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概况?

如题所述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历史大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确立。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在以下方面:

(1)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2)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

(3)文化上: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2、比较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异同

(1)相同点:①都有扩大地盘、掠夺人口的目的。②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在影响上,都是大吞小、强凌弱,减少了诸侯国数目,加速了奴隶制瓦解和促进了封建制形成。同时不可避免给人民生活、生产造成巨大破坏。

(2)不同点:①战国兼并具有封建兼并战争性质,而春秋争霸仅是奴隶主大国争霸战争。②春秋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而战国兼并战争在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后,导致一个封建大帝国产生。

(3)诸侯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各民族逐步融合,人民都渴望统一,这样就形成统一的趋。

3、比较春秋改革和战国变法的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根本原因

(1)不同:春秋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内容为任用贤才,改革内政、生产、军事;特点是在维护旧制度前提下进行。战国变法的目的是建立、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完成统一;内容为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实现中央集权;特点为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

(2)原因:生产力水平不同。春秋时期,奴隶制仅仅开始瓦解;战国时,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阶级力量增强。

4、对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

(1)老子政治思想的实质及影响: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面对着变革的社会,他的主张实质上代表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尽管当时没有统治者会采纳他的政治主张,但他的思想在后世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社会动荡之后(特别是在西汉初,其思想一度成为统治思想),社会需要休养生息,老子的无为思想为经济的恢复,社会的安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无为思想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消极的一面。

(2)如何认识孔子的阶级实质:

教材有言,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面对着社会的变革,显然孔子同老子一样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所以孔子周游列国,没有一个国君采纳他的主张,最后郁郁回到鲁国,安心教书育人。

(3)如何评价墨家思想:

墨家反映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主张兼爱非攻有进步的一面,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在阶级社会无法实现。

(4)孟子思想的实质及地位:

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其根本目的不是为百姓考虑,是为统治者长治久安计,他的主张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但是面对着你死我活的兼并战争,如何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孟子的思想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司马迁评价孟子说“迂远而阔于事情”。孟子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后世“民本”思想的重要来源。

(5)如何认识荀子的唯物思想:

物质决定意识,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反映在荀子思想中便产生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思想。这种思想也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但这也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古代社会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当与此有关。

(6)辩证分析法家的思想及地位:

韩非子的思想:历史向前发展,今必胜古,主张按现实需要变革;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其思想敢于直面大变革、大动荡的社会现实,顺应了统一的趋势,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巩固,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所以在各家中只有法家思想在当时是最有用的,各国的改革变法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法治”过度易导致暴政,使阶级矛盾激化,应一分为二来评价,以后秦王朝因暴政短命而亡,说明法家思想不能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

(三)、难点知识剖析

1、运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来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从上面的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变革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原因:税收问题(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变革的社会条件:经济基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合乎秦国国情,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所在。

(2)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变法措施执行坚决,这也是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

(3)商鞅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旧势力坚决斗争。

提醒: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的表现,因此,商鞅变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道理。

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的原因

(1)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以及封建制度的确立,为思想文化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

(3)动荡的社会环境和剧烈的社会变革,使得思想界异常活跃,这迫使人们去思索,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4)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和政治上的需要,纷纷网罗人才优待知识分子,养“士”蔚然成风,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越地位,也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5)私学兴起与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才干、敢于发表自己政治观点的思想家。

(6)民族融合不断加强,使各民族文化交流扩大,丰富了中原文化。

(7)夏商周时代的成果奠定了后来科技文化繁荣的基础。

思想文化是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因此,其繁荣的原因离不开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7
一、农业

春秋时代由于处于奴隶制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极为缓慢,进行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工具与技术都与西周时期相差不多。农业生产工具仍然是以木制、石制品为主。而进行耕作的主要工具绝大部分则为木制的耒耜(一种类似于犁的农具)。青铜制的农具十分之少。据考证,仅仅在春秋末期,才在长江下游一带有过较多的铜制农具。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生产工具的落后,所以在耕作的时候仍然需要共同合作。这也是当时社会状况的真实体现。

如上所述,春秋时期的农业由于受到工具、肥水施灌等方面的限制,土地仍然需要轮休(我在浅析早周历史一文中曾简单介绍过轮休,这里就不赘述了)。《周礼》有云:"不易之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这里所说的易就是轮休的意思。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当时的很大一部分田地竟然要"休"两年之久!而那些不必休闲的田地只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

