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下”为什么是敬称?

如题所述

见到尊贵的朋友,不敢看你的脸,只敢看你的脚下,就是低头的意思,所以表示敬称。

“足下”是一个敬辞,下对上或者同辈之间都可以尊称对方为“足下”,意思跟今天的“您”相近。

1、《战国策·燕策》中收录有投奔赵国的燕国大将乐毅回复燕惠王的一封信,开篇就写道:“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斧质”是古代一种酷刑,将人放到砧板上,用斧头砍死。

乐毅这段话的意思是:臣不才,不能遵循燕国先王的教诲,来顺应大王您左右官员之心,恐怕犯下斧质之罪,这样既伤害了先王的英明,又有害于足下您的仁义,因此遁逃投奔了赵国。乐毅是臣,燕惠王是君,这是“足下”之称用于下对上。

2、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公子重耳曾因宫廷内乱流亡在外十九年,大臣介之推一直跟随着他,辅佐他,重耳回国当了国君之后,对有功之臣大行封赏,介之推却功成身退,与老母亲隐居深山。

晋文公派人去找他,请他出来做官,介之推就是不肯出山,最后,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想用这个办法逼他们母子出山。结果,介之推母子二人烧死在一棵大树下。

文公对此后悔不已,另人砍下此树,做了一双木屐。穿上木屐时,常低着头,望着木屐哀叹:“悲乎,足下!”(悲痛啊!脚下!)

后来,“足下”一词就由追忆友人、缅怀友人变成对友人的敬称了。

扩展资料

足下近义词:

阁下

意思:是指对人的尊称、敬辞、称对方,多用于书信中;也指有显赫的地位、尊严或价值的人,用作对某些高级的显要人物(国家的统治者、大使、总督)的尊称或称呼;泛指对人的敬称。

出处:唐·白居易《与刘苏州书》:“阁下为仆税驾十五日,朝觞夕咏,颇极平生之欢。”

译文:阁下为自己驾车十五天,早上唱歌晚上咏诗,简直是平生最快乐的日子。

陛下

意思:对帝王的尊称。

出处:战国刘向等人《战国策·燕策》:“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

译文:秦舞阳奉上地图匣子,依次进献给陛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足下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4

足下一词,虽然和脚有关系,但词意并不是将朋友踩在脚底下,而是取其睹物思人,感怀昔日之情,而衍生出对朋友敬称之意。

足下典故:

春秋时代,晋国的晋献公因为宠爱骊姬,导致太子申生自杀,另外的两个儿子重耳与夷吾则逃亡异乡。重耳在北方游牧部落生活了十二年,后来又回到中原,寻求各国的帮助,恢复祖国。重耳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一群人饥寒交迫地来到卫国。没想到,卫文公让重耳吃了一个闭门羹。

此时,重耳正因长期营养不良而患上感冒和高烧。重耳喃喃呓语着想喝一碗肉汤。但是,随行的人一样也两袖清风,上哪儿去筹钱买肉呢?忠心耿耿的介子推一咬牙,就把大腿上的肉切掉,煮了热汤,用重耳喝了下去,不料痊愈了。重耳等人还继续旅程,到达了齐国,并获得齐桓公的支持。

经过十九年的流放,重耳等人终于回到了晋国,登上了王位,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文公执掌政权后,要之前随同流亡的臣子们,说说自己的贡献,再来论功行赏。看到众人自我吹嘘、争相邀功的嘴脸,介子推非常厌恶,介子推从头到尾一句话也没有说,晋文公也没有想到介子推。

介子推失望之馀,带著母亲退隐山林。有人为他打抱不平,晋文公才想起了他的恩泽,急忙派人寻访。然而,介子推对名利漠不关心,无论如何都不肯下山受赏。有人向金晋文公提出建议,放火烧山,迫使介子推下山。

然而,并没有想到,大火熄灭后,找到了抱著一棵树被活活烧死的介子推与母亲。悔恨不已又伤心欲绝的晋文公,除了命人厚葬介子推母子之外,并将这棵树砍下来,制成一双木屐,每当晋文公穿著这双鞋,就想起那段患难与共的往事,不由得慨叹:“悲乎足下!”(选自《异苑》)


扩展资料:

足下近义词:

