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如题所述

1. 出生后 发出叫喊的声音:饿了的时候,身上不舒服的时候。这种叫喊完全是由生理的需要引起的。
2. 约2-3个月 “牙牙学语”的声音:吃饱的时候,身上舒服的时候。能听到a—a、e—e—e、k—k、h—h等声音。这些声音也并不是言语,只是儿童的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的表现。
3. 约半岁 发出音组:如,ma-ma、ba-ba、da-da、na-na,等。这时儿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情绪,例如,哭的原因不同(如饥饿、疼痛、假哭)而夹杂着一些不同的声音。这仍然不是言语,最多只是为言语的发生准备条件而已。
4. 约7-8个月 形成了最初的言语活动。
约7—8个月时,由于多次感知某种物体或动作并同时听到成人说出关于这一物体或动作的词,在头脑里就建立起这一物体或动作的形象和词的声音之间暂时联系,以后只要听到这个词的声音就能引起相应的反应。
2. 约10—11个月起,在词的声音和物体或动作联系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对词的内容发生反应。

儿童不再对相似的音调发生反应,而是开始“懂得”词的意义,对词的意义发生反应。
词开始成为言语信号,即第二信号。
这时的词音在引起儿童反应上具有基本意义的,还不是词的内容,而是词的音调,只要音调相似的词音,都可以引起儿童的相同的反应。例如,不管是“猫猫”,还是“帽帽”,“馍馍”,都能应起儿童讯寻找猫的反应。
这时词的声音还不是言语信号或信号的信号,而仍然是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当儿童开始能听懂词的时候,虽然儿童自己还不能利用言语,但可以说已是儿童与成人言语交际的开端。

这时儿童所能懂得的词是非常有限的。 实验证明:在没有相应的物体或动作的情况下,词的指示往往无效。可见,此时的第二信号还带有浓厚的第一信号的色彩,或者还是第一和第二信号协同活动的开始.
第二,这时第二信号经常需要第一信号的支持。例如,成人的言语指示常常要和相应的物体或动作一起出现(成人一面说“拍手”,一面作拍手动作。或成人一面说“猫呢?”一面指着旁边的猫)。
第三,这时的第二信号,由于还跟第一信号相近,因而还不象成人的词那样包罗万象,那样具有更大的概括性。
第四,无论如何,这已经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是言语活动,而这是动物所绝对不可能有的。

儿童真正掌握言语交际的能力,就不仅要能听懂词,而且还要能在听懂词的基础上会说出词。只有在儿童的言语听觉分析器和言语运动分析器之间建立联系之后,语言才真正成为交际的工具。

1. 儿童约在7-8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摹仿成人的动作,但还不能模仿词音。
2. 儿童到1岁的时候,能够听懂的词大约有10-20个,而能说出的词则还很少很少。纵然能说几个,也往往是不完整、不清晰的。成人之所以能听懂它,一半是猜测。因此,到乳儿时期结束的时候,言语的交际职能还是很差的。

儿童言语活动的发生(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直接刺激物→直接反应(7-8个月以前)
第二阶段 词的刺激物→直接反应(10-11个月以前)
第三阶段 直接刺激物→词的反应 (满1岁时)
第四阶段 词的刺激物→词的反应(1岁以后)

