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兴奋或抑制时都有电位变化吗?是怎么变化的

我遇到了一个问题,老师说是会变化的……

神经兴奋或抑制时有电位变化。

神经兴奋或抑制时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反之称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

静息的时候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外钠内钾)。当受到刺激后,细胞膜上少量钠通道激活开放,钠离子顺着浓度差少量内流,膜内外电位差逐渐减小,产生局部电流。当膜内电位变化到达阈电位时,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膜电位发生去极化(去极化就是从-XXmV向0mV的方向变化),激发动作电位。随着钠离子的进入,外正内负逐渐变成外负内正。从变成正电位开始,钠离子通道逐渐关闭,钠离子内流停止,同时钾离子通道激活开放,钾离子从细胞内流到细胞外,膜内少了钾离子,变得不那么负了,膜电位逐渐减小,恢复到静息电位(即外正内负)的水平,由于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膜是外钠内钾,此时却是外钾内钠,所以这时钠-钾泵活动,消耗ATP把钠离子泵出,钾离子泵回,恢复了静息状态。此时完成一个动作电位的产生。 


动作电位的形成条件:钾离子涌出细胞膜

①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膜外,而细胞外钠离子、钙离子、氯离子高于细胞内,这种浓度差的维持依靠离子泵的主动转运。(主要是钠-钾泵(每3个Na+流出细胞, 就有2个K+流入细胞内。即:Na+:K+ =3:2)的转运)。

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例如,安静时主要允许钾离子通透,而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时又主要允许钠离子通透。

③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15
静息的时候外正内负 ===我粘贴~
(外钠内钾)。当受到刺激后,细胞膜上少量钠通道激活开放,钠离子顺着浓度差少量内流,膜内外电位差逐渐减小,发生局部电位。当膜内电位变化到达阈电位时,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膜电位发生去极化(去极化就是从-XXmV向0mV的方向变化),激发动作电位。随着钠离子的进入,外正内负逐渐变成外负内正。从变成正电位开始,钠离子通道逐渐关闭,钠离子内流停止,同时钾离子通道激活开放,钾离子从细胞内流到细胞外,膜内少了钾离子,变得不那么负了,膜电位逐渐减小,恢复到静息电位(即外正内负)的水平,由于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膜是外钠内钾,此时却是外钾内钠,所以这时钠-钾泵活动,消耗ATP把钠离子泵出,钾离子泵回,恢复了静息状态。此时完成一个动作电位的产生。
也许这部分比较复杂,但对于理解信号传递是一个前提

然后解决在膜上的传递:
信号在细胞膜上的确是双向的传递,但不存在你说的同一点上一直兴奋,除非你在某一点持续给与刺激。传递是依靠局部电流传递的。刚才说过静息部位莫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兴奋部分膜内为正,膜外为负,那么兴奋部分和其相邻的两个静息部位存在着电位差。膜外的正电荷由静息部位向兴奋部位移动,膜内的负电荷由兴奋部位向静息部位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在膜内,兴奋部位相邻的静息部位的电位上升,在膜外,兴奋部位相邻的静息电位下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又触发相邻静息部位膜发生动作电位,继而继续向两边传递。所以传递是双向的

简图,根据物理原理,电荷由正流到负,所以膜内电流从兴奋向两边的静息部位流,产生局部电流,向两边传递

静息 兴奋 静息
+++++----++++++膜外
-----++++------膜内

需要补充的是,它仅仅在同一个细胞上是双向传递的,但在整个神经兴奋的传递过程中,总的来说兴奋是单项传递的,因为有突触这个结构存在,突触使得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
第2个回答  2020-02-13
兴奋主要由Na+大量内流引起,(在肌肉组织中Ca2+也起调节作用)膜内电位升高,内正外负:抑制由Cl-内流引起,膜内电位降低。

神经兴奋或抑制时都有电位变化吗?是怎么变化的
神经兴奋或抑制时有电位变化。神经兴奋或抑制时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反之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静息的时候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外钠内钾)。当受到刺激后,细胞膜上少量钠通道激活开放,钠离子顺着浓度差少量内流,膜内外电位差逐渐减小,产生局部电流。当膜内电位变化到达阈电位时,钠...

神经冲动在突触部位的传导是
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A、神经冲动在神经...

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
位于感觉细胞和运动细胞之间,每个种经细胞都有丝状突起,联合成网,组成网状神经系统,它们专门执行着传递兴奋的功能。由此可见,水熄已经具有了高等动物的反射弧的雏形,这也是神经系统的最初形态。 在网状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之间没有突触连结,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原浆性的,没有神经节,没有中枢,因而神经细胞的兴奋,可以向任...

为什么成年人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出现上牙咬住下牙而且第二天早上起来会...
睡觉磨牙由咀嚼肌的持续收缩引起,而咀嚼肌的运动又受三叉神经支配,所以凡是能影响到三叉神经和咀嚼肌的因素,都可以引起睡觉磨牙。多见于儿童,与多种因素有关: 1)精神过度兴奋紧张 入睡前玩耍过度,过于激动或疲劳,或受了惊吓,不安和焦虑,或学习紧张,使其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失去平衡,诱发咀嚼肌的运动发生一时性...

人为什么会晕车,晕车药吃了会有什么症状?
如汽车转弯,飞机作圆周运动),角加速度作用于两侧内耳相应的半规管,当一侧半规管壶腹内毛细胞受刺激弯曲形变产生正电位同时,对侧毛细胞则弯曲形变产生相反的电位(负电),这些神经末梢的兴奋或抑制性电信号通过神经传向前庭中枢并感知此运动状态;同样当乘坐工具发生直线加(减)速度变化,...

神经冲动传导中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是怎样的?
以静息电位为准,若膜内电位向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称为超极化;若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去极化;细胞发生去极化后向原先的极化方向恢复,称为复极化。从生物电来看,细胞的兴奋和抑制都是以极化为基础,细胞去极化时表现为兴奋,超极化时则表现为抑制。(2)静息电位的产生原理:“离子流...

高中生物 为什么A错?不要给我网上的答案。兴奋不是能传过去吗?有偏转吧...
根据题目的表述,肌肉应该为效应器,电流表位置在传出神经上。如题所述刺激肌肉,不会刺激到神经产生兴奋感,具体原因如图所示。传出神经与效应器是通过突触连接的,通过分泌神经递质使肌肉产生收缩。因此刺激肌肉不会导致传出神经兴奋,电流表也就不会发生偏转。只要神经上有电流传递,电流表一定会发生两次...

比较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传递原理的异同
1、兴奋性突触:兴奋性突触是去极化性质的电位增加,可因多次兴奋性突触的活动而发生的总和,在超过阈值时,即产生动作电位。2、抑制性突触: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因为其超极化和离子透性的增大而引起的短路效应,使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去极化减少。三、神经递质不同 1、兴奋性突触:神经冲动传递到突触前神经...

...抑制性递质能引起下一神经元电位变化,但电性不变,所以不会引起效应器...
兴奋性递质会使突触后膜发生Na+内流,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产生动作电位即兴奋 抑制性递质会使突触后膜发生负离子(如Cl-)内流,内负外正变得更加内负外正,更不容易兴奋,即抑制。所以说可以引起后膜电位变化,但是电性不变,即还是内负外正。

请问生物中神经冲动、兴奋、抑制三者的关系
神经冲动包括兴奋型神经冲动和抑制型神经冲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