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

如题所述

一、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学习迁移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生的,它会受到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一)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不同的学习对象具有共同因素,是学习迁移发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共同因素是指学习对象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两种学习之间所包含的共同要素越多,迁移也就越容易产生。在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中也是这样,学习内容方面的共同要素越多,需要运用的相同原理越多,则正迁移现象就越明显。(二)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共同因素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它只是迁移产生的前提,但不是惟一的条件。根据概括化理论,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概括出两种学习存在的共同原理,也就是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原有的知识经验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也越大,效果也就越好。反之,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越低,迁移的范围就越小,效果也就越差。(三)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基本概念原理,并不意味着学习迁移即由此发生,只有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迁移作用。因此两种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也是迁移发生的基本条件。(四)智力水平(五)定势心理定势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是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对后继学习活动能产生影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心理定势对学习迁移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它反映出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和前后一致性。定势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妨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利于智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心理活动表现出惰性,显得呆板,而不利于适应环境,有碍于解题的速度和灵活性。 二、教学方法是获得学习迁移的主要手段学生习得的原理或技能应用于新情境中的迁移能力不是自动发生的,而是通过教学实现的。要想使学生当前的学习对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及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地促进学习的正向迁移。(一)改革教材内容,促进学习迁移各科教材都有基本概念、原理和逻辑结构,这些内容的组织形成教材体系。教材内容体系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率、知识的质量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兼顾科学知识本身的性质、特点、逻辑系统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状况及年龄特征,还 要考虑教学时数以及教法上的要求,以保证教材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性。根据同化理论,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是决定新的学习与保持的最重要因素。为了促进迁移,教材中必须有那种具有较高概括性、包容性和强有力的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布鲁纳认为这样的概念和原理应放在教材的中心。奥苏伯尔指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可以产生新知识,有利于知识的运用。这种结构必须适合学习者的能力。这需要每一个知识领域内有造诣的教材教法专家和心理学家以及教师们的通力合作,尽可能编写出适合学生能力的最佳结构的教材。(二)从教材的呈现程序方面促进迁移。有利于学习迁移的教材在体系组织上应体现以下要求:1、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依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教材的呈现或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符合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细节的顺序。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表明:人们在接触一个完全不熟悉的知识领域时,从已知的较一般的整体中分化细节,要比从已知的细节中概括出整体容易一些‘。人们关于某一学科的知识在头脑中组成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最具有包容性的观念处于这个层次的顶端,它下面是包容范围较小和越来越分化的命题概念及具体知识,因此,根据人们认识新事物的自然顺序和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组织顺序,教材的呈现也应遵循由整体到细节的顺序。2、融会贯通,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依据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概念之间、原理之间、知识的前后连贯与单元纵横之间,应体现出向在的关系和联系。在呈现教材时,除了要从纵的方面遵循由一般到具体不断分化的原则以外,还要从横的方面加强概念、原理、课题乃至章节之间的联系。实际上,许多教学内容是彼此依赖的,前面的知识没有学会,后面的教学就不能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努力探讨观念之间的联系,指出它们的异同,消除学生认识中表面的或实际存在的不一致之处。3、教材组织系列化,确保从已知到未知依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教材组织应由浅人深,由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实现迁移的重要条件是已有知识与新课题之间的相同点,因此教学次序要合理,尽量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复习旧的,知道新的。前面的学习是基础和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发展和提高。知识可以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还可分成若干小步子,让后一步的学习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之上,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提供固定点。组织好的教材程序本身,就可以起到“组织者”的作用。最佳的序列要反映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现不断分化和融会贯通的原则,还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技能发展水平。教师选择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也有利于促进概念、原理的学习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0
■ 迁移与教学 ■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特点(相同要素说);
2、原有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情境性理论);
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
5、学习策略的水平;
6、智力与能力;
7、教师的指导。
【促进学生有效地迁移】
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2、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
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意识;
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迁移。
(4)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要使学习产生迁移且因迁移而产生积极的结果,还需要克服思维品质中的消极因素,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5)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结合实际学科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掌握,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迁移...

教学中如何有效促进正迁移
1、利用类比的方法,加强新旧知识的迁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迁移类比的能力,对先前学习的知识与后学习的知识进行类比。2、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迁移,要求教师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结构来处理教材和重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完成学习...

简述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习迁移的发生。
(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①精选教材,提高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水平;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突出知识的组织特点。(2)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①教学过程中应当按照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细节的顺序,渐进分化;②应当注意将各个内容综合贯通,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③依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学过程应由...

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
在教学中促进迁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强调核心概念和原则:教师应该注重教授核心概念和原则,而不仅仅关注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不同的情境和问题中。2. 提供多样化的练习: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不同类型的练习和任务,以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可...

试结合教学实践,淡谈如何有效促进迁移。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宏观上,教学中应将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并依此进行教学。微观上,应...

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1)精选教材 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而每一间学科中的基本知识(比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能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迁移价值较大。(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

谈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
增加感性认识。(5)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首先要善于把各种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同时,要把教师的指导与学生自己的总结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迁移的意识性,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

简述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策略。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许多研究证明,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同时它们又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迁移意识。(5)防止负迁移的发生。在教学中,负迁移会...

简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如下:1、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的优化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基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内在逻辑,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

试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有效教学。
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了解影响迁移的条件,也要以此为根据改进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2)教师的具体做法是:第一.丰富的知识经验储备;第二.积极进行心理准各;第三.科学选择教学内容;第四.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第五.改进教材呈现方式;第六.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