1、阁下

拼音:gé xià

意思:是指对人的尊称、敬辞、称对方,多用于书信中;也指有显赫的地位、尊严或价值的人,用作对某些高级的显要人物(国家的统治者、大使、总督)的尊称或称呼;泛指对人的敬称。

出处:唐·白居易《与刘苏州书》:“阁下为仆税驾十五日,朝觞夕咏,颇极平生之欢。”

译文:阁下为自己驾车十五天,早上唱歌晚上咏诗,简直是平生最快乐的日子。

2、陛下

拼音:bì xià

意思:对帝王的尊称。

出处:战国刘向等人《战国策·燕策》:“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

译文:秦舞阳奉上地图匣子,依次进献给陛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足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阁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谈文化词语
原来,“足下”一词来源于历史故事。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公子重耳曾因宫廷内乱流亡在外十九年,大臣介之推一直跟随着他,辅佐他,重耳回国当了国君之后,对有功之臣大行封赏,介之推却功成身退,与老母亲隐居深山。晋文公派人去找他,请他出来做官,介之推就是不肯出山,最后,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想用这个办法逼他们母子出山。结果,介之推母子二人烧死在一棵大树下。文公对此后悔不已,另人砍下此树,做了一双木屐。穿上木屐时,常低着头,望着木屐哀叹:“悲乎,足下!”(悲痛啊!脚下!)后来,“足下”一词就由追忆友人、缅怀友人变成对友人的敬称了。
“开始对尊长,包括对国君或帝王都可尊称‘足下’。如《战国策·燕策一》:‘(燕)王曰:‘如是足矣。’(苏代)对曰:‘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后只用于敬称同辈为足下。”
类似的尊称在古汉语中还有一些,像“殿下、陛下、阁下、麾下、膝下”等,在这些词的构成中都有词素“下”,也都是尊称,单从字面上很难理解,“陛下”者,台阶下面也,怎么能用来称呼皇上呢?这些词的构成与我们的民族习惯不相一致,在汉民族的心目中,一般是“上”表敬,“下”表谦,“臣下,在下、门下、下官”等词都是谦称;而用来称呼尊者或贵重东西的词多含有词素“上”。比如“皇上、圣上、上将、上司、上级、上宾(上客)、上户(旧时指富户)、上房(正房)、上座(最尊贵的座位)”等。因此,像“陛下、殿下、阁下、麾下、膝下”这类词,其词义仅从构成成分的常用义是难以推求出来的,因为它们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
古代皇帝在皇宫召见大臣时,群臣只能站在台阶的下面,没有皇帝的指令,不能到台阶上面去。大臣向皇上启奏事情时,先说:“启奏陛下”,就是请台阶下面的侍者转告皇上的意思,为的是不直接打扰皇上本人,后来,“陛下(台阶下面的人)”就成为对皇上本人的尊称了。
古代侯王或皇太子在宫殿里会见群臣,大臣进言时,要先说“殿下”,意即请诸侯或皇太子手下的侍从人员转告,“殿下”借指诸侯王或皇太子。后来,“殿下”一词也成为对他们的尊称了。
古代三公皆有阁,所以“阁”用来借指有一定地位的人,跟这些人说话时,要先说“阁下”,也是请他手下的侍从转告之意,唐代以后,平辈之间亦可称对方为“阁下”,现在则多用于外交辞令。“麾下”是指古代对将帅的尊称,“麾”是古代用于指挥军队的旗帜,借指将帅,部下言事时先说“麾下”也是请他手下的侍从转告之意。
上面我们谈到的这些词语,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像这样的词语,我们称之为文化词语。每一种语言中都有独具民族色彩的文化词语,汉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积累深厚,自然汉语中的文化词语就相当多。由于文化词语所蕴含的文化、历史、生活、习俗等皆高度浓缩欲构词成分当中,因此,如果仅仅着眼于字面上的分析,要想直接找到字面义与词义的联系很难,而一旦将文化词语置于它所赖以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背景当中,字面义与词义的联系则一目了然,令人豁然开朗。
汉语的文化词语,依据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六类:
第一类是源于古代传说的。