不如战国时期之后,在生产工具方面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铁器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虽然早在春秋末年就出现了铁器,但是在连铜制耕具都未广泛应用的时代,铁器的普及是没有任何基础的极其困难的。进入战国之后,农业生产上已经离不开铁器了。《孟子》一书中已经提到了铁耕,虽然当时的农具仍然以耒耜为主,但不同于过去的是在木制的耒上套了铁口。另外,一些较为先进的铁制耕具也相继出现。其中诸如锄、铲、镰等工具,现在仍然可以在广大的农户中找到它们的踪迹。可惜的是,这时在春秋时期铜制耕具就已经比较普及的长江流域却依然一青铜工具为多,并没有广泛的使用铁器,不过类型却也远多于以往。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的结果,一是增强了人们开荒的能力,使耕地的面积大幅度的增加;二是使深耕变为可能。《孟子》和《韩非子》之中都有"深耕易耨","耕者且深,耨者熟耘"的说法。着便是当时深耕已经较为普遍推行的确证。由于深耕可以减轻草害和虫害,故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另外,在云梦秦律中有"田牛"和"其以牛田"的说法,表明当时的耕作中已经开始使用耕牛来代替人力。不过从有关牛耕的具体情况在文献中记载极为少见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牛耕还并不是十分普遍。

在这一时期肥水施灌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荀子》有云:"多粪肥田,是夫众庶之事。"这里的"粪"并非是现在人们所普遍认为的"粪肥",而是指以水沤草或焚草为灰。当时的农民在夏末的时候锄去田间的杂草,等待其晒干之后再用火焚烧,之后再使其经过大雨的冲刷,从而使田地即得到了充足营养的肥料,又可以避免杂草的生长。还有一种被称为种肥的方法,据《周礼》记载,当时的人用不同种类的兽骨熬出的汁液浸泡各种农作物的种子,从而能够使作物生长的更好。这一时期的人工灌溉同样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庄子》中就已经提到桔槔这种工具的使用(一种利用杠杆原理汲水的工具,对于小面积的灌溉颇为方便),田间则普遍修建灌溉用的沟渠的水闸或者是堤防,以便于蓄水和排水的保证。另外还有许多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的修建,例如举世闻名的都江堰、郑国渠等等。

另外,由于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瓦解,田地不再由各家共耕,魏国有"行田"之制,即将土地分成小块,每一家农民可以耕种百亩左右的田地,并且除了百亩田地之外,还有小块的宅圃之地。其他各国也都有差不多的制度。小农对这些田地虽然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当时耕作却是其独立完成的。国家每年按其产量征收十一之税,故而耕作可以多劳多得。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农民对于耕种的积极性。

随着农业生产经验的丰富,也相继出现了一些有关的著作。例如《管子》中的《地员篇》以及《吕氏春秋》中《上农》、《任地》等几篇都是战国中后期农学著作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由于上面所述的种种原因,战国时期农业相对比较发达,使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增高。据李悝统计,魏国每一百亩田通常可以收获一百五十石粮食,如果是遇到大丰收则可以达到三百石、甚至六百石。这样就能为社会上提供较过去更多的剩余产品,允许更多的人不从事农业生产,从而加强了农业和手工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分工。着成为了战国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重要物质条件。
2006-7-1 00:39 回复 紫芷 59位粉丝 3楼二、手工业

春秋战国时期的手工业一般的被分为民办和官办两种。官办手工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西周时期,春秋时期的官办手工业就已经有了较大的规模。据《周礼》中的记载,当时的工种已经有"功木"、"攻金"、"攻皮"、"刮磨"等许多项。战国时期,在经营的门类、规模以及技巧等方面都有了更大的发展。除了上述诸门类之外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盐、铁、铸币以及漆器、陶器纺织等门类都成为的官办手工业不可缺少的部分。民营的手工业大约开始于春秋末期,由于产生时间较晚,各种条件不是十分完备等缘故,当时的民间的手工业并不是十分发达,一般也就不过是作为单一家庭的一种副业的纺织业。在进入战国时代之后,民营手工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连盐、铁等关系到国家的重要门类和新兴门类中也都出现了不少民营作坊。其中尤以经营冶铁者居多。例如魏国的孔氏,赵国的卓氏、郭纵等都以经营冶铁至富而闻名。

纺织业由于产生的比较早,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十分发达。从一些出土的丝织品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有构造复杂的纺织机,例如一些珍贵的锦,显然是用提花机织出的之地较厚的丝织品。另外,从很多出土的刺绣品中平绣、锁绣等技巧的运用,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织匠也大多掌握了难度较高的纺织技巧。可以说,战国时期的丝织品生产方面,无论是纺织、染色或者是提花、手绣,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

