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

我要水平高一点的,有自己见解的,其实只有自己的见解也不要紧,我只是要借鉴一下,麻烦各位高手了。好的话我不介意加悬赏。另外我也会拖延时间再采纳的。

我宁愿把阅读看成是一个照镜子的过程,人无法看见自己的面目,也无法洞悉自己的灵魂。镜中折射的都是自己,我从镜中人的长相推测自己的面目。我从他们的瘦弱看出自己的丰腴,不免沾沾自喜;更多的时候却是从镜中人的富有发现自己的贫困。照镜子的过程是由选镜子决定的。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一本最贴近苏轼心灵的传记。这面镜子,照出一个亦倜傥亦潇洒亦豪迈亦旷达亦俊秀亦从容亦淡泊亦宁静的形象,使我无限向往。我也喜欢把阅读看作一次旅行,在岔路口,不时碰见纷繁芜杂的人和事,其中就有苏东坡。等在路口的一个大师并不决定什么,只是给我个机会让我停下看看,别只顾着走,而忘了路。镜中折射的只是自己,等在路上的却是大师,仅仅是阅读之谜的一种解法。苏东坡,首先是一个人,决定一个人心灵的首要因素是对终极问题的思考。也就是:在生命的短暂和死亡的永恒面前,他寻找到了怎样的存在理由,使自己心安理得的活下去?小时候躺在床上,我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死。因为死亡的存在,人生的财富,感情,爱好一下子便的毫无意义,我又是恐惧又是绝望。怎样对抗死亡?死亡是绝对的统治者,没有敌手。我只能退一步思考,有什么可以支撑我活下去?人只有在心安理得的情形下,才能活的舒展。现在,我的生存理由中,有两条是我坚定不移的。人类已经并且始终在创造艺术,艺术给我的心灵以美感和快感;人类拥有高贵的爱和良心,这种情感和良知让我在有生之年可以去爱别人,帮助别人,这一过程充满乐趣。我把这一过程看成是第二次分娩。第一次分娩来自母体,我拥有了形体;我用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赋予形体活下去的理由。苏东坡怎样心安理得的活下去?生命短暂,死亡永恒。只有这个问题。不去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并不算真正活过。我惊奇地发现,镜子中的苏东坡,他不去对抗,而是顺从。他追求生命的永恒与超越,又追求瞬间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哲学观由他的散文《前赤壁赋》体现,这则散文彷佛是苏东坡的小宇宙。“寄蜉蝣於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自然的永恒对应的是人生的短暂,蕴藏着无限的悲观。在死亡这一必答题面前,他的理由是“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几乎是我读到的对于这一难题的最聪明的回答之一。与其说这则小品是苏轼对生命的感悟,不如说是他对生命的解答。当灵魂获得一种自我完善感和归宿感之后,他的行动才理所应当,他的思想才光辉灿烂。苏轼探讨了物我合一的生命境界,瞬间即永恒。我把这一观念看作是他一生经历和思想的内在动力,回望他的一生,他始终关注生命的超越,又追求瞬间的意义和价值。他把一个大的永恒看成是一个瞬间,又把一个个当下拉伸成永恒。别人活了一次,他却狡猾的活了无数次。他领悟到死亡的永恒,活得旷达洒脱,宛如一位修行的僧人或道士;他追求当下的永恒,活得投入,天真,宛如一位儿童。他追求生命的超越,所以,他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有时又像个道士。他追求当下的欢愉,虽然有时是被迫的。他一辈子几乎没能在一个地方住上三年,他颠沛流离,东飘西荡。然而,他以天真无邪的心灵投入到每个小的瞬间,每一次角色的转换,每一次生活的变迁,他都做得有模有样,心安理得。他是一个深情的诗人,一个新派的画家,一个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到处捕捉这在常人看来难以忍受的屈辱生活中诗意的片刻,化为永恒。他的幽默帮了他的忙。在很多人的笔下,喜欢的是他的性情、他的固执、他的纯真,一种本乎内在,源于自然的淳情。在我看来,这种气质来自于他对一个个瞬间的拉伸。给瞬间赋予永恒的价值,因为唯有创造永恒的价值才能让人尽力投入。他以赤子般的心灵活在当下,如同制造城堡的儿童,投入是他唯一的姿态。我几乎能想象出他被罢黜乡间,躬耕自给的投入,想象出他“如蝇在食,吐之方快”的投入,想象出他游山玩水,纵情诗酒的投入。超越和投入本是矛盾的,然而在他身上,有时竟可统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因为堪破人生,才能这般潇洒,惟其投入当下,才能这样天真。这种超越和投入是那样的完美和高贵,必然要遭到市侩哲学的围攻。他在政治里融入了太多的感情与人道,永远无法成为成功的政治家,但这种失败正好为我们成功保地保存了一位不委琐的文人。无论在哪一个时代,真诚、善良、崇高等高贵的个性品质似乎都难逃被黑暗、丑恶摧残或吞没的厄运,但是在苏东坡苦难、悲哀的人生际遇中,他以智慧、仁爱与伟大的悲悯,为我们留下了他灵魂的欢欣和心智的乐趣,留下了一些烛照后世的、不可磨灭的宝藏。我们生活在一个缺少爱意和关怀的人间,这样的对话意味着我们的灵魂有悄然舒放和自由翱翔的可能。人本来相互隔膜,但文字把大师们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后人便可以借此活的更长久一些。这样看来,我是沿着苏东坡们的脚印在走,脚印停止之处,我得自己跋涉。行囊里装着苏东坡的诗歌,他的骨灰飘飘洒洒,并不属于我一个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0