言语活动或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它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儿童跟动物不同,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有跟成人进行交际的需要。为了从小发展儿童的言语,成人在跟儿童接触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跟儿童说些什么,虽然儿童这时还不懂得这些言语的意思,但是这在发展儿童心理的积极性上,是大有裨益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18
0~1 1.简单音节阶段(辨音阶段)能辨别不同的声音 2.连续音节阶段(变调)a常发出连续的音节 b辨调能力明显增强 c出现语言交流倾向 3.模仿发音——学话萌芽阶段(辨义能力的发展)
1~2 1.单词句阶段 a无意义发音明显减少,出现语言紧缩现象(就是语言发展的沉默期) b语言理解迅速发展,能理解较复杂的意思 c词义不明确,出现过度泛化和扩展不足现象 泛化就是一词多义,比如说叫妈妈,他叫的时候可能是想喝奶也可能是尿了···的意思 d以音代物,词性不确定 比如说,“笛—笛”就是汽车的意思 2.双词句(电报句)a词汇大量增加,出现了“语言爆炸现象”b双词句为主,且增长速度较快 如“看狗狗”“玩球球”
2~3 1.词汇量迅速增加 2.句法结构日趋完整 3.语言理解能力不断提高 4.语言表达仍不够流畅
3~4发音特点: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细小肌肉群活动不灵活,听觉的分化能力差,对近似音不易辨别。
4~5发音特点:发音器官基本完善,在正确引导下基本上都能正确发音。
5~6发音特点:发音器官健全,在发音方面已经没有问题了。
第2个回答  2020-03-11

简述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方式的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1、出生~20天:非自控音阶段。发音以哭声为主,也有一些咳嗽和吃奶时的发音,都是新生儿不能自己控制而发出的声音。2、21天~5个月:咕咕声阶段。儿童的听辨能力和发音能力都有较大的发展,有大量的“玩弄”声音现象,有了最初的语音模仿和“对话”意识。3、6个月~1岁左右...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发展特点如下:(1)从对话的语言逐渐发展到独白语言。(2)从情景性语言逐渐发展为连贯性语言。(3)能够总和利用表情,手势,语调等非语言信息帮助交流。(4)对有效沟通的社交情景因素越来越敏感,可以利用多种交谈技能,委婉的表达自己的要求。(5)能够根据听者的特点对自己的说话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语言发展特点是指儿童从出生到6岁之间语言能力的发展特点。由于遗传、营养、教育等因素的影响,0~3岁幼儿的语言发展有个体差异性,表现为语言发展的速度不同、特点不同,而且就其本身而言,语言发展也存在着不平衡性。因此,家长在观察孩子的语言行为时,一方面应注意分辨其是正常...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有哪些重要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重要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有以下四个特点:1、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2、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个性化的过程;3、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综合化的过程;4、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循序渐进、逐步累积的过程。学前儿童语言的重要特点 一、 语言学习是儿童主动建构的过程 1、只有那些能够理解、能够模仿的语言模型,才会...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1、出生后 宝宝会因生理的原因发出声音,例如饿了或者身上不舒服的时候,发出叫喊声。2、 2-3个月左右 吃饱或者感到快乐开心的时候,能听到宝宝a—a、e—e—e、等声音,这些声音是宝宝感到快乐的一种表现方式。3、 6个月左右 会发出如,ma-ma、ba-ba、na-na等,...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第一阶段 直接刺激物→直接反应(7-8个月以前)第二阶段 词的刺激物→直接反应(10-11个月以前)第三阶段 直接刺激物→词的反应 (满1岁时)第四阶段 词的刺激物→词的反应(1岁以后)言语活动或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它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儿童跟动物不同,他从很小的...

幼儿语言发展规律是什么?
幼儿语言发展规律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规律。这一过程包括了从出生到学龄前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任务。以下是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些主要规律:发音的发展:婴儿从出生开始就会发出各种声音,这些声音是他们与外界交流的最初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会逐渐学会控制...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有哪些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早期性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其早期性。学前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语言学习和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语音、语调、语感等方面,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因此,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应重视对孩子早期语言能力的...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有哪些重要特点
儿童的语言学习展现个性化的特点,每个孩子的语言环境不同,基于个人经验和语言积累,他们在交流中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如语言习惯、句式、词汇、口头禅甚至语调。儿童的语言学习是综合化的,语言由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构成,学习语言意味着认识事物。在学习过程中,儿童会逐步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并将其熟练...

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有哪些特点呢?
1‘在语音方面,声母和韵母的发音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音的最佳时期。2.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汇类别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主动词汇)不断增加。3.从语言实践中逐步掌握语法结构;语言表达能力有进一步发展。4.从外部语言(有声语言)逐步向内部语言(无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