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芭蕾舞蹈史

西方芭蕾舞蹈史的艺术审美特征 审美价值取向 急需~!!

芭蕾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来源于古拉丁语Ballo,最初的意思为“跳跃”,但专指跳舞,意思是在晚会里表演舞蹈或当众表演舞蹈,并不具有剧场演出的意思。狭义上的芭蕾是指古典芭蕾,专指15世纪出现的,历经300年发展而成,有严格的审美标准与技术规范的古典舞种。广义上的芭蕾,历史上曾泛指所有的舞蹈,既包括欧洲特有的古典舞蹈,又包括多种多样的表演性舞蹈,如歌舞剧中的舞蹈场面、话剧的插舞以及歌舞朗诵结合在一起的情节舞蹈等。
有了正确意义上的芭蕾概念,我们就可以从时间上分析芭蕾这种舞蹈形式的产生过程。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产生除具有其历史背景、地理背景和文化背景外,还要有一些关键性的人物对其起到重大的激发和推进作用,芭蕾也不例外。
芭蕾舞产生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这种艺术形式诞生于此时是有着深刻历史原因的。文艺复兴时期,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开始重视人体本身的价值和作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人们在衣食丰足之余开始追求自身的价值和艺术的和谐美感创造了条件。而科学与文化的普及,使人们从蒙昧中挣脱出来,开始追求至真至美的艺术体验。在社会上层,王公贵族竞相把艺术作为炫耀自己权势的工具,希图借助艺术来扩大政治影响,因此不惜巨资来攀比竞争。文化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在古朴的民间舞蹈基础上,一种新兴的、带有固定风格和基础技巧的艺术形式——早期宫廷芭蕾诞生了。历史上第一部大型芭蕾舞剧《王后喜剧芭蕾》上演于1581年,这是第一部较为完整的芭蕾舞剧,是为了法国王后路易丝·玛格丽特与姚幼斯公爵的婚礼而准备的。该剧衣饰奢华,演出阵容庞大,演出长达5个多小时,可以说是芭蕾艺术的开山之作。该剧作者系意大利音乐家、舞蹈家博洛耶,他所创作的舞剧,并非为了表达故事或情节,而仅仅是为宫廷服务,为表现皇宫贵族的权势、气派和尊贵身份而服务。如在皇后洁白的长裙上缀饰一颗闪亮的宝石,足以表明皇宫贵族的奢华程度。这可视为芭蕾的滥觞。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在产生之后都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这样才能拥有顽强的生命力,才能永葆艺术青春。在时间的洪流中,只有不断结合新的时代特色,艺术才能起到“高台教化”的作用,芭蕾也是如此。
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芭蕾,17世纪末逐渐没落,因为其存在的物质基础——欧洲封建主义日渐败落,作为上层建筑艺术形式的芭蕾舞自然也开始颓败。到了18世纪,因为工业化生产而崛起的英国新兴资产阶级逐渐迈上历史舞台,于是芭蕾艺术复兴了,并在18世纪后半叶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存在。芭蕾艺术发展至今基本可以用三个阶段来划分:古典主义芭蕾时期、浪漫主义芭蕾时期、现当代芭蕾时期。
古典芭蕾舞
古典芭蕾是以古希腊、古罗马民间的家族式舞蹈为基础而萌发的,具有自然纯朴的表演风格,而野外露天起舞则是其最明显的特征。
19世纪后半叶,古典芭蕾舞艺术在俄罗斯达到了鼎盛时期,取代法国成为世界芭蕾的中心。鼎盛时期,俄罗斯有以《睡美人》(1890)、《胡桃夹子》(1892)和《天鹅湖》(1895)三大舞剧为代表的一大批经典剧目,音乐作者均为俄罗斯乐坛不朽大师柴可夫斯基。被誉为“古典芭蕾之父”的法国芭蕾大师马里斯·佩蒂帕从法国移居俄罗斯,对俄罗斯芭蕾艺术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他先后创作了54部完整的芭蕾舞剧,复排了17部传统芭蕾舞剧。除以上三部惊世之作外,他还排有《唐·吉珂德》《舞娘》等剧目。此外,佩蒂帕还创立了双人舞和性格舞两大舞蹈形式。
