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林格雷的画像》书和电影的对比!!!

如题所述

从情节讲,道林的书改编了原著的结尾,原著是道林每每看见那腐烂的画像就颇受良心谴责,后来他想继续放纵的生活而免受良心的谴责,拔剑刺向画像,结果自己也死了。而电影整个脉络都变了,后半部分变为道林过够了种种放纵欲望的生活,良心回归。他希望自己变好后画像也能有所变化,谁知画像依旧丑陋。道林伤心欲绝时遇见了亨利的女儿并爱上了他,决定与过去决裂,可最后亨利发响了他的画像,一把火烧了,他女儿赶来,道林便一把锁住阁楼的门,不让爱人进来。为的是不让她看见反映他丑陋灵魂的画像。道林宁愿自己死也决不愿爱人知晓自己与魔鬼定下的肮脏契约。 从这点看,电影情节更有戏剧张力,但将原著道林灵魂觉醒简化为只是因为一段爱情,降低了其复杂性,当然也更易让观众明白。
原著里道林是金发碧眼,2011电影版是乌发黑眼的本巴恩斯。
原著侧重的是艺术,宿命及人欲望和堕落的底线。而电影掺杂了导演本身向王尔德致敬的成分,因而将演员形象与王尔德本身靠近,且把画家和道林变成了同性恋的爱人。要知道,黑发,同性恋都是王尔德标志。
主题的话电影版可能用里面一句台词概括较恰当——就是艾米丽问到道林时他回答:往往最短暂的东西才最美丽。 青春是最昂贵的奢侈品,因为拥有的人根本不在乎。道林拥有了永恒的青春,却对周遭一切已厌倦,因而其实最短暂的才最美丽。 而原著则是宿命,道林到死都没明白自己是逃不出宿命的。书的开头就是说紫色和金色,这两种颜色是宿命的颜色,要么怎么道林随口一说愿意拿灵魂换青春,就鬼使神差般的的实现了呢?
最重要的是原著是有风险性的,搞不好你读着读着就会像道林一样堕落,因为王尔德把堕落生活描写的太诗意太富有魅力。而电影则刚好相反,他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生活的底线,不能放浪形骸。
先这些吧,楼主如有哪些方面还想了解和深入我再追加。。追问

不好意思回晚了,我还想问一下书和电影有什么显著的、值得探讨的共同点么?还有,想问一下关于原著的主题,我不太理解,您说是宿命,难道整部小说的主旨就是在说宿命么?

追答

共同点应该能说是对欲望探讨。是被欲望吞噬还是克制欲望。王尔德随借亨利之口使道林滑向他所描述的新享乐主义的深渊(“新享乐主义的使命是教人们把精力集中于生活的若干片刻,而生活本身也无非是一瞬间而已”),新享乐主义集中于人要尽情享受生活中的片刻。于是当道林发现自己纵情欢乐无人察觉,连岁月也无法给他留下任何痕迹时,便尽情堕落。他越是享乐越是希望体验更多,疯狂的心理始终处于饥渴状态。但他没意识到他只是道林格雷的画像,而不是人,画像才是人。 所以最终不论是电影还是原著他都死了,其实道理是一样的,要是对欲望永不知节制,最后只能自己杀了自己,走向自我的毁灭。
你的第二个问题挺对的。其实原著微言大义,揭示的方面太多已经很难用某个单一的主旨概括了。宿命只是其中一个。用王尔德的一句话帮你理解,书的开头他说“才貌出众的人多半在劫难逃”,这话指的是道林,也指的是他自己。他在给崇拜者的信中写过:“巴西尔是我心目中自己的形象,道连·格雷是我期望中的形象,亨利勋爵是世人眼中我的形象。”
原著还表现了与其他方面的主题——比如美的本质,王尔德是当时唯美主义的倡导者,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就是想让艺术纯粹不掺杂世俗的东西。以道林格雷这个毁灭的悲剧,其实佐证了他的观点即悲剧是美的本质。 还有艺术,王尔德不自觉的挖掘了艺术在他眼中的样子,即艺术是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的,生活本身就是艺术品,即使一个上楼梯的步伐也是极富美感的。 更多的方面我就不说了,每个人读来应该都有不同发现。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求《道林格雷的画像》书和电影的对比!!!
从情节讲,道林的书改编了原著的结尾,原著是道林每每看见那腐烂的画像就颇受良心谴责,后来他想继续放纵的生活而免受良心的谴责,拔剑刺向画像,结果自己也死了。而电影整个脉络都变了,后半部分变为道林过够了种种放纵欲望的生活,良心回归。他希望自己变好后画像也能有所变化,谁知画像依旧丑陋。道...

