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人际关系,是道德的什么功能?

如题所述

道德是方便自己在社会中生存的一套准则或一种技巧。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北野武。

「道德和良心不能混同,道德和良心是两回事。我并没有说良心是一种技巧,我说的是道德。」

「以道德教科书里首先要教给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打招呼为例。早晨碰到谁一定要说早上好,无论是自己还是对方心情都很好。」

这立刻让我想起,最近朋友因为自己的娃「不爱招呼人」而烦恼。

我去做客,她儿子正在看电视,朋友命令道:叫阿姨!四岁的小男孩抬起眼睛瞅了我两秒,注意力又重新回到电视上。

朋友眉毛一皱,眼看要发作。

尴尬预警,这时候作为客人的我马上打圆场:没事没事,小孩子嘛。

回去的路上我在想,好像现在碰到的大部分小孩都不爱主动跟人打招呼,有一半能在父母的命令下不情不愿喊一声,剩下一半选择直接忽视。

平时也就算了,最让人不爽的是春节发压岁钱,给了红包还得不到一句心甘情愿的谢谢,真想分分钟把红包收回来。

回想我小时候,却是个非常喜欢跟长辈打招呼的小孩,陌生人常常夸我嘴甜。

并不是因为我从小就是道德标兵,我甚至不知道究竟为什么要主动跟人打招呼,我只是把打招呼当作识别辈分的一个游戏罢了。

爸妈教我打招呼的技巧是:「比妈妈年轻的叫姐姐,跟妈妈差不多的叫阿姨,比妈妈年纪大的叫奶奶。」

就像做游戏一样,每次跟迎面而来的叔叔阿姨打完招呼,我会立刻转头问我爸:我刚刚喊对了吗?

后来变成了一个甜嘴精,还是因为在实践中逐渐尝到了甜头——原来经常主动打招呼会被别人喜欢啊,怎么没人早点告诉我?

我心里崇拜的日本偶像指原莉乃,是公认的高情商、会做人的代表。

她对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这件事超级敏感,所以她也认为跟别人打招呼是件重要的事。

「无论多累、尽可能地以笑脸去做,尽可能地看着对方的眼睛、好好地去做。不可以忘记先下手为强的精神。」

因为日本的偶像团体人数很多,演出时难免会有家人去后台看望,指原莉乃只要觉察到了就会迅速出去打招呼。与其给人留下「和指原桑擦肩而过了,但表情看起来很可怕」这样的印象,「得到了问候」绝对更好啊,而且那个打招呼的样子或许会被谁看到,好感度也就形成了。

这样想是不是太功利了?

可是打招呼这件小事本来就很功利啊,跟培养小孩的品德其实关系不大。

北野武在《真相凶猛》里写道,他也会严格教授弟子寒暄和礼仪,但这样做「并不是想要徒弟成为一个有良心的人」。要在演艺圈生存,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不可或缺的,跟良心没有任何关系。虽然良心对人非常重要,但他不认为好好打招呼,良心就能得到进步。

被人友善地问好,的确会获得如沐春风的感觉,这没什么错,但「寒暄的本质,只不过是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罢了」。

所以我在想,为什么小孩子听不进父母的指令,打死也不想喊人,可能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理解为什么要打招呼吧?没人跟他们讲「懂礼貌」的好处,只是一味被要求见人就要打招呼。

那还不如直接告诉他们,主动打招呼的话,会给人留下好印象,让叔叔阿姨喜欢你,你才可能得到更多玩具和红包。

仔细回忆的话,小时候的我,其实什么都知道。有时候为了获得一些好处,我甚至还会故意装傻,逗大人开心。相信很多人有同样的感受。可当我们长成了大人,就认为小孩子单纯、啥都不懂了,不是很奇怪吗。

其实小孩子也会察言观色,只不过是仗着自己的身份任性罢了。与其给他们一个冠冕堂皇的解释,不如直接告诉他事情的真相是什么,也许还能听得进去一点。

我跟小孩子相处的机会不多,刚工作那年,跟领导去外地考察,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当地较为富有的农场主。他的女儿小学二年级,异常活泼好动,有一个司机和一个贴身女家教伺候。

下午四点过回到家,贴身家教被折磨得头疼,躲在车里休息,让她自己玩,她自然而然找上了我这个大姐姐。

我不想哄着她,完全把她当成熟的同龄人相处——姐姐这里没有童言童语哦,只有残酷的真相。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31
属于调节功能。

道德的主要功能:

1、认识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2、调节功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2-29
不晓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