俄罗斯的古典主义芭蕾,以其日渐强大的政治经济为背景,一改法国贵族的娇贵习气,雄浑刚劲,力量逼人,更添加了俄罗斯人的个性特征,一度代表了世界芭蕾的顶级水平。如果说浪漫主义芭蕾以柔美见长,那么古典主义芭蕾则是以力量和剧情取胜。
浪漫芭蕾舞
19世纪初期,舞剧多以描绘仙女及超自然灵体为主导方式,后来演变为突显各种灵体的专门艺术,这一阶段产生的舞剧情节浪漫,亦幻亦真,因此这一阶段被称为浪漫主义阶段。
巴黎作为芭蕾的活动中心,先后出现了以《仙女》(1832)、《吉赛尔》(1841)和《葛蓓莉娅》(1870)为代表的一大批传世经典。这个时期芭蕾在舞剧题材上创造的童话取向,在审美观念上奠定的“轻盈飘逸”感觉,在动作上确定的“垂直挺拔”姿态,对以后的芭蕾创作、训练、表演与欣赏,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上演于1832年的经典芭蕾舞剧《仙女》,女主角塔里奥妮开创性地使用特制舞鞋,并使用脚尖跳舞,成为传世典范。此时的芭蕾,早已从宫廷转至民间,上演于各大剧场,优秀的女演员更是层出不穷。裙子日渐短小、姿态日渐轻盈等逐渐成为浪漫芭蕾的标志。浪漫主义芭蕾艺术堪称芭蕾发展史中最重要的阶段。
现当代芭蕾
到了20世纪中期,芭蕾舞传统模式和技巧逐渐被打破,动作日趋多元化,舞剧也脱离了剧情的限制,成为情感表达的工具,这种糅合了多种现当代元素的舞蹈形式被称为现代芭蕾。
芭蕾自15世纪发端,先后走过了朴素的席间芭蕾、华美的象征主义芭蕾(浪漫主义芭蕾)、庄重的古典芭蕾、新鲜而充满活力的现当代芭蕾这些历程。然而,这种线形递进式的发展,并不是每一阶段都彻底停滞死亡才发展到下一阶段,而是一个历史阶段逐渐覆盖、逐渐替代下一个历史阶段,循序渐进地进步。
芭蕾形态则籍此逐步演进、升级而日臻完善。20世纪芭蕾的发展进入多元化时代,出现了风格多样而互动、流派争妍且融通的态势,用图标表现则呈伞型焦点辐射状。现代探索型新作魅力四射,19世纪经典舞剧依旧风光,交响芭蕾与戏剧芭蕾并行不悖,长篇巨著和精致小品相映成趣,各民族文化的注入使得芭蕾愈加异彩纷呈。
芭蕾艺术不断地发展,一次次衰败又一次次兴盛,经过历代艺术家结合时代特色对其进行改革,至今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说明芭蕾长时期以来建立的科学、完整的训练体系确有其独到之处。同时,芭蕾的改革也说明了其具有广阔的包容性和吸纳能力。包括芭蕾在内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在生存为第一要务的指引下,必须不断发展、创新、适应新时期的需要,适应受众的感官需要,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同时,起到引导艺术欣赏品位的作用。只有这样,芭蕾才可以长盛不衰。可以设想,芭蕾今后的发展,必然要进一步吸收时代精神和接受文化滋养,也只有如此,芭蕾这一艺术形式才能恒久地发挥其艺术魅力。建议你看一本书 【芭蕾的审美取向与价值】 我的回答还满意么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8
在西方,宫廷舞蹈有着不同的风格特色。出现于15~16世纪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芭蕾,最早是在意大利的宫廷宴会上进行的。王公贵族们竞相把艺术作为炫耀自己的权势与扩大政治影响的工具和手段,芭蕾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在古朴的民间舞基础上,从一种游戏性质的舞蹈开始在意大利宫廷中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确定风格、舞步与技巧的艺术形式。随着意大利贵族与法国宫廷的通婚,意大利芭蕾被带入法国。在规模上,芭蕾没有唐乐舞的宏大,其群舞大多用来表现时代特点、民族习俗、交待故事环境、营造意境等,不存在政治目的,却有着极强的娱乐性。高难度的技巧通常再独舞,双人舞中体现,音乐多为慢板,引用PAS DE DEUX结构,即双人舞、男独舞、女独舞、结尾双人舞4部分组成。主要展示表演者的高难度技巧与个人风格。芭蕾舞是通过表演者的肢体和造型来表达感情的,无论独舞还是双人舞,都要求舞姿的完整性,动作的延续性。而音旋律的起伏大多表现情节色彩与人物心情。例如:《天鹅湖》第二幕达到了舞蹈诗的高峰,成为交响化舞蹈的范例。
