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地的誓言》的问题

1、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资料
2、题目的含义
3、什么叫“呼告”的修辞手法
4、归纳《土地的誓言》的第二段的段意
5、分析“春天。。。。。多么丰饶”一段写景方法

1.现当代著名作家、小说家。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曾用笔名黄叶、罗旋、叶之林、曹坪等。辽宁昌图人。1912年 9月25日生。
2.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3.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一般可把它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
4.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而战斗而牺牲。
5.是作者回忆在故乡成长的足迹,作者庸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感情舒缓,境界优美几乎忘了现实的伤痛。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14
1.《土地的誓言》是男作家端木蕻良所写,入选初一课本。作者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历史背景下写出了被侵略者侵略了的耻辱,表明了作者即使牺牲也要保卫祖国,使祖国得到解放,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保卫祖国的感情。

现当代著名作家、小说家。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曾用笔名黄叶、罗旋、叶之林、曹坪等。辽宁昌图人。1912年 9月25日生。中学时代就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影响,1932年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联盟,同时开始文学创作活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山西、重庆等处任教,在重庆、香港、上海等地编辑《文摘》副刊、《时代文学》杂志、《大刚报》副刊《大江》、《求是》,长期从事进步的文化工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江南风景》,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童话《星星记》,京剧《戚继光斩子》《除三害》,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长篇历史小说集《曹雪芹》等。 端木蕻良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中国的30年代,是动荡不安的年代,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日本侵华战争的蹂躏,把中国折腾得千疮百孔。曹京平为了掩人耳目,避免国民党迫害,在写完小说之后,突发奇想,决定给自己起个既不被人猜疑,又让人难以模仿的名字。于是,用了“端木”这个复姓,又把他印象很深的东北红高粱中的“红粱”移作名子。这样他的名字就成了“端木红粱”。可是,他当时身处白色恐怖之中,公开使用“红”字,很容易招来嫌疑。所以,他灵机一动,就将“端木红粱”中的“红”字改为“蕻”了。但是“端木蕻粱”又不像人名,就又把“粱”改作了“良”。这样“端木蕻良”就成了曹京平的笔名。

2.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3.写文章时,对著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起话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呼告。运用呼告,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强感染力。

4.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眷念乡土,这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却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她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念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色彩。
第2个回答  2009-03-14
1.《土地的誓言》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原名曹汗文,辽宁昌图人。背景: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
2.意思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3. 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一般可把它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
4.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而战斗而牺牲。
5.是作者回忆在故乡成长的足迹,作者庸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感情舒缓,境界优美几乎忘了现实的伤痛。
第3个回答  2009-03-14
《土地的誓言》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原名曹汗文,辽宁昌图人。背景: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
第4个回答  2019-09-30
简单的回答是:“当时是战争时期”。这种问题你要结合当是的背景去回答!

关于土地的誓言
一、认真阅读“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在这段话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2.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联想?3.有人说这段话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

关于土地的誓言的问题
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

土地的誓言是什么意思?
《土地的誓言》文章标题的含义是:这誓言是作者对土地发出的。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也就是说,作者面对土地,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誓言。而不是“土地本身发出的誓言”。《土地的誓言》是当代作家端木蕻良创作的一篇散文。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

七年级语文《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
篇1:《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字里行间里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之情,具有诗一般的语言。作者情感的流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他的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到他心脏的跳动声,感受到他热血的沸腾,如此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真的让人感到震撼! 公开课上完之后,我的心情是沉重的,...

初一语文课程中的《土地的誓言》一课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题目《土地的誓言》是什么意思?是土地发出的誓言吗?答:是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这一标题比较独特,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

土地的誓言写作背景
《土地的誓言》写作时间是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件的十周年。这种表达方式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其意就是“关于母亲的回忆”而不是“母亲自身的回忆”。作者之所以作如此表达,估计是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力求简洁,在拟写标题之时就更是如此。况且,此文集中笔力写“土地”,将“土地”二字置于最...

为什么文章的标题是“土地的誓言”而不是“我的誓言”
本文的标题较为独特,值得推究,从字面来看是一个偏正短语,重心理当是“誓言”,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标题的解读是:“这一标题应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为了佐证这一推断,文中又引朱德所写《母亲的回忆》,认为标题的含义应是“关于母亲的回忆...

土地的誓言作者简介 关于土地的誓言作者简介
1、《土地的誓言》是男作家端木蕻良所写,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2、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表明了作者即使牺牲也要保卫祖国,使祖国得到解放,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保卫祖国的感情。

土地的誓言怎样分段
难以理解 第一个意思是:通过描写家乡的丰饶,为下文的描写作好铺垫:第二个意思是:通过课文中抒发感情的词语,表达出作者愿意为拯救故乡而奋战,作好了牺牲的准备.关于课文题目的理解是:对土地的誓言.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与伤仲永一样,都是先写好的,再写失去的惋惜之情.(此文与课本原文有稍微区别。)...

土地的誓言教案
1.播放视频:《土地的誓言》视频,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思考:面对故土,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学生交流:作者情感(怀念、赞美、忧伤、愤怒...) 4.学生朗读:进一步感受文中的感情,画出最能打动自己的句子和段落。 5.学生活动:你觉得文中那些地方最能打动你?用波浪线画出来。 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