求《道林格雷的画像》书和电影的对比!!!
在对比《道林格雷的画像》的书与电影版本时,两者在情节处理上存在显著差异。原著中,道林因为画像的腐烂而不断受到良心谴责,最终通过刺向画像自我了结,展现了灵魂的深刻挣扎。然而,电影改编中,道林的转变简化为了对爱情的追求,将灵魂觉醒归因于爱情,虽然增加了戏剧性,但减少了原著的复杂性和深度。原...

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艺术与现实的较量
这部小说,也是王尔德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美少年道林格雷有着令人羡慕的外貌,但他“美而不自知”。画家霍尔沃德为他画了一幅画像,从这幅画像里道林发现了自己的美。 道林爱上了女演员西碧儿,在表白成功之后,邀请自己的好友,画家霍尔沃德和亨利勋爵来看西碧儿的...

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再翻拍 格雷成了女人
《道林格雷的画像》在 1890 年出版后就引起了轩然大波。王尔德之后因同性行为被审判(维多利亚时期同性恋违法)时,《道林格雷的画像》故事中关于同性的描写成为了攻击他的证据之一。但《道林格雷的画像》的文学和社会价值都最终得到了认可。《道林格雷的画像》罕见地对虚伪的伦敦上流社会进行抨击,主人公出...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谁知道??
电影改编自奥斯卡·王尔德的经典作品《道林·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无疑,当它搬上银幕时,许多人期待着它的呈现。这部小说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读者,以至于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通过电子书的形式一睹为快,而非等待图书馆的借阅。《道林·格雷的画像》以其深刻的道德探讨和富有争议的故事...

《道林·格雷的画像》|美到发梢尖,恶入骨子里
《道林·格雷的画像》描绘了一个美的俘虏,道林对美的追求近乎病态,他害怕失去美而陷入罪恶。与沟口在《金阁寺》中的欲望不同,道林的恶是出于对美的恐惧。小说中亨利的言论,体现了王尔德对享乐主义和个性解放的倡导,但也揭示了美的追求可能导致道德模糊和自我毁灭。王尔德的美学观点影响了三岛由纪夫,他...

道林·格雷的画像制作发行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一部作品的制作与发行情况如下:该影片由Ealing Studios和Fragile Films共同制作,展现了艺术与电影制作的精细合作。影片的发行覆盖了全球多个地区,其中包括英国的Momentum Pictures在2009年负责了影院上映,加拿大由Alliance Films发行,西班牙的Aurum Producciones S.A.也参与了该片的影院...

《道林格雷的画像》:一场以死亡为终点的堕落
王尔德的悲剧,或许源于他的高调与犀利,或许是因为他的行为,或许只是19世纪末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中,新旧文化冲突下的牺牲品,这个谜团已无从考证。然而,他的悲剧与《道林格雷的画像》这部作品紧密相连,书中描绘的同性情节,与王尔德的困境息息相关,成为案件的一部分证据。《道林格雷的画像》不仅仅...

道林·格雷的画像基本信息
多国版本的《道林·格雷的画像》有以下外文名称:在德国被称为《Das Bildnis des Dorian Gray》;在西班牙则译为《El retrato de Dorian Grey》;希腊版是《To portraito tou Dorian Gray》;而在立陶宛,它被称作《Dorianas Grejus》。影片在不同地区的评级有所不同:在英国,评级为18;在爱尔兰,...

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笔记
我侧过身,第一次看到了道林·格雷。当我们四目相对,我感觉自己顿然苍白失色。一种难以理解的恐怖感攫住了我。我意识到自己面对着的是一个纯粹的人格魅力如此令人迷醉的人,如果我纵容自己沉溺其中,那么我的全部天性、我的整个灵魂,甚至我的艺术本身,都会被它吞没。命运为我储备了极度的欢愉和极度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