另外,芭蕾舞的艺术特征是表现的虚拟性,更多的采用幻觉、梦境、意象化的手法。这些大多依靠舞台、布景、灯光、服装等道具起作用。而唐乐舞大多用华丽的服装与多彩的音乐、节奏代替。如:《白纻舞》中以舞袖和腰身动作见长。有诗描绘“篇如百苕翡,婉如游龙举,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可见,这种营造意境的手法与西方芭蕾有着本质的区别。值得一提的是,芭蕾音乐的多样性远大于中国唐代宫廷舞乐,在《天鹅湖》第三幕中的西班牙舞、匈牙利舞、那不勒斯舞、马祖卡舞等,即配合了剧情发展又展示了丰富的民族舞蹈。
由此,从中西宫廷歌舞比较看它们有着共同点:都来自民间,发源于民间歌舞。也有不同点:第一,西方宫廷舞蹈的芭蕾起源于游戏娱乐的;源头明确,中国唐代宫廷乐舞则是多源性的,由于自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化的交融与统一,唐代宫廷乐舞有着多民族性,比较复杂。第二,西方宫廷舞蹈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神秘的、幻想的、开放性的基因多;中国歌舞的起源,虽也和一定的宗教仪式有关,但大部分的歌舞都是现实人的娱乐性活动,因此,现实性、技艺性、含蓄性的基因多。第三,西方宫廷舞蹈是从歌舞逐渐演变为故事表演;中国歌舞则是通过各民族文化的汇合、交织来实现。中西歌舞起源的共同之处,反映了世界中西音乐发端的一些共同的规律,而不同之处,又让人们看到中西音乐在渊源和发展上的差异。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西方舞蹈史就是西方文化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06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芭蕾最初是欧洲的一种群众自娱或广场表演的舞蹈,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严格的规范和结构形式、其主要特是女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起舞。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芭蕾17世纪在法国宫廷形成。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七个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和体系。这五个基本脚位一直沿用至今。
  芭蕾舞是用音乐﹑舞蹈和哑剧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女演员舞蹈时常用脚趾尖点地。意指:①一种舞台舞蹈形式,即欧洲古典舞蹈,通称芭蕾舞。这是在欧洲各地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几个世纪不断加工、丰富、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严格规范和结构形式的欧洲传统舞蹈艺术。19世纪以后,技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脚尖舞鞋用脚趾尖端跳舞,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脚尖舞。②舞剧,最初专指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哑剧、舞台美术、文学于一体,用以表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的戏剧艺术,称古典芭蕾(或古典舞剧)。20世纪出现了现代舞以后,以现代舞结合古典舞蹈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现故事内容或情节的称现代芭蕾。逐渐地,芭蕾一词也用来泛指用其他各种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剧作品,尽管在舞蹈风格、结构特征、表现手法等方面均不同于古典芭蕾或现代芭蕾。③在现代编导创作的舞蹈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故事内容,也没有情节,编导运用欧洲古典舞蹈或现代舞蹈,或使两者相结合,用以表现某种情绪、意境,或表现作者对某个音乐作品的理解等等,这些也称为芭蕾。
