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年轻人的婚恋,需要互联网APP来拯救?

如题所述

网络时代的意义是什么?

可能主要是对信息资料的索取。

在5月1日这天,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说要提供约会服务Date,而就在扎克伯格宣布这个消息后美国热门的约会应用Tinder股价下跌了18%,这就是巨头的威胁。

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网络社交平台,它下场踢球就像腾讯在国内推出微信,而对“陌陌”、“探探”一样。

显然,中国互联网的猛烈在这方面比美国可能更甚。

一开始微信作为一款通讯APP,显然与同期的易信、飞信相比,优势也没有那么明显,直到“摇一摇”的出现。

扎克伯格称Facebook上有2亿用户在感情栏上写着——单身。

而这种相亲社交,我们可以看做“陌生人经济”的升级,说不清这些“单身”里有多少水分。

扎克伯格说其目的不是为了“短暂的性接触”,其实意思是希望这种接触能够更有深度地进行,而Facebook可以借此提供一些服务,或者至少能够保留用户的在线时长。

这对于互联网开始,用户每天在平台上的消耗时长尤为重要。

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除去工作三餐睡眠以外,能够用于社交的时间其实比较有限。

而市场上绝大部分的APP,其本质不过是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服务来对用户的时间进行截留,留存的时间越长,你的平台越有竞争力,才能让需要投放广告的客户看到价值。

像这种约会APP,你的好友是看不到你在Date中的约会资料,这会保护个人隐私。

但我们也能预料到,即便这个平台植入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Facebook上,但依然会面临诸多问题。

再回到开头的话题,我们需不需要一款APP能拯救我们年轻人的婚恋?

诚然,现在年轻人单身的很多,原因也很复杂,有人说女生:高不成,低不就。越漂亮的,越没有人去追。有人说男生:因为经济生活压力,不愿意追女生,甚至许多男生是妈宝,自己都照顾不来,又怎么照顾别人?

首先,我们得判断的是婚恋APP到底靠不靠谱!

你可能知道马化腾和他的太太就是用QQ认识的,但这不足以作为依据,毕竟00年代初的网络环境与现在截然不同。

你并不需要大数据,甚至不需要进行系统地调查,因为在婚恋这方面数据往往会忽视人的理性判断和感性选择。

看看我们生活中的婚恋网站,相亲网站,有多少男女在上面使用,数据是机械的,它可能知道这些人都是多大年纪,分布在哪些区域,做着什么工作。

但数据并不能判定这些人提供材料的真假,更判断不出这些人使用婚恋APP的目的。

这些人可能有些人是想按对方的家庭个人状况来匹配相亲,但不乏有诈骗团伙,或者只是为了“短暂的性接触”来此尝鲜的人。

所以,你认为像这样的婚恋APP靠谱吗?或者说这里的“网恋”能收获真爱吗?

互联网APP只是个媒介,但很难相信是获得爱情的手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尚且对有些斯文败类“知人知面不知心”,而隔着一层网络,则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会遮蔽我们的观察角度。

现在市场上有些以“灵魂”社交为噱头的APP,但目的无非利用“陌生人经济”“婚恋需求”,借助一些性格测试,来进行所谓的“灵魂”匹配。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

你与匹配对象简单沟通接触后,你依然想知道对方的长相和家庭情况。换句话说,对方的灵魂和你很搭,但长相不行、家庭不不行。你会考虑吗?

所以任何决定权都在自己,而平台给你提供的信息却可能是干扰项,只是让你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用社交上。没错,无用社交有两种,一种是在工作中,一种则是感情方面。

如果你身边有朋友企图希望用婚恋APP来获得一份感情,你可能需要提醒她其中的利弊,这只不过是在大海捞针罢了,即便捞到了,也不一定是你想要的那根。

你说我不是个肤浅的人,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还是那句话:所谓的一见钟情不过是见色起意,而日久生情只是在权衡利弊。

而正在看这篇文章的各位有多少是通过网络找到圆满幸福的呢?可以在评论区举个手。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