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俭节约的诗词或名言警句

如题所述

自古以来,许多有识之士感发出崇尚廉洁清正的格言警句。这些言论,言简意赅,见解独到,是人生实践的深刻体验和思想积累的结晶。nbsp;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金]元好问《元遗山集》nbsp;注解:有本事的官吏经常可以看到,但能做到公正廉明就非常难了。nbsp;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nbsp;注解:廉洁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贪赃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nbsp;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宋]岳飞nbsp;注解:文官清正廉洁,武将拼死报国,这样国家就可以太平了。nbsp;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宋]朱熹nbsp;注解: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nbsp;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战国]《荀子amp;#8226;正名》nbsp;注解:人的欲望虽然是不能消灭的,但对欲望的追求是可以节制的。nbsp;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咏史》nbsp;注解: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皆因勤俭,败亡皆因奢侈。nbsp;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nbsp;注解:忧患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味贪图安逸享乐,就可以葬送自身。nbsp;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宋]苏轼《范增论》nbsp;注解:东西一定是自己先腐烂,蛀虫才能生出来。人一定是先产生疑心,以后谗言才能听进去。nbsp;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宋]邵雍《男子吟》nbsp;注解:钱财使人贪婪,美色使人沉溺,名声使人骄傲,权势使人专横。一个须眉男子,如若能够免去财、色、名、势这四种祸患,难道他还会是世上的普通人吗?nbsp;养心莫善于寡欲。[战国]孟子nbsp;注解:修身养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各种欲望。nbsp;穷不忘操,贵不忘道。[唐]皮日休《六箴序》nbsp;注解:人虽然不得志,不能忘记操守;地位高了,不能忘记正道。nbsp;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战国]《孟子amp;#8226;腾文公上》nbsp;注解:上面的人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常常仿效,而且往往搞得更厉害。nbsp;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汉]刘向《说苑amp;#8226;至公》nbsp;注解:给公家做事,不能考虑个人的事,就不能讲私利。nbsp;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晋]傅玄nbsp;注解:主持政务关键在于去掉私心,否则就没有公道可言了。nbsp;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效而后择。[隋]王通《文中子amp;#8226;魏相》nbsp;注解: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先加选择,然后再交往;小人却不同,一见如故,显得异常亲热,然后才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人。nbsp;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春秋]管仲nbsp;注解:看一看他所交往的朋友,也就能看出他是什么人了。nbsp;贤人志士之于子孙也……贻之以言,弗贻以财。[汉]王符《潜夫论amp;#8226;遏利》nbsp;注解:贤明者与有志之士对于子孙……留给他们有教益的话,而不是留给他们财产。nbsp;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汉]《礼记amp;#8226;大学》nbsp;注解:只有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而后才能整治家庭;只有整治好了家庭,而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治理好国家,而后才能平定天下。nbsp;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腾王阁序》nbsp;注解:人老了,应当更有雄心壮志,岂能因为满头白发改变过去的想法打算?境况艰难困苦,应当更加坚强,不能因此而丧失凌云壮志。nbsp;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吴兢《贞观政要》唐太宗语nbsp;注解: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惟独在于得到人才。用人不当,必定难以达到治理。现在任用人,必须以道德品行、学问见识为根本。nbsp;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唐]吴兢《贞观政要》唐太宗语nbsp;注解:求得正人君子而用之,则心正行善的好人都会互相勉励继续行善;一旦误用心邪行恶的坏人,那么坏人们就会争先恐后地钻进朝堂或地方官府。奖赏那些该奖赏的人并且所奖所赏与其功劳大小相称,那么没有功劳的人自然就会主动退后;惩罚那些该惩罚的人并且所惩所罚与其罪过轻重相当,那么做坏事的人就会引以为戒,感到畏惧。nbsp;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不如一士之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汉]司马迁《史记amp;#8226;商君列传》赵良语nbsp;注解:一千张羊皮,不如一领狐腋;一千个随声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