喜欢苏东坡,甚于诗仙李白,也甚于诗圣杜甫,所以对有同样感受的林语堂先生的著作平添亲切感,从《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而到《苏东坡传》,多次阅读,爱不释手。   推究起来,收获几何,恐怕不是篇把读后感所能尽言。阅读本身是快乐的。将阅读所得内化成精神养分,进而收获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处事习惯乃至点点滴滴,是我阅读的真正意义。  少年时代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没来由地会热血奔涌,仿佛看到同样是风流人物的苏轼行舟江上,他思接三国、神交公瑾,与英雄风云际会,却又不得不把酒酹月,几多豪壮,几多遗恨。而今再吟“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却不免块垒在胸。——给无数读者无限阅读快乐的人,他所历宋朝的天子都对他怀有敬慕之心,皇后都是他的真挚友人,但他却屡遭贬降,甚至受到逮捕,“乌台诗案”令他忍辱含垢,险些丧生。千载相隔,依然让人有心痛的感觉。可林语堂先生却了解,他说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  于是这部《苏东坡传》,犹如佳酿,消融了我心中的块垒,让“痛”变成通,通畅、通达、通泰!  苏东坡,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而是主张稳健行事,凡事皆从是否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际效果出发,不去阿附迎合,不为“新法”或“旧制”所囿,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苏东坡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风光霁月,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伎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  苏东坡以儒家思想为本,又能博采佛道之长,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虚佞。处顺境时不骄惰逸乐,在逆境中能随遇而安,用乐观、洒脱的态度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他得以实现从现实人生到艺术人生的转化,使他的坎坷境遇化作充满艺术审美情趣的人生,并体现在他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创作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诉人说,每逢皇帝陛下举箸不食时,必然是在看苏东坡的文章。即便在苏东坡贬谪在外时,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诗到达宫中,神宗皇帝必当诸大臣的感叹赞美之。但是皇上对苏东坡的感叹赞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必使神宗在世一日,使苏东坡一直流放在外,不能回朝。  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这正是我们太多的读者喜欢他的缘故。近千年来人们不会从内心爱慕一个品格低劣无耻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  文学上万古不朽的美名,还是在于文学所给与读者的快乐上。苏东坡的作品能使历代人人爱读,而不为短暂的文学风尚掩没,甚至历久弥新,是具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发乎肺腑的“真纯”。  现在我最为欣赏的是他那真纯且有无尽趣味的《定风波 途中遇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怎能不意会——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是一种境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是一种境界。不过现实中很少有人像东坡那样在雨中依然微笑,依然“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其实,这才是生命最高的境界,这是用充满洞察力目光蔑视困境时才能拥有的真纯和趣味!  苏东坡异常坎坷的一生,也是豁达乐观的一生。他那种身处逆境却始终保持“成固欣然,败亦可喜”的超然达观,像他的诗词文章一样千载有余情!经万古流不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