伴随着冶铁技术的出现,冶铁业也成为当时工业的一个重要门类,它大约开始于春秋末期,并且在进入战国之后发展极为迅速。从上世纪出土的一些战国铁器可以看出,当时的工人已经掌握了渗碳成钢的技艺。在战国短短的数百年中,从原始的块炼法发展为冶铸生铁进而又发展为炼铁为钢,技术进步之快,可谓罕见。可以说,当时中国的冶铁技术已经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虽然冶铁也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冶铜业依然在战国手工业中占有颇为重要的地位。不过由于铁制农具和武器的更加使用,冶铜业的产品已经转向铸造一些其他用品。例如大量的乐器,礼器以及钱币、符节、玺印、量器等。所以社会对铜的需求量并没有减少,这样就促进了冶铜业的进一步提高。当时为了更好的装饰铜器表面,工匠们在铜器的表面刻出细槽,然后再将金、银丝嵌入,形成了美观的花纹。从而使它们具有了更大的艺术魅力。

当时官办手工作坊的产品大部分直接供给消费,只有一小部分剩余产品才拿去出售,而民办则不然,它主要是为了牟利,所以最大限度的将其产品用来销售。所以民营手工业的发达又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商品,从而使商业的兴盛成为可能。
2006-7-1 00:39 回复 紫芷 59位粉丝 4楼三、商业

提起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人,大家想必还是比较熟悉的,从富甲天下的陶朱公到犒晋的弦高,再到长期把持秦国朝政的吕不韦,似乎商人在整个东周历史中都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春秋时期,在一些比较大的城市之中就已经有了专门为交易所开设的“市”。当时的民间交易仍然以以物换物为主,但是布、帛之类的东西已经作为一般等价物起到货币的作用,而真正的金属货币则出现的比较晚。据记载,当时郑国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商业比较发达,郑国商人的足迹几乎遍布天下。

上文已经谈到,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的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手工业者不须从事农业生产就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粮食,而农夫也同样的得到了一些生活必须品。由于交换的频繁,使更加多的物品成为人们交换的商品,《史记》中《货殖列传》开列出的当时市场上名目繁多的商品名称,从农产品、手工产品到矿产品、畜牧产品等物几乎是应有尽有。为了适应商业交换的需要,金属铸币开始大量使用,大约在春秋末年,晋、周等国的空首布开始流通于市场。以后又转变为小一点的平首布,后来战国的三晋和燕都使用过这种小布。不过燕、齐两国则以铜刀币为主。布和刀的发行量十分之大,其中大多数都有铸地的名称。战国中后期三晋和周还铸造过圆孔圆钱,而此时的燕、齐则铸过方孔圆钱。楚国的钱币比较特殊,是仿海贝型的铜贝,俗称"蚁鼻钱"。当时除了用铜币之外,黄金也作为货币出现,其中尤其以楚国最为突出。

在春秋时期,商人并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地位,例如在出售一些贵重物品的时候要获得官府的同意,在进入战国之后,由于商业的发展,使商人开始具有独立的经济地位。这和以前商人隶属于官府有很大的不同。战国时期有名的大商白圭根据"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准则,在掌握了有利时机之后靠贱买贵卖谋取暴利。从"言治生,祖白圭"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白圭在商人中的地位,他的话被商人们奉为信条。当时的商人已经开始经营高利贷,他们称高利贷资本为"子贷金钱",又称"倍贷"。在商业和利润的影响下,社会上的人都逐利不休,有些人甚至为利而"不避刀锯之诛"。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都受到的不断的冲击。