比如“影射”一词,传说古代有一种动物叫“蜮”,它口含沙粒藏在岸边的水中,待有人经过时,它就喷出嘴里的水和沙子,如果这些东西射在人身上或人的影子上,人就会生疮得病。因此,“影射”和“含沙射影”这两个词语都源于“蜮含沙射人影”这个传说,现在都用来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斧正”“矛盾”等词语也属于这一类。
第二类是源于历史故事的。
比如“下榻”一词,《后汉书·陈蕃传》上说,东汉人陈蕃为人耿直,为官清廉。他做乐安太守时,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读书人周缪,对前几任太守的邀请一概拒绝,对陈蕃则特别客气,二人交往甚密。陈蕃还“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专门为周缪准备了一张矮而狭长的床,周缪走后,就把床挂起来。等周缪再来时,把床再取下来供他用。由此形成“下榻”这个词。“下榻”,本来是“取下榻(床)”的意思,即要留客住宿。现在这个词就指住宿,多用于书面语或外交场合。源于历史故事的词语很多,本文开头谈到的“足下”一词就属于这一类,此外还有“鸿沟”“抗衡”“东道主”“染指”“孺子牛”等等。
第三类是出自古代诗文的。
比如“乔迁”这个词就源于《诗经·小雅·伐木》,这首乐歌是描写贵族宴请朋友的,前四句是:“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其中“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是说从深谷中飞出来,迁到高大的树上去。由此形成“乔迁”一词,“乔迁”即迁于乔木也,迁到高大的树上去,后用“乔迁”比喻迁居到更好的地方或官职升迁。院于古代诗文的词还有“推敲”“桃花源”等。
第四类是源于社会环境和生活习俗的。
比如我们现在把在一起生活或工作的同伴称为“伙伴”,为什么呢?因为古代兵制,五人为列,二列为一火。就是十人共用一火(炉灶)做饭,共用一火做饭的人都称为“火伴”,后来,词素“火”受词素“伴”的影响,偏旁类化,变成“伙”,形成“伙伴”一词。又比如吃饭时夹菜用的筷子,在古代汉语中叫“箸”,因为它与“停住”的“住”同音,所以南方船家忌讳这个“箸”字,认为它不吉利,于是将“箸”改为“快”,又因为筷子多是用竹子做的,于是加个形旁“竹”,变成“筷”,受汉语双音化规律的制约,又加上一个后缀“子”,变成双音节词“筷子”。“青史”“书香”(书中放置芸香草,以防虫蛀),还有本文前面谈到的“陛下”“殿下”一类的词,也都属于这一类。
第五类是源于人名泛化或者专业名词普通化。
所谓人名泛化就是由特指某一个人变为泛指某一类人。比如“阿Q”本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他受了屈辱时,不敢正视,反倒自己安慰自己,说自己是“胜利者”,现在“阿Q”成了精神胜利者的代名词了。又如“红娘”本是《西厢记》中小姐崔莺莺的侍女,因为她促成了莺莺与张生的结合,所以现在用“红娘”指那些促成别人美满姻缘的人们。“诸葛亮”本是三国时期辅佐刘备建立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现用来指称足智多谋的人。由人名泛化形成的文化词语还有“包公”“西施”“曹操”等。专业名词普通化即专业术语变成一般语词,比如“马后炮”“将军”是象棋术语,后变为一般语词,“马后炮”用以比喻不及时的举动,“将军”比喻给人出难题,让人为难。“下海”原是戏剧界专业名词,旧时戏院称观众的座位为池子,称舞台为海子,演员正式登台演出叫“下海”,现在“下海”变成一般语词,指经商。“跑龙套”“卖关子”等也属于这种类型。
最后一类是源于宗教的。
道教是在中国汉民族文化的土壤上土生土长的,汉语词汇中源于道教的词语很多,像“仙境、灵丹、道德、羽化(本指长出翅膀,借指飞升成仙)、气功”等等。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开始传入我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对汉语词汇产生过重大影响,汉语词汇中有一批源于佛教的词语,像“刹那、罗汉”等。这些是音译词语,又如“圆满、觉悟、法宝、红尘、方便”等,这些都是意译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15

现在我们在职别上,其实在看古书或者看电视的时候,会出现一些称谓,我们总是好混淆,比如说殿下、陛下、阁下、足下、麾下,他们的层级关系又是什么呢? 称谓 古代 殿下 陛下 尊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