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理想》的写作背景

如题所述

  《寻找理想》是81岁的巴金老人写给江苏省无锡县钱桥中心小学十个寻求理想的孩子的一封回信。文章针对来信学生在追求理想上“成为了十只迷途的羔羊” çš„困惑,联系自己在追求理想上的经历和体会,用平等对话的方式阐述了对追求理想的看法,勉励广大青少年坚信理想的存在和价值,树立“追求集体的幸福和荣誉”的崇高理想,并为之终生奋斗。

    背景如下:

  1985年的一天,巴金收到了来自无锡县钱桥中心小学署名为“十个寻找理想的孩子”的信,这些孩子平均年龄不到11岁,都是学校中的好学生,但是他们面对社会上出现的“金钱潮”,在理想问题上陷入了困惑。信中写道(摘录):

  近年来,我们被一些新的现象迷惑了。爸爸妈妈说话三句话不离钞票,社会上常以收入多作为自己的骄傲。许多家长都用金钱、新衣、旅游来鼓励我们取得好成绩。有些同学谈到将来时,往往把单位好、工资高、奖金多作为自己最好的向往。一句话,为金钱工作、为金钱学习,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事。这难道是我们80年代的少年应该追求的理想吗?作为三好学生,我们可以攻克学习上的重重难关,但是在这里、在理想问题上我们是十只迷途的羔羊。但是我们不甘沉沦,我们决心探索、寻求,我们十个小朋友决定开展一个‘寻求理想’的活动。……巴金爷爷,我们十分需要您的帮助。十只迷途羔羊向你呼救,请您以最快的速度给我们指点。

    作品简析:

  全文分四个层次来阐述了自己对追求理想的看法:

  1、针对来信孩子的急切要求,说明“回答”来迟了的原因;

  2、真诚的坦述“我的乐观”,说明“理想是存在的”。针对孩子们的困惑,作者用人类历史的客观规律引导孩子们。这部分是“寻找理想”的基础。

  3、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会,现身说法,告诉孩子们“我的理想”“我的追求”,愿他们树立并矢志不渝地追求崇高理想。

  4、对孩子们寄予殷切希望。 

    作者简介: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90年代后出版随笔集《再思录》,编辑出版了《巴金全集》(二十六卷)等。

  2003年11月,中国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称号。

  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13
本文是巴金应“十个寻找理想的孩子”面对“金钱潮”产生困惑所发出的呼救而写的一封回信,文章用平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浅白而深刻的道理。

四季寻找理想

四岁时的春天,是天真的时代。满载着带着“为什么”,而这“为什么”却引导我的理想目标。

记的四岁时,一个明媚的春天。我和妈妈去上市场去玩,看见有一位大哥哥正放风筝,我真喜欢!那时我已目不转睛!它飞的多高啊!长大后我要长出翅膀,飞的更高,更远!

是的。那时的理想就是那么幼稚,那么可笑!但却带着我的理想,那时理想就是:飞的更高,望的更远!

八岁时的理想,是纯真的时代。满载着欢乐与微笑!而这种力量,却让我长进,发展。

记得八岁时,热风强劲的夏天。那天爸爸带我上游泳管,看着那些大哥哥在水里是那么欢乐,那么自由!那时我又有了纯真的理想:当游泳健儿,为国家争光!

是的,那却是纯真的,只争往上游,总会看到源头与大堤!

十二岁的秋天,奶奶邀请我去吃苞米,那苞米又甜,又香。叔叔是个商人,每天都上外地跑来跑去买苞米,腰包总是满满的,而那时我却要当商人,有许多许多的钱!

为国家,人民,家人作出一点贡献,是多么的好,却有多么的平淡!

十四岁的冬天,我的理想却变的成熟了。不经意的一幕,让我感到真正的理想!

那是一个北风刺骨的冬天。我自己去上街外溜达,突然看到一幕,那一幕让我惊喜!一位家长和一位孩子,他们正要往车站走,那位孩子说:“我会为国捐躯的。”那时那位母亲以泪流满面!

那时我以知道先成人,成材。才能为国捐躯,为国效劳。

现在还在四处拼积理想,那就是:长大考上大学,当到博士生,当上父母官,为全国,人民,家人,奉献出一份能力,力量!

有理想,就要拼搏努力向前,只要人民信任你,国家爱护你,亲人佩服你。你不仅有力量,还能撑起一片天!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xiezuowen/blog/item/51c7a858f8daf6df9d820439.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赏析巴金的《寻找理想》
晚年的巴金爷爷受到理想的鼓舞为理想奋斗,一个人有了理想,他对生活就充满希望与热情,人活着才充实,生命才有意义。这是我从巴金爷爷的这句话上读懂的道理。 既然一个老爷爷都能做到这些,那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为理想而奋斗,为自己而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加油!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每个人都...

巴金寻找理想的写作背景
四岁时的春天,是天真的时代。满载着带着“为什么”,而这“为什么”却引导我的理想目标。记的四岁时,一个明媚的春天。我和妈妈去上市场去玩,看见有一位大哥哥正放风筝,我真喜欢!那时我已目不转睛!它飞的多高啊!长大后我要长出翅膀,飞的更高,更远!是的。那时的理想就是那么幼稚,那么...

有关巴金的资料
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

巴金的故乡是哪里?
自然情况: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

巴金自传读书心得
早在“五四”前后,少年巴金就寻找和确立了自己的“信仰”,并在心灵的祭坛上立下了为理想奋斗终身的誓言。后来随着时光的消逝,巴金所追求,巴金赖以奋斗不息的心灵支柱逐渐从原来具体的信仰转化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心灵的灯”,转化为抽象的理想、光明与正义。甚至到了晚年,他也还满怀信心地说:“任何时候在我的面前或...

初三作文《寻找》600字
颇具才华的他扇动心里的翅膀,寻找理想,决心写作以讽刺清政府。“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千三越甲可吞吴”的决心,使他心里的翅膀带来无限动力,留下《聊斋志异》。如今的我,奋战考场,寻找属于自己的理想,寻找自己的目标,取得好成绩。

巴金简介
1927年巴金赴法国巴黎求学,这期间积极参与营救被美国政府陷害的意大利工人领袖萨坷、凡宰特的国际性活动,并受其影响写作了中篇小说《灭亡》,歌颂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青年。1929年回国后,因无政府主义运动已经失败,将绝望与愤怒的心情寄托于文学虚构。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

巴金的作品简介快!!!
《寒夜》 故事梗概:《寒夜》写的是抗战期间一个小家庭的故事。丈夫汪文宣和妻子曾树生都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的毕业生,他们的共同理想是为中学教育事业献身。汪文宣性格忠厚老实,但却只能在“连文章都做不通”的主任手下当一名小职员校阅文稿。曾树生则是一个热情活泼的新派女性,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她也只能放弃理想到银行...

有关巴金《家》的作品
换个方式说,《家》的角色、情节和主题三者的配搭甚是匀称、和谐。由于整体的结构完整,遂使部分文字的生涩和粗糙显得有重要了。 (二)新文学诞生以来的小说,十部之中有九部,在写作时都怀有一个文学以外的目标,巴金也未能免俗,但是《家》是为纪念他大哥写的,他必须放下自己的“目的”,尽量接近真实。因此成为一...

巴金全集的巴金简介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出版社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书店。《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出版社。《随想录》(散文集), 1987 ,三联书店。《巴金散文精编》,1991 ,浙江文艺出版社。《巴金书信集》, 1991 ,人民文学出版社 。《域外小说》,1992 ,上海文艺出版社。《忆》(回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