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性负载并联适当的电容器以后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如题所述

新发现---电感负载并联适当的电容器时做功增大[原创]
利用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可以节约电能10%以上,这虽然是事实,但因节电的原因说不清楚,利用书中节能的公式也计算不出来,所以在当代对利用电容器是否节电的问题还有争论。
本人对此问题探讨30多年,通过对调谐电路具有选择信号能力的分析,找到了利用电容器节约电能的原因:主要是利用了电路谐振现象,可以称是“广义的电路谐振”。
为了证明利用电容器是否节约电能,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做了许多试验,特别是关注新闻有关节能的报导,我新发现:电感负载并联适当的电容器时做功增大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利用电容器节约电能的事实是无法否认的,节约与增大实质是一样的。如果负载做功大小不变,输入的电能减少,称节约电能;如果输入的能量不变,负载做功增大,称增加能量。
电力系统中安装适当的电容器时,因负载做功多少不变,输入的电能减少,称节约电能;本人为了证明利用电容器是否节约电能时,输入的能量和输出的能量都在变化,就要通过电容器安装前、后电源输入电能和负载做功大小的对比。
有关试验情况如下:
1、本人试验:
(1)试验设备和电路:①在100伏安的变压器前边,接220伏60W电灯泡(图中没有),目的是隔开与总电路相通。②在变压器的输入端并联适当的电容器。③在变压器的输出端接一个20W的灯泡。如图所示。

(2)试验方法:①将电容器调到容量最小位置好比断路,此时接通电灯泡后,灯泡不太亮。用电流表测得一次电流为:0.32安,二次电流为0.5安。
②将电容器的容量调到适当位置,即容抗等于感抗,发现电灯泡比原来亮。再测一次电流0.25安,二次电流0.6安。
(3)对试验分析:①输入电流减少:(0.32-0.25)÷0.32=21%;
②输出电流增大:(0.6-0.5)÷0.5=20%,
③因没有功率电表输入有功功率是否减少,无法测量,但因电流减少,输入的电能不会增加。但输出的是纯电阻负载,有功功率因数为1,电流增加,电压不可能降低,输出的有功功率增加20%以上,这是不用测量的。此试验虽小,但说明问题却很大,它证明在低压电网中安装电容器后,不仅节约大量有功功率,还能使负载做功增大。
2、大连钢厂钢丝厂的试验:据《钢铁信息》1994年第253期报导,该厂在154kW的异步电动机上安装电容器,经过试运行证明,功率因数比原来提高0.1~0.15,电源故障少。按电力消耗计算,年降低15%,据1994年上半年统计,用该项节电技术后,实际节电3.2万kWh,效益1.6万元。
如果按此节电效果计算,在500kW的异步电动机上安装电容器,一年节约的电费就是10万元,中等企业可以有10~20台这样的电动机,如果全安装上电容器,一年节约电费就是100~200万元。
3、鞍钢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试验;
《鞍钢日报》1995年4月26日报导,该单位先后对19台电铲全部安装了电容补偿器,使节电率达18%,每台年节电3.8万kWh,如果每kWh按0.4元计算,经计算19台电铲一年可节约电费28.28万元。
据单位人讲:安装电容器后,电压稳定,解决起动困难问题,以前起动需要两分多钟,安装电容后不到一分钟就达到额定转速。
4、网友的试验(来信):
我以前没做过这样的实验,今天做了一下,实验过程如下:第一次实验:
并联电容后输出电流和电压没有任何改变,详细过程略。
分析:我们这里电网情况比较好,内阻很小,变压器功率不是很大,所以才出现这种情况。
第二次实验:在变压器前串联一个电阻,模拟内阻较大的电网。如电路图

