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形象,作品历史意义。

字数短点

吴承恩生平简介:
吴承恩(1506-1582),字汝忠,号射阳,明代文学家明代淮安河下人,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少年时,吴承恩喜听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中年后,开始将唐僧西游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其书房"射阳(竹移)"中,创作成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此书一问世,就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成为世界文坛瑰宝。吴承恩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认为他科举及第,“如拾一芥”。《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他除奋好学外,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野史,这类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潜默化中养成了搜奇猎怪的嗜好,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爱好有增无减,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 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历时7年。
步入青年时代的吴承恩是狂放不羁、轻世傲物的年青人。社会地位的低下,贫穷困苦的处境,使这位大才子狂放不羁,招来了纷至沓来的笑声,被人交口称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吴承恩约二十岁时,与同乡一位姓叶的姑娘结婚,婚后感情甚笃。吴承恩虽然狂放不羁,但他品行端正 ,忠于自己的妻室。
嘉靖十年,吴承恩在府学岁考和科考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取得了科举生员的资格,与朋友结伴去南京应乡试。然而才华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这位誉满乡里的才子竟名落孙山。
第二年春天,他的父亲怀着遗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败的教训,吴承恩在以后三年内,专心致意地在时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年秋的考试中却仍然没有考中。吴承恩羞恨交加,这年冬天,竟病倒了。 两次乡试的失利,再加上父亲的去世,对吴承恩的打系是沉重的。在他看来,考不取举人,不仅付资无由,而且愧对父母,有负先人。但他并不以为自己没考取是没本事,而只是命运不济,他认为“功名富贵自有命,必须得之无乃痴?”
吴承恩一生不同流俗,刚直不阿。他之所以才高而屡试不第,很可能与他不愿作违心之论以讨好上官有关。他厌恶腐败的官场,不愿违背本心,对黑暗的现实持否定态度。他在《二郎搜山图歌》一诗中写道:“民灾翻出衣冠中,不为猿鹤为沙虫。坐观宋室用五鬼,不见虞廷诛四凶。野夫有怀多感激,抚事临风三叹惜。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谁能为我致麟凤,长令万年保合清宁功。”认为“民灾”的形成,社会现实的丑恶,原因就在于统治者用人不善,让“五鬼”“四凶”那样的坏人当道。他想“致麟凤”,行“王道”,扭转乾坤,但是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只能空怀慷慨,抚事临风叹息。
生活困顿给吴承恩带来的压力并不小于科考的失利。父亲去世以后,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开支,但他却没有支撑门户的能力,更没有养家活口的手段。家中生活来源,除了每月从学府里领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亲所留遗产了。
品尝了社会人生酸甜苦辣的吴承恩,开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抗争。

西游记写作历史背景: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带领一个弟子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 过高昌国时,那里的居民非常推崇佛教,国王见他们是从大唐来的和尚,非常高兴,愿封他们为护国法师,加上黄金百两、骏马千匹。弟子动摇了,最后留在了高昌国,而玄奘偷偷溜了出来向西逃去。不料被高昌国士兵截住。没想到他们是前来护送玄奘西去取经的。士兵送给玄奘一匹白马和一些文书,玄奘感激不已,他向王宫方向拜了几拜,就骑马西去了。玄奘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文学巨著。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29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约生于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间(1500-1510).约卒于万历十年(1582).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困.出赘徐家.[遂袭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尽管如此.吴家却不失读书的传统.据说其父吴锐虽为商人.不仅为人正派.而且好读书.好谈时政.这自然对吴承恩产生较大影响.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天启<淮安府志>卷十六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成年后的吴承恩却很不顺利.在科举进身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五十多岁任过浙江长兴县丞.后又担任过荆王府纪善.这是同县丞级别差不多的闲职.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大约是中年以后.或认为是晚年所作.具体时间无法确定.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是吴承恩逝世后由丘度编订而成.<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 `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但我认为.<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唐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尽管如此.<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仍是十分惊人的.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第2个回答  2016-12-04
作者介绍,吴承恩(约1501-1582),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先涟水人,后徙居山阳
第3个回答  2014-09-28
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

西游记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形象,作品历史意义。
吴承恩(1506-1582),字汝忠,号射阳,明代文学家明代淮安河下人,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少年时,吴承恩喜听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中年后,开始将唐僧西游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其书房"射阳(竹移)"中,创作成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此书一问世,就被誉为“...

西游记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形象,作品历史意义?
它的写作背景是唐太宗贞观元年,25岁的和尚玄奘去天竺游历,学习经文。《西游记》主要内容是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故事。《西游记》的主要人物有四个:唐僧,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其中唐僧心地善良。孙悟空神通广大,惩恶扬善。沙僧任劳任怨。猪八戒好吃懒做。《西游记》的历史意义。它...

《西游记》创作背景是什么?
《西游记》写作背景:吴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这时候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激化,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文化上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加上吴承恩本人从小聪慧,却在科举制屡屡受挫,这些人生的经历与西游记表达的内核很契合,这是他创作的主要原因。...

西游记作者简介
1、作者简介:吴承恩,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2、作品简介: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

《西游记》的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是什么?
1、作者简介:吴承恩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

《西游记》的内容简介及作者,作品简介。救急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归来共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民间传说、元杂剧。

西游记作者,体裁,国家,主要人物,主题,重要情节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根据前人一千年的积累素材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深刻描绘了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归来共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

西游记的写作时间,作者的介绍,写作背景,以及历史意义读后感。(读后感例文...
吴承恩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汉族,明代小说家。写作背景 唐太宗时玄奘到印度研究佛法 历史意义 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 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和人向往 读后感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满了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每每读起《西游记》,老是会情不自禁地溶...

西游记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吴承恩,明代杰出小说家,出生于一个由学官变为商人的家庭,家境贫寒。他自幼聪慧,博学多才,文笔出众。《淮安府志》称他“性敏而多慧,博览群书,为文下笔立成。”然而,吴承恩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中年时才取得“岁贡生”的资格。后来,他流寓南京,以卖文为生。晚年因家贫出仕...

《西游记》作品名称 作者姓名 作品主要内容 作品主题思想 主要人物的事 ...
作品名称:《西游记》作者姓名:吴承恩作品主要内容:演述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降妖伏魔、西天取经的故事。作品主题思想 : 西天取经故事表现了神魔小说的两大主题:寻找与追求,斩妖与降魔,告诉人们:为了寻找、追求、实现一个美好的理想和目标,为了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必然会遇上或多或少的、或大或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