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学生作文语言生动起来

如题所述

1 精当的词句可增色
作文语言应反复推敲,追求凝炼。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就是“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我们指导学生写作文时,语言要力求准确、流畅,简洁、生动。
要想使自己作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可以经常逐字逐句来进行以下形式的练习。
1.1 炼字炼词。加点的词语能否用括号的词语代替,为什么?
①春风又绿(到)江南岸。
②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躺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1.2 片段练习:(妙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等)。
①把“妈妈又多了几根白头发”改写具体。
改后:我轻轻从妈妈衣襟上拣起一根头发,银白银白的(视觉),似乎还带着妈妈的体温(感觉),拿在手上有一些粗糙的感觉(触觉),放到鼻尖子上有一股厨房的味道(嗅觉)。
师评:通过这段逼真、细腻的描写,妈妈的形象跃然纸上,不仅特点鲜明,而且角度新颖。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感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五个方面入手对写作对象进行描写。写人就是要让人物“活”起来,即通过学生的文章,人物的动作、话语、思想能够很清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2 妙用修辞添光彩
2.1 巧用比喻。比喻不仅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可感,而且能使诗文中的叙述或说理显得形象生动。
改前:我刚踏进教室,教室里立刻静下来,大家都看着我,好像不认识我似的。
改后:我刚踏进教室,闹哄哄的教室立刻变得鸦雀无声,几十道带着问号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向我直射而来,这些目光古怪而陌生,仿佛他们盯着的不是一个朝夕相处的同学,而是动物园里新来的什么珍稀动物似的。
2.2 妙用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改前:晚上,天上的礼花把夜空装点得美极了。
改后:随着“砰”的一声,漆黑的夜幕上空,突然开放了一朵朵绚丽的彩花。我们也不甘示弱,操起“家伙”,马上点火,出膛的花骨朵在天空中迅速绽放,一时间,花朵们争奇斗艳,天空被点缀得五彩缤纷。今夜的乡村是不会合眼了,它们一定在凝望、在欣赏、在聆听。
2.3 善用排比。用排比句开头,句式整齐,语势铿锵,促人赏读。并且能够成为所要叙述事物的衬托
如一学生作文的开头,是用这样的排比句引出自己难忘家乡:
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
2.4 灵活引用诗句、歌曲、名言、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等,“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想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好像遇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般,感觉格外亲切。
运用修辞就是把抽象的难懂的事物具体化,让读者触手可及。这样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 真情实感打动人
言由心发,文自情生。真情实感是好文章的魂魄所在,只有发自内心、抒发真情的语言才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正如:法国缪塞所说:“最美丽的诗歌是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诗篇是纯粹的眼泪。”古往今来,大凡至情至性之文皆流传下来,历久弥馨。这样的事例不可胜数。这一点已引起了很多教师的注意。其实,同学们的喜怒哀乐,诉诸笔端都是好文章,只不过没能用心用情去写罢了。在一次练笔中,我读到一篇朴实无华却生动感人的好文章――《春天的第一朵鲜花》,这个学生是这样写的:我的母亲,用粗糙的手掌不停劳作,为了我的明天;我的姐姐,在青春年华四处奔波,为了我的学业。我爱她们,因之而爱天下所有平凡或不平凡的女性……我在心底里想对她们说:“你们!永远是春天的第一朵鲜花,给平凡世界带来了美丽和真情……”
事实证明,只有以情缀文,文章才会具有亲和力。作文,应该把心情鲜活地呈现在纸上,让快乐和伤感、喧闹与沉静,一起构成文章的底色。惟其如此,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语言。
4 适当的幽默添情趣
文章中稍稍闪出那么一点“不正经”,即幽默语,能为文章增添不尽的趣味,能给读者留下不尽的回味。例如:“我认真地查找了几遍,算了,换一双吧!我跳下床,套上鞋,这才发现,是鞋子私藏了袜子。”该镜头展示了“乱中找袜”的情景,“私藏了袜子”,风趣中平添着一份诙谐,字里行间洋溢着生活气息,人物特点鲜明。真可谓“庄谐之间,个性尽显!”有许多同学很喜欢流行歌曲,对不少的流行歌词能烂熟于心,在文章中巧妙借用,一定会为文章增色不少。
当然,要文章语言“活”起来,除熟练掌握以上要点之外,你还要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如鲜活生动,令人爱不释手!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7
修辞手法,诗句可运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