家长面对孩子玩具被抢,可能一冲动就对孩子说:“去抢回来,那是你的玩具。”“没事,不要怕,抢回来,爸爸妈妈给你撑腰。”

尽管在平时的教育中,这类家长会教孩子都懂礼貌、讲文明,但是当孩子被欺负时,这类家长也会无奈,又不愿意让孩子总是忍让,成为“好好先生”,于是无奈之下选择鼓励孩子抢回来。

然而,这样的行为对孩子来说,其实是在鼓励孩子“以暴制暴”,表面看来是能避免孩子受欺负,但实际上却会让孩子学会不文明的表达方式,甚至很可能会激化矛盾,让孩子受到更大的伤害。

四、强迫谦让——“虚伪”

部分家长面对孩子玩具被抢,为了所谓的面子,虚伪客套的说一句“没关系,让他玩一会吧”。

然后不管孩子怎么想,强迫孩子“谦让”,如果孩子因此哭闹,这类家长甚至会认为孩子让自己丢面子了,从而狠狠责骂孩子。

这类家长的教育,大多会让孩子学会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因为虚伪的客套大多伴随着背后的嘀咕,于是孩子也学会了虚伪,学会了背后说坏话,然而这还是好的方向;

坏的方向则是,大多数孩子不明白家长为什么要让自己谦让,被迫的忍让,然后学会忍气吞声,这部分孩子很可能会慢慢变得不珍惜自己的物品,对他人的物品也不重视。

各种情况分析下,似乎无论哪一种都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于是很多人都会说:“让也不是,抢也不是,怎么做?总不能不吭声啊!”

面对孩子的玩具被抢走,家长应该抢回来还是选择谦让,不妨这样做

1、尊重自己的权利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需要被尊重,让孩子自己学会拒绝和分享,而不是大人强制的要求孩子谦让,甚至为了谦让放弃自己的权利。

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的权利,让孩子明白,他有权利拒绝别人,有权利要回自己的玩具,并且是合理的要回,要回玩具不是孩子自己小气,而是自己在维护自己的权利。

例如A的玩具被B抢了,A的家长担心孩子拿回来会被B家长说自己小气,但是这个时候如果孩子自己选择要回玩具,那么家长应该支持孩子,而不是为了面子逼迫孩子谦让。

如果A这个时候自己愿意将玩具分享给抢玩具的人,告诉孩子:“你可以主动的分享给别人,但是别人抢你玩具时,你也需要对别人说‘我允许你玩,但是你不应该抢我的玩具’。”

教孩子分清自己和他人的区别,维护自己的权利。

让孩子自己明白自己的权利存在的意义,好过家长在旁边担心纠结。

2、尊重他人的权利

孩子自己的权利需要被尊重,他人的权利,也同样需要尊重。

孩子有权利拒绝他人,他人的拒绝,孩子也应该接受,家长更不能在孩子被拒绝后念叨对方小气。

例如A想要玩B 的玩具,但是B自己要玩,不愿意分享给A,那么家长这时就可以对孩子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玩别的玩具,那是B的玩具,他不给你玩是他的权利,你因为这个哭闹就是不应该的。”

如果这时A的哭闹停不下来,想办法带他去玩别的玩具,或安慰一会,务必让孩子明白,别人也有拒绝的权利,没有义务因为你而忍痛割爱。

如果B这时愿意跟A分享玩具,一定要让孩子说“谢谢”,并且告诉孩子“B愿意给你玩,你需要感谢,B需要的时候一定要还给B,因为那是B的玩具。”

拒绝与被拒绝,向来是平等的,没有哪一方一定要让着另一方的说法。

3、规则是用来遵守的

面对公共用品,规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孩子在玩公共玩具时,很容易就会起争执,因为后来的孩子想要玩,而前一个玩的孩子还没玩够,这时,让孩子明白规则,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A先拿到了玩具,B后来了,并且试图强行抢走玩具,而A这时才刚拿到手,明显是不可能轻易让出的,为了避免争执,这时B 的家长一定要及时告诉孩子:“先来后到,我们先玩其他的玩具,A先拿到的玩具,我们要等A玩一会了才能拿过来,这是规则,大家都需要遵守。”

而A的家长这时就不必为了谦让逼孩子让出玩具,对孩子说一句“不用担心,我们先来的,你可以玩一会,但是等你玩得差不多了,要尽快给B玩,这是规则,公共的玩具你不能一直霸占着,也许我们等下可以玩会其他的玩具。”

除了让孩子明白以上几点,家长们自己也需要注意:
    根据孩子的成长情况教育孩子分享和谦让

孩子的成长是有一个过程的,在两岁时,孩子有一个叛逆期,孩子大多不愿意将自己的任何物品分享给别人,而过了三岁,孩子可能又愿意分享了。

每个孩子的叛逆期不同,成长情况也不同,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判断,在正确的时刻教会孩子分享和谦让。懂礼貌是有必要的,但一定不能强迫孩子。

    孩子的不正当行为需要被制止

看到孩子试图抢别人的玩具,或其他不正当行为时,一定要及时阻止,不能因为孩子小而不当回事,你的一次包庇,就会让孩子向“熊孩子”靠近一步。

    不对其他孩子的行为妄加指责

当其他孩子拒绝了你的孩子,或者有了其他不好的行为时,不要随意的指责他人,这样不仅不能好好的保护孩子,还可能会让孩子不愿意接受拒绝,甚至因此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熊孩子”,因为孩子很可能为了不被拒绝而强抢,并不以为然。

    对其他家长的教育方式可以理解但不必强行认同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别家的孩子可能看起来很有礼貌,遵纪守法,而别人的家长可能看起来比你更会带孩子,但是有些行为你明明知道那是不对的,那个家长却带着孩子做了。

对于这样的行为,可以理解,但是没有必要因为对方看起来比你好,就盲目的认同,也许那真的只是看起来好而已。

让孩子学会判断,学会拒绝和接受,然后尊重孩子自己的权利,让孩子决定应该怎么做,毕竟家长不能跟着孩子一起上学,毕竟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

第2个回答  2020-06-16
作为家长还是要选择谦让,这样也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懂得谦让别人,这对孩子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第3个回答  2020-06-16
我觉得家长应该抢回来,因为自己的东西应该维护,别人抢走那就没必要谦让了。
第4个回答  2020-06-16
我认为家长应该选择谦让,但是要告诉孩子,可以让对方玩一会儿,一会儿需要对方还给自己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