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中小学的德育原则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是他们言行一致。
疏导原则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折叠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因材施教原则
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中西各国的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人们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在中外教育史上,许多教育家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代表一定的阶级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德育原则。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丘很重视循循然善诱人" (《论语·子罕》);对人不仅"听其言",更重视"观其行"(《论语·公冶长》);而且采取因材施教、以身作则等原则。
孟轲特别强调意志的锻炼和培养,主张一个人要有作为,须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的刻苦磨炼。
荀况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提出"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以"防邪僻而近中正"(《荀子·劝学》)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是中国古代德育的重要原则,
《学记》早就指出"禁于未发之谓豫"。后来(见程颢、程颐)也说"以预为先"
朱熹主张知先行重,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熹语类辑略》)
王守仁在儿童教育方面,要求教育要顺应儿童的性情,像时雨春风之于花木一样,"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明清之际的
王夫之、颜元、戴震等反对宋明理学,都强调实行、实用等实践原则。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很重视道德和道德教育,他针对当时诡辩派的言行不一,崇尚空谈,提出了"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主张心口一致,表里如一的原则。古希腊哲学家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就是美德",但他反对教给学生现成的道德知识,主张通过师生问答、争辨,启发学生自己从问答中得出结论,作为德性涵养的原则。17世纪英国教育家J.洛克提出"自然后果"原则,强调受教育者在自己的行为后果中自动对行为加以调节,反对教育的外力干涉。这条原则,后来被法国思想家J.-J.
卢梭、英国教育家 H.
斯宾塞和意大利教育家M.蒙台梭利所采用。18~19世纪,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倡导爱的教育,他在
《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里描述葛笃德本着"慈母之心"教育孩子,使儿童受到感动。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提出寓教育于教学之中,称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他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20世纪,美国教育家J.
杜威强调从学校的社会化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的原则,反对设置道德课程进行直接道德教学,主张德育中批判的、探讨研究的精神,强调在教学中发现什么是正确的,而不是习惯于一套已知的道德原则。杜威的这个思想,对现代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学校中的德育仍产生着影响。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柯提出的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以及结合生产劳动进行教育等都是
社会主义社会学校进行德育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中国现在学校德育的原则,是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德育的性质、任务,在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包括教育史上有益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力求反映学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现在教育界比较公认的德育原则有:共产主义方向原则,知行统一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集体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育影响连贯性和一致性原则,以身作则原则等。
德育原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贯穿于整个思想品德教育的始终。德育原则不是凝固不变的,它将随着人们对德育过程规律认识的加深和教育实践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和发展。
学校的德育原则
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
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对学生的德育要同实现
共产主义理想联系起来。
这一原则体现了我国德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德育原则的根本标志。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原则,它集中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阶级性质和培养年轻一代的根本要求,是学校进行德育的政治方向和根本保证。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能否沿着共产主义方向前进,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这一原则要求德育工作必须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首先,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必须以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其次,教师在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具有科学性。一方面,教师要以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方法要具有科学性。再次,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结合时代的特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最后,要把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方向的教育与学生日常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知行统一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言行一致的人。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知行统一是这一原理在德育中的具体应用。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们的正确认识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思想品德构成的要素中,知和行是最基本的要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没有正确的认识,行动往往是盲目的,甚至会出席错误的行为,而正确的认识如不能在行动中体现出来也就是言行不一。只有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首先,要组织学生系统地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和道德规范。使学生能对社会、对人生、对道德有一个正确的看法。掌握明辨是非的标准,以指导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其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训练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中包括学习实践、生产劳动、社会公益活动、文体活动、科技活动等。使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深化认识,增加情感体验,磨练意志,养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行为习惯。最后,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教师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对学生影响非常大,教师以身作则,并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教育学生,能比言教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的言行一致,对学生知行统一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正面教育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以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启发自觉,指明方向,从提高认识入手,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这一德育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要求。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的主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开拓性人才,而不是驯服的奴仆。同时,这条原则也符合对中小学生教育的特点,在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时,不能靠压服,更不能讽刺、挖苦、体罚学生,而要耐心细致地正面说理,要更多地采取积极引导的方法。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的同时,也要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首先,坚持正面启发,积极疏导。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其次,要以正面的榜样和事例教育学生。以表扬、激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最后,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处于发展中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非常大,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必须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把耐心说服和合理的规章制度结合起来,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效力。
折叠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尊重、信任学生与逐步对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他们的人格,信任他们的力量和能力,相信他们能够自力自理;严格要求,就是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人都具有自尊心,只有受到尊重和信任,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从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中增强了自信,从而成为思想转化的内部动因和催化剂。如果对他们不尊重、不信任,而是歧视、侮辱、压制,那么就会造成学生"视学舍如囹圄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因此,尊重、信任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也是教师的教育态度问题。
教师只有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育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但尊重、信任学生必须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热爱、尊重学生,必然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爱中有严,否则就会变成娇宠护短,放任自流;严格要求,必须以尊重、热爱为前提,严源于爱,否则会变成无理、无度。因此,严格要求与热爱、尊重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对我们所不尊重的人,不可能提出更多的要求,当我们对一个人提出很多要求的时候,在这种要求里也包含着我们对这个人的尊重。"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首先,教师要热情关怀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因为尊重、信任是教育学生的基础。尤其是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用爱心来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教师只有热爱、尊重、信任他们,才能激起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使他们不断进步。其次,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适当。要求合理正确,是指要求要合乎道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切合实际令人信服;要求明确,是指德育要求易于被学生掌握,便于记住和履行;要求适当,是指要求严得合理,是学生可以做到的。如果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或是无理要求,都会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最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必须坚持贯彻到底。在贯彻执行对学生的各项要求时,要督促学生完成,不能迁就、姑息、朝令夕改和放任自流,否则各种要求就会失去教育力量,教师也会失去教育威信。
集体教育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学生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良好的学生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
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共产主义接班人,共产主义的道德核心是集体主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必须依靠集体,通过集体来实现,集体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最佳环境。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集体教育原则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教育作用。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首先,要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教师要确立集体的奋斗目标,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积极指导学生开展集体活动,以形成健全的班集体。其次,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教师要把集体当作教育的主体,先向集体提出要求,然后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体,其中最重要的是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并通过学生干部,把教师的教育意图转变成集体的要求。同时,要让每个学生参与集体的活动与管理,增强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形成集体的凝聚力,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最后,要处理好学生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教师要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要在集体教育的基础上,抓紧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在集团中,既有集体的活动与交往,又有个人的独立思考和个别活动,使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中,要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在于他们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即积极的战胜消极的,正确的战胜错误的。当然,这两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以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运用矛盾的转化,促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使缺点、落后的因素转化为优点、进步的因素。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首先,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生。全面了解和评价学生是正确教育学生的前提。对学生既要看到他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他消极的一面,无论对优秀学生还是后进学生,都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发扬长处和克服不足,使他们健康地发展。其次,长善救失,因势利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巩固发扬自身的优点来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点。教师的责任就是积极地创造使学生向优点方面转化的条件,使优秀学生更先进,后进学生不断努力进取。特别对后进学生,更要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促使他们向积极的方面转化。最后,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修养水平。学生的进步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教育,但主要靠他们的自我教育、自觉努力。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善于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善于自觉进行反思与反省,严于解剖自己,开展必要的思想斗争,自觉进行道德自律和道德修养。
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中,教师应对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步调一致,并且有计划、有步骤、系统连贯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首先,要统一学习内部的教育力量。按照德育任务,向学生提出统一要求,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其次,要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主动与各方面加强联系,共同讨论研究教育学生的问题并取得教育要求上的一致性。最后,要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