其中,R1=1kΩ,R2=1Ω,C=0.5微法。
(一)并联电容前:
原边电流为0.08A,电压为160V,视在功率约为12.8W,有功功率为8.1W。
输出端电流为2.75A,电压为2.75V,功率约为7.56W。
(二)并联电容后:×÷
原边电流为0.06A,电压为174V,变压器输入电流:0.087安,视在功率约为15.138W,有功功率为9.6W。有功功率因数0.6328;有功功率率加:9.6-8.1=1.5W
(0.087×174-0.08 ×160)×0.6328=(15.138-12.8)×0.6328=1.479W
输出端电流为2.97A,电压为2.97V。功率约为8.82W
原边视在功率减少72.5%,有功功率增加18.5%。
输出端功率增加16.7%。
以上四个试验证明:电感负载并联适当的电容器,不仅能补偿无功功率的损失,还能增加有功功率,大约20%左右。利用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的同时,能增大有功功率这是一个新发现
二、术学公式计算最能说明问题
1、负载中的电流大于输入的总电流是公认的
在交流电路中作用力为电源(电压),反作用力为负载(阻抗)。电源做功大小(对电子)与电压成正比,与总阻抗成反比。计算公式:I=U/Z ;当电路谐振时的计算公式:Q=X/R ;I负=QI总
电感负载中的电流大于输入的总电流,不会错,这是公认的。
2、电感负载中的有功功率增大计算公式是符合事实的
发电机和变压器输入功率是由输出功率决定的,在变压器或电动机中,感抗和阻抗是不变的,有功功率因数也是不变的。这都是公认的。
从实践中得知:并联电路谐振时,电感负载具有高阻抗特性,实际是负载中的端电压增加,电流增大。此现象是电工书中没有讲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详见上面的小试验),这是一个新发现。
因为电感负载(变压器或电动机)中的有功功率因数不变,对电感负载来讲:P=IUCOSφ 因 COSφ不变,I和U增加,P必然增加。计算公式:P节=(I2U2-I1U1)COSφ;式中I2和U2代表安装电容器后的负载中的电流和电压;I1和U1代表安装电容器前的电流和电压值。
在电工书中节能的计算成本公式:P节=(I21-I22)R,当线路中的电阻很小时,节电也很少。尤其是在电感负载中节电情况没有计算公式,误认为负载中的电流和电压大小不变,负载做功大小也不变。在总电路中输入电流减小,有功功率因数提高,减少线路中的有功功率损耗。所以许多人认为安装电容器对电力部门有好处,对本单位有害处。
3、并联谐振电路具有高阻抗的特性,就是产生内电动势的结果
在电感负载中的电流大小是总路中的电流和电容支路中的电流矢量和,在电感负载中的电流大小与端电压成正比,与负载中的阻抗成反比。因负载中的总阻抗值大小不变,端电压增大,所以负载中的电流增加。此现象好比直流电路中的两个电池并联一样。
书中和内行人都承认在电力系统中安装适当的电容器具有稳定电压的作用,电压与电流是密不可分的,I=U/Z 式中I代表电流,U代表电压,Z代表总阻抗。
三、新发现的重大意义
新观点是书中理论的新发展,与书中的计算公式没有矛盾。电路谐振为什么产生能量,人们不好理解,暂时不谈此问题。只讲并联电容器后,负载做功增大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1、现实意义:能说明利用电容器节电原因,对推广利用电容器节电有极大的好处。
2、科学价值:当电路谐振时增加的有功功率大于铜损时,就可以扩大电能。例:当品质因数Q值大于2以上时,负载中的电流也是输入总电流的2倍,负载中的有功功率也是原来的2倍。
从网友试验结果中得知:并联电容器后输出有功功率8.82,输入有功功率不会比安装前增加,安装前为8.1;增加:(8.82-8.1)÷8.1=8.8%;因输出大于输入,就证明电路谐振时产生了能量。
(1)突破一次补偿,变为多次补偿。从小试验结果中得知,一次补偿能节电10-20%;再去掉各种损耗,也能节电10%左右,如果连续补偿就会不断地扩大电能。
(2)突破对感性负载补偿,增加对阻性负载的补偿。以前人们只在电感性负载中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对纯电阻性负载中没有补偿。
(3)适当增大电流频率,可以增加“谐振能”。因为感抗大小与电流频率成正比,提高频率,就能提高品质因数,品质因数是谐振能的重要参数。
(4)能引起爆炸式的发明:利用新理论可以有许多重大发明,“谐振能发电器”可以利用在汽车、火车轮船和发电站等各个地方,解决能源不足问题,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为什么用并联电容的方法能提高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
并联电容的方法能提高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是因为感性负载的一部分无功电流由电容提供,线路中的无功电流即电源提供的无功电流减少了,所以功率因数提高了。串联电容当然也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因为感性负载的无功电流与电容的无功电流相位相反,相互抵消,线路中的无功电流也就减少了,功率因数提高。但这种做法有...