由于商人靠剥削农民和手工业者至富,从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国家或君主的利益,因而不少人主张"重本抑末",即对商业采取压制或打击的态度。这种态度对以后中国历史上的"重农抑商" 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总之,在发展到战国时期之后,因为农业、手工业中个体经营的加强,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经济也很快繁荣起来。
第2个回答  2013-11-27
东周一开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而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就可以称霸,先后出现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5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然而在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楚、吴、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大户,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史记�6�1六国年表》记载,战国始于前475年(周元王元年)或者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 (公元前403 年),至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战国时期,魏、赵、韩、齐、楚、秦、燕这七个诸侯强国,即战国七雄,连年征战,在军事、政治、外交各方面的斗争十分激烈。由于秦国的商鞅变法发挥了富国强兵的重要作用,秦国终于后来居上,逐一灭掉了其他六国,完成了“秦王扫六合”的统一大业,形成“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统一国家。七雄当中,为了富国强兵而竞相实行变法,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等实行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人物在外交斗争中十分活跃。战国时期,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互相促进,出现了一些著名城市。都江堰、郑国渠、鸿沟等著名的水利工程不仅促进了当时的农业,而且造福后世。在文化和思想学术的发展上,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辩家鹊起,创造了辉煌的先秦文化,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
  随着水利的兴修,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春秋中后期,各诸侯国的经济得到发展,政治形势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诸侯国内部卿大夫的势力逐渐发展起来,著名的如鲁国的三桓,齐国的田氏,晋国的六卿。他们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和瓜分公室,并互相争斗,以扩充领地。晋国的六卿争斗到最后,剩下韩、魏、赵三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周安王十一年(前391年),田民废除了齐康公,自立为国君,也得到周王的承认。三晋和田氏的胜利,宣布了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残酷政治法则。于是,以魏国的李悝改革为起点,各国争相进行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变法运动。变法的核心是将劳动者固定到土地上,以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社会文明程度的加深,使统治者对物质享受的贪欲急遽膨胀。增加剥削量的最直接的办法,是掠夺更多的土地,而掠夺土地的最便捷的途径是战争。所以,这个时期战争频繁。据统计,从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 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战争打起来,双方动辄出动几万至几十万人。西汉末年的刘向,将有关这段历史的各种资料编成一本书,取名《战国策》,从此,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战国时期。
第3个回答  2015-11-04
(1)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2)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
第4个回答  2013-11-27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也是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形成,发展,确立时期,也是从分裂趋向统一的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概况?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历史大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确立。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在以下方面:(1)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图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地图呈现出分裂、多元化的特点。各个诸侯国分散于中原地区,彼此争夺领土和人民。这一时期,地图描绘了众多的国家与丰富的地理形势,为后来的统一王朝奠定了基础。详细解释:1. 地图概况: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之间的争斗和领土的扩张,地图的制作和传播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地图主...

战国时期都有哪些国家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变革时期,诸侯国纷纷崛起。这一时期的主要国家包括上述列出的楚国、秦国等。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轨迹。随着各国实力的变化,彼此间的争斗也愈发激烈,形成了复杂的政治格局。三、重要国家详解 1. 楚国:位于现今湖北、湖南等地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背景及发展概况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系统化、哲理化的时期。春秋初至春秋末,是西周以来敬德保民思想继续发展的时期,仁、礼、法、刑、忠、孝等重要的政治思想范畴,都是这一时期提出的。儒家和道家的出现,使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进入了体系完备和内容丰富、充实的发展阶段。至战国时期,又出现了名家、法家、墨家、农家、杂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概况?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其显著特征是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确立。这段时期,生产力的飞跃主要体现在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这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北方的农业成就突出,进而引发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井田制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并通过各国变法得以确立。政治上,...

春秋战国时期基本概况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它标志着奴隶社会的逐渐崩溃,以及帝制社会的崭新起步。这一时期跨越了公元前770年至前256年,以东周的建立为标志,原位于镐京的周王朝迁都至雒邑,即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从此称为东周,之前的时期则被称为西周。东周时期被划分为两个阶段:春秋时期(公元...

春秋战国时期代国概况
=== 概括起来,只能说:代 这个地方,在 河北省蔚县 中部,春秋时期立国,大约在公元前475年,被赵国灭掉。其他情况一概不明。关于赵国的灭亡,因为涉及到大人物(赵襄子),反而有详细的记载。《吕氏春秋》说:赵简子临死前,对赵襄子(继承人)说:“如果我死了,你就穿着孝服,到夏屋山好好看...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背景是什么?结果如何?快…快啊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和军事概况 一、 时代背景西周末年,国势日下,奴隶制度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蜕.国人暴动,奴隶大量逃亡.“诸侯多畔(叛)王命”(《史记·鲁世家》)。至周幽王(宫涅)时,政治更加昏暗,终于于周幽王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缯(一十小诸侯国)和西夷犬戎(族),进攻宗周镐京,幽王仓皇逋逃,被...

春秋、战国、西汉、宋代儒家思想发展的概况
回答: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以便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

谁知道最详细的春秋战国史?
西周灭亡于公元前771年,从公元前770年开始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基本上又可分为春秋(前770—前476年)和战国(前475-前221年)。有关这550年的历史书很多,不过你要的是“历史文献”,而“历史文献”是指历史上关于历史事实的记载,通常称为“史料”,后人研究历史的著作就不能称“历史文献”。据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