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的评价建议是什么?

如题所述

从空间范围来看,传统美术课程的评价着重于课堂内或学校内的教学活动,其学习形式一般是讲授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反复练习,因此排斥社会活动和实践活动。改革后的学校美术新课程是一种内容广泛、密切联系实际的统整性课程,从传统的以教科书为主的教学模式应转变为广泛运用图书馆、野外、家庭、美术馆、展览厅等,充分利用社会各种场地和各种课程资源,以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因而也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从时间编制来看,传统的美术课程由于过分强调经典的绘画技能与知识,脱离社会现实,不仅建立了一刀切的教材分类体系,还严格规定了各类教材的时数百分比,这种过于划一的“美术教学大纲”最显着特点就是课程与课程之间各自独立,相互联系较少,易于在课堂内按部就班地教学,教材中操作技能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分配、教学活动的安排等均适宜按固定不变的课时编制,这样就形成了学校传统的上课时间表观念,而把上课时间表以外的各种教学活动及其他类型的课程,如选修课程、实践类课程以及隐性课程等均排斥在评价范围之外。

课堂教学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美术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标准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美术课程标准》素质教育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美术课程逐步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综合思维水平。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学科设置的基本要求小学阶段初步接触我国民族民间的、国外的优秀美术作品,使学生掌握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美术技能。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美术欣赏能力。 活动表现评价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可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学习结束后进行。学生学习评价策略应有利于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发展。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闪光点,从重视作业结果转向重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美术欣赏简单描述、形式分析、意义解释、价值判断。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学生学习档案”一般包括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的调查研究,收集有关的文字或图象资料、研究记录、设计的方案或草图,曾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了问题,还有最终的美术作业,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档案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教师通过学习的美术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美术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及时的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理解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的特征:提出有意义的参与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支持,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对认知活动进行的自我监控,做出自我的调试。
探究性学习:
1、开放性
2、 综合性
3、实践性。
合作学习:以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疑异质小组,互相依赖、休戚与共、资源共享、互相成长。
备课完整阶段教学前的预案、教学中的第二次备课与教学后的反思教学案例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主要作用通过教师自身参与的研究,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以提高教学实际能力。所谓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定的课堂教学目的,将采撷到的一个或几个反映客观事实的课堂活动事例,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对其教学活动进行分析、比较与归纳,并提出一些解决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疑难问题的方法或策略。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0

建议可以为:

    讲课的老师语言要通俗易懂,

    列举的例子要接近受教对象的日常生活,

    与受教的交流要很自然,

    课堂气氛尤其重要。

    最后,课程所取得的教学成果是否显著。此种方法适合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水平基础。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4
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12-21
再接再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