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位辩论高手的名字,谁知道?

古代有一个人,与别人进行辩论,最终,他得出的结论就是:人应该有三个耳朵.而且,得出这一结论的过程中,没有任何问题,谁知道这个高手是谁?谁又知道这个辩论的过程?

三耳:典故出自《孔丛子·臧三耳》,公孙龙与孔子后裔孔穿的一段有趣的辩论。臧,指奴才。臧三耳的辩论无非就是说奴才们在可见的两耳之上,更有一只主宰此两耳之耳。大概是说那些善于察颜观色的奴仆,能听出无声的话外之音来吧。

这论题和“鸡三足”类似,据他们自己解释,鸡有三足的理由是:“谓鸡足一,数足二;二而一,故三。”(《公孙龙子·通变论》)所谓的“谓鸡足”,是说名义上的鸡足,或足之名,或足之所以为足者;所谓的“数足”,则是实际上的足,或足之实,或足之为足。也就是说鸡的爪有三只,为什么呢?因为数一下有两只,再加上名义上的鸡爪,所以是三只。

以公孙龙为代表的战国时期的这派学人,专门喜欢推敲事物的名称和实际之间是否相当以及如何相当,得出了许许多多有悖于常识的论题,惊世骇俗,日与人辩;因而被称为“察士”与“辩者”,或者叫做“形名之家”与“名家”。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6-10
公孙龙

古代一位辩论高手的名字,谁知道?
三耳:典故出自《孔丛子·臧三耳》,公孙龙与孔子后裔孔穿的一段有趣的辩论。臧,指奴才。臧三耳的辩论无非就是说奴才们在可见的两耳之上,更有一只主宰此两耳之耳。大概是说那些善于察颜观色的奴仆,能听出无声的话外之音来吧。这论题和“鸡三足”类似,据他们自己解释,鸡有三足的理由是:...

庄子是谁?
①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一说为今河南商丘东北)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准备就职的主人公是谁
准备就职的主人公名叫蒋干,他是三国时期一位著名的辩论高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蒋干盗书》,在赤壁大战前夕,蒋干自告奋勇,向曹操推荐自己去东吴游说周瑜。周瑜得知这一消息后,精心策划了一个陷阱,故意让蒋干相信蔡瑁和张允是自己派去的卧底。蒋干信以为真,将这个消息带回给曹操,曹操因此误杀了蔡...

卫阶是真有其人,还是杜撰
卫阶(卫玠)确有其人。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曹魏尚书卫觊曾孙、太保卫瓘之孙。晋朝玄学家、官员,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卫玠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清谈名士和玄学家,官至太子洗马。永嘉四年(310年),迁移南方。 永嘉六年(312年),...

古代十大侠客都是谁?
4.鲁仲连:又名鲁连,战国时齐国侠客。足智多谋,周游列国,急危救困,不图酬报,不受官职,以晶行高洁闻名天下。公元前260年,他帮助赵国转危为安;20年后又助齐取燕军守卫的聊城。5。侯赢:战国时魏国侠客,足智多谋,深感魏公子信陵君之礼贤下士。公元前257年,侯赢献计,使信陵君得以率...

神话传说:太上老君
姓李叫李耳,今天我们现代人哪有给儿子起耳朵,脚什么的,没有的,都起个文绉绉的名字。因为古人很天真,这叫童心,这是人类的童年,所以很有意思,给儿子叫个李耳。所以同志们今后去看雕塑,去看画像,雕塑家雕塑的老子,或者画家画个老子,你看他耳朵特别大,这是一个特征,那么现在我们又一个问题来了。李耳,我懂了,...

庄子惠子辩论谁胜谁负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的快乐;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

提婆菩萨如何通过妙语连珠反驳婆罗门并赢得尊重?
在一次论战中,提婆来到钵罗耶伽国,与婆罗门中的辩论高手对峙。婆罗门初次询问提婆的名字,提婆回答:“我是天。”这看似简单,却让婆罗门不满。随后,婆罗门追问“天是谁”,提婆回答:“是我。”对方接着问“我是谁”,提婆机智地答道:“狗。”这个答案巧妙地绕回了“我”的哲学问题,而外道并未...

杜甫李白的辩论赛 急急急!!!
杜甫之所以能够为后人敬仰,很大的程度他的诗是结合了前人的经验,为晚唐以后诗人的创作风格奠定了一个基础,他写的诗成了一种学习的资料。也就是后人模仿他的风格以及对文字的锤炼方法来发展风格。下面是资料(从唐诗的发展看,杜甫是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杜诗是唐诗发展的一个转折。由于杜诗兼备众体而又自铸伟辞,...

墨子与鲁班相比谁厉害?_
就是要用名称反映事物,用言辞表达思想,用推论揭示原因。 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较为完整的逻辑学体系。“墨家辩学”突出的特点:一是重视概念与定义,以 实命名,墨子《经上》《经上说》《经下》《经下说》几乎全部都是名词、概念与定义;二是强调“知类”, 即知道事物的类别,按类别归纳,按类别演绎;三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