为什么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后功率因数反而提高
在并联电容后,交流电的电流超前,抵消感性负载引起的电流滞后,使得交流电的电流和电压相位趋于一致,导致功率因数提高。

通过相量图说明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器后能够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因
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器后,它需要的无功由电容器直接提供,变压器就不用输出那么大的无功电流给他,这样就增加了有功功率,提高了功率因数.

为什么并联一个电容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一、众所周知,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器可以有效的提高线路的功率因数。但并联电容并不是数量越多、容量越大,功率因数就越高。但未并联电容器之前为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器后可以使功率因数提高,直到加了一定量的时候功率因数达到最大,即为1,这时候变成为阻性负载,如果并联电容继续增加,那么功率因数...

电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如何提高
提高电感性负载电路功率因数的适宜方法是: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合适大小的电容。因为电感上电压超前,电容上电压滞后。对于某频率的交流电,大小匹配的电感电容并联电路可等效为纯电阻电路,功率因数提高。提高功率因数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电源的回路电流,即那些无功电流,因为电流越大,在导线上形成的压降就越大...

为什么并联电容可提高功率因数?
为了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常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器,此时增加了一条电流支路,总电流是减小了。因为通过电容和感性负载的电流相位相差90°,电容有越前电流的特性,与电感滞后电流特性相互抵消,从而提高功率因数。当然,过补偿的情况例外。所以提高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用并联电容器才能减小功率因数角,达到提高...

为什么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其物理实质是什么?
呈钝角,合成矢量自然变短即电源电流变小,合成矢量与电源电压相量的夹角φ1 变小,系统功率因数cosφ1提高。带有电感参数的负载。确切讲,应该是负载电流滞后负载电压一个相位差特性的为感性负载,如变压器,电动机等。另外一种是指有些设备在消耗有功功率时还会消耗无功功率,并且有线圈负载的电路。

为什么在电力系统的负载端并联电容能提高功率因数?
并联电容是在不改变电源电压但是又能满足提高功率因素。感性的特点是:电压超前电流。容性的特点是:电流超前电压。一般我们负载都是混合的。既有阻行负载,也有感性负载。大部分的电气设备都是感性负载,感性负载区别阻性就是因为他在消耗有功的同时也消耗无功。比如我们电动机需要无功来建立磁场和能量的传...

为什么感性负载在并联电容后,可以提高线路功率因数
总之可以有效地提高有效功率。关于提高日光灯电路的功率因数 ,用并联电容的方法是可以补偿电感镇流器的无功损耗,若在镇流器的前后串联电容,由于电感电容无功电压的抵消,将使日光灯上的电压严重超标,会对日光灯的寿命有极大的影响,严重时有可能发生谐振,电路电流剧烈增大而烧毁线路的。我曾经在一个理发店...

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的作用
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利用电容器的无功功率补偿感性负载的无功功率,从而减少甚至消除感性负载与电源之间原有的能量交换,所以可以视为提高负载的功率因数。主要用于补偿电力系统感性负荷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单相并联电容器主要由心子、外壳和出线结构等几部分组成。用金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