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的来历

具体,详细一点

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是由魏晋开始流传,书体架构严谨、端正整齐
  。楷书书写重纵势,要善于利用毛笔丰富的弹性、锋芒,才能表现出
  点墨的优美;其碑帖众多,自魏晋以来,历代名家都有佳作,除了在
  民间普遍使用外,更是官家文书的标准。所以初学书法宜从平稳的楷
  书下手,立下基础,再求其他的变化。
  人们习惯上将横平竖直.互不相连,字字独立的字体,称做“楷书”。这一名称由来已久且习闻常见.似无可疑义。又由此派生出“大楷”、“小楷”之类的名称。
  翻检了几本讲“书法史”的著作,谈到楷书时,大都引用晋·卫恒《四体书势》中“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一句,为“楷书”一词的出处。就连最具权威性的《辞海》、《辞源》,解释楷书时,也引用此句话为出处。例如《辞海》中释楷书时说:“正体书法,即真书。《晋书·卫恒传》:‘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辞源》也大体如是说。但是,这句话是卫恒《四体书势》中谈“隶书”时讲的,而且只是半句话,全句为,“隶书者,篆之捷也,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其中的“楷法”不应指“楷书”,而应解释为规范、法度。《四体书势》是讲“古文”、“篆书”、“隶书”和“草书”四种书体,根本没有涉及到“楷书”。更不会说着隶书时,突兀冒出一句讲楷书的话。卫恒的这句话是说,“隶书比篆书写起来快捷方便,上谷(地名)人王次仲曾作过规范统一的工作。”“楷法”一词是针对隶书而言的,因当时隶书初创不是太久,人们随意而书多失于规矩,王次仲为之整齐规范。这在古人著述里也有过表述和交代,如南朝时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中说:“上谷王次仲,后汉人,作八分(指隶书)楷法。”唐朝的张怀瓘《书断》中引王愔的话:“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东汉章帝年号)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其中所说“楷法”,都是指规范隶书而言。
  将这句话误解为“王次仲创立楷书”之说,亦非源于今人,早在宋朝佚名的《宣和书谱》一书中就衍误其说“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是也。人既便之,也遂行焉。”于是乎王次仲成了创立楷书的人,而且讹误至今。
  还有一有力的佐证,建初是汉章帝的年号,在公元之初,当时楷书一体还没有产生,楷书的产生是其后百来年的事。至于王次仲其人,有的记载说是秦始皇时人,并带有志怪色彩,不足为凭了。本文的宗旨不是说“楷书”一名称谓对与不对,只是说“楷书”一名由来有误。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是由魏晋开始流传,书体架构严谨、端正整齐

。楷书书写重纵势,要善于利用毛笔丰富的弹性、锋芒,才能表现出

点墨的优美;其碑帖众多,自魏晋以来,历代名家都有佳作,除了在

民间普遍使用外,更是官家文书的标准。所以初学书法宜从平稳的楷

书下手,立下基础,再求其他的变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楷书的来历,急!!!
一、楷书的由来 楷书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始于汉末,流行于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时期,按照时期划分,可以分为魏碑和唐楷。1、魏碑是一种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书体,其中常带有汉朝隶书的写法,楷书性质并不成熟,所以造成了百花齐放的场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

楷书的来历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是由魏晋开始流传,书体架构严谨、端正整齐 。楷书书写重纵势,要善于利用毛笔丰富的弹性、锋芒,才能表现出 点墨的优美;其碑帖众多,自魏晋以来,历代名家都有佳作,除了在 民间普遍使用外,更是官家文书的标准。所以初学书法宜从平稳的楷 书下手,立下基础,再求其他的变化。人们...

楷书的起源来历造字法
我们今天所写的楷书,又叫正书、真书。由王次仲首创。王次仲,名王仲,字次仲。东汉书法家。(一说秦书法家。)东汉上谷郡沮阳县(今河北省怀来县大古城附近)人。东汉末年蔡瑁《劝学篇》中说:“上谷次仲,初变古形”。《晋书·卫恒传》:“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王愔《文字志》说:“王次仲始以...

楷书的使用时期或来历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

楷书的来历?
楷书是中国汉字书法中的一种,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在汉代初期,隶书是主要的书写体系,但由于隶书较为繁琐、笔画复杂,用于日常记录和书写时不太方便。因此,后来有人将隶书进行了简化和规范化,逐渐演变出楷书。据史料记载,楷书最早的流派是东汉时期的颜真卿所创,他倡导「以法度为体,从简以得神」...

一个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
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始于东汉。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的名家很多,创造出许多有代表性的字体。如“欧体”(唐·欧阳询)、“虞体”(唐·虞世南)、“颜体”(唐·颜真卿)、“柳体”(唐·柳公权)、“赵体”(宋元·赵孟頫)等。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

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来历
金文是秦以前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小篆是秦统一全国后由李斯创立的全国统一的文字,隶书产生于汉代,是为了书写快捷而由篆书基础上产生的,楷书则产生于魏晋时期,行书、草书比楷书稍晚些,产生于晋代,书写更加流畅快捷。

汉字的演变过程资料
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从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甲骨文产生至今,汉字字体发展经历了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古文字阶段可分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四个阶段。 今文字阶段可以分为隶书、草书、楷书等几个阶段。汉字字体演变史:1、甲骨文 甲骨文...

一些汉字的来历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

楷书四大家是谁?
3、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今陕西铜川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后世以「颜筋柳骨」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唐朝柳公权(柳体)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