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暑预防措施

高温中暑预防措施
请给一个比较书面的答案~

这是我们的考试题

中 暑
中暑是由体内的温度调节系统故障引起的,体温可能上升到危险值。症状可能与中暑衰竭类似,例如头晕、恶心。此外,患者可能变得很没方向感,甚至焦躁不安。当体内停止调节体温,中暑患者经常会停止排汗。但也不尽如此。晕倒可能是中暑的征兆,也可能不是。如果在2—5分钟后苏醒,那有可能是中暑。
预防措施
●戴上帽子
最好选用透气且能遮到颈部的帽子,因为头顶对气温的变化尤其敏感。当你必须作户外活动时,最好选择清晨及黄昏的时候从事。某些人在休息数小时后,再回到太阳底下,仍有可能复发,不得不谨慎。
●多喝水
水仍是脱水者最佳的饮料。不要牛饮,应一次喝一点。多吃水果及蔬菜,它们含丰富的水分及均衡的盐类。
●勿抽烟喝酒
抽烟会收缩血管,并损害抽烟者适应高温的能力。喝酒过量会加速虚脱。咖啡因也会加速虚脱。
●慢慢适应气温的改变
在换季初期,每天花一点时间,作户外活动,使身体逐渐适应气温的变化。而不要一周都在空调室内工作,却在周末毫不避讳火辣辣的阳光。
●减慢速度
当天气十分酷热时,不论在户外从事什么活动,应该放慢速度。
●穿棉质及浅色的衣物
棉质的衣物比较透气,浅色的衣服可以反射阳光,两者结合起来就不至于使体温过高。●作降温处理
为患者泼水,而不是让他浸入冷水中。泼在皮肤上的水,蒸发较快,以增加降温的效率。或者用冷毛巾湿敷患者,如果可能,将患者移到有冷气设备的地方。
●补给水分
假如患者仍有意识,应给患者提供饮料,水是最佳选择。
●适时进补
家中如有老年人、体弱人,应在高温天气到来时给予西洋参、黄芪等补气药适量,用水煎服可预防中暑,并注意经常提醒老年人饮水,因老年人对缺水的口渴反应很迟钝。
●常备消暑药
应常备消暑饮料及药品,药品如解暑片、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人丹等。消暑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番茄汁、菊花茶、并在上述饮料中加少许食盐,平时随时饮用即可。
●饮食清淡
夏日不宜高脂厚腻荤腥饮食,不宜辛辣饮食。如肥猪、牛、羊肉、辣椒、辣酱、胡椒粉、咖喱粉、生姜、海鳗等应尽量少吃。高温气候应予清淡饮食为佳。
●消暑小验方
①白菊花、桔皮、山楂、鲜竹叶各5-10克,用500-1000毫升沸水浸泡,凉后眼。
②薄荷、鲜竹叶、鲜荷叶各30克,加水2000毫升,煎10分钟,过滤后加入适量蜂蜜(或白糖、冰糖)搅匀冷后随意饮用。
③荷叶15克,绿豆100克,黄豆、白扁豆各30克,加水煎烂后取浓汁温服。
④金银花、菊花、淡竹叶各20克,加水2000毫升:煎15分钟,过滤后加适量蜂蜜(或白糖)饮服。
⑤青竹叶5克、鲜藿香叶10克、茶叶5克、青蒿5克,先将竹叶、藿香、青蒿三味加水煎沸,取汁冲茶饮用。
⑥菊花浴:用杭菊花30克,水煎过滤去渣兑入洗澡水中,入浴浸泡20分钟后,反复擦洗即可,此浴很适宜脑力劳动者。
⑦仁丹浴:在浴盆中放人3-5克仁丹,搅拌至溶解,人浴浸泡10分钟并反复搓冼。此浴具有消毒、提神醒脑之功效。
⑧金银花浴:用金银花15克煎水过滤去渣兑人洗澡水中,人浴浸泡20分钟反复搓洗,此浴能祛暑除燥,使人倍感气舒神爽。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1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即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11
注意通风,多喝水,体表降温,吃点藿香正气水或人丹,还有减少高温作业,锻炼身体真强抵抗力。
第3个回答  2013-07-11
避免高温作业,多喝水,注意休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