  ballet一词,源于古拉丁语ballo。最初,这个词只表示跳舞,或当众表演舞蹈,并不具有剧场演出的含义。芭蕾作为一门舞台艺术,孕育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盛大的宴饮娱乐活动,17世纪形成于法国宫廷,这种宫廷芭蕾实际上是在一个统一的主题下,具有松散结构的舞蹈、歌唱、音乐、朗诵和戏剧的综合表演,由专业的舞蹈教师设计,国王和贵族担任演员,女角也由男子扮演,表演场地在皇宫大厅中央,观众则围绕在大厅周围观看;演员戴皮制面具标志不同角色,故又称假面芭蕾。
  1661年,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建立皇家舞蹈学院。17世纪70年代芭蕾演出开始使用黎塞留主教宫廷剧场。演出场地和观众观看角度的改变,引起了舞蹈技术和审美观点的变化,演员站立的姿势越来越外开,由此正式确定了脚的5个基本位置,这5个外开的位置成为发展芭蕾舞技术的基础。专业芭蕾演员应运而生,并逐步取代了贵族业余演员,职业女芭蕾演员也开始登台演出,舞蹈技术得以较迅速地发展。芭蕾演出从基本上是一种自娱性的社交活动逐步转变为剧场表演艺术。这个时期的芭蕾是从属于歌剧的,宫廷作曲家J.B.吕利在歌剧中加入芭蕾场面,实际上是一连串舞蹈表演,剧情反而显得无关紧要,这时称为歌唱芭蕾或芭蕾歌剧。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叶。18世纪的芭蕾大师J.G.诺韦尔是芭蕾史上最有影响的舞蹈革新家。他在1760年出版的《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中首次提出了"情节芭蕾"的主张,强调舞蹈不只是形体的技巧,而属于戏剧表现和思想交流的工具。诺韦尔的理论推动了芭蕾的革新浪潮,在他和其他许多演员、编导的持续努力下,芭蕾从内容、题材、音乐、舞蹈技术、服饰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使芭蕾终于能够与歌剧分离,形成一门独立的剧场艺术。
  在芭蕾发展史上,主要有两种美学观点一直在起作用。一种观点认为,芭蕾是"纯粹的舞蹈",16世纪的意大利舞蹈教师、《王后的喜剧芭蕾》的编导博若耶认为芭蕾是"几个人在一起跳舞的几何图案组合"。这种观点完全着眼于芭蕾的形式美,几乎完全不考虑芭蕾的内容或情节,往往导致单纯追求技巧的高超、华丽。18世纪中叶以前,这种观点在芭蕾创作中居统治地位。另一种观点强调芭蕾是"戏剧性舞蹈",诺韦尔的"情节芭蕾"理论最集中地代表这种观点。他认为在一部芭蕾作品中,上述两种主要观点至今仍在起作用,不少编导致力于创作戏剧性的或有情节的芭蕾作品,也有的编导热衷于无情节芭蕾,注重形式美,两类作品中的优秀剧目都是观众所欣赏的,并作为保留剧目经常上演。20世纪以来,各种文艺思潮对芭蕾创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出现了许多不同风格的作品。
  创作一部芭蕾作品,编导是关键人物,他根据文学剧本(或一个故事、一首诗、一部音乐作品)构思出舞剧结构或舞蹈结构,再由演员来体现。编导和演员都必须掌握芭蕾语言(或芭蕾语汇)--芭蕾技术技巧,以及运用芭蕾语言表现特定内容或情绪的能力,编导应该深谙它们长于表现什么,不能表现什么;而演员则应该训练有素,能适应并创造性地体现编导的构思,只有具备这些基本条件,芭蕾创作才能进行和完成。芭蕾结构形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群舞等,编导运用古典舞、性格舞(舞台化的民族舞蹈和民间舞蹈)、现代舞等,按上述形式可以编出多幕芭蕾(分场或不分场,如《天鹅湖》)、独幕芭蕾(如《仙女们》)、芭蕾小品(如《天鹅之死》)等。芭蕾的这种结构形式在19世纪后期发展到高度规范化和程式化,以致影响和限制了芭蕾的发展。在20世纪编导创作的大量芭蕾作品 中,这些规范和程式已被大大突破,不断出现新的探索和创造。
第3个回答  2013-07-08
《第一章节》如果说1581年法国《皇后喜剧芭蕾)的上演,一直被视为芭蕾舞剧之初始——雏形的话,芭蕾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几乎晚了3个多世纪。不过,起步虽晚,却是飞跃前进。。

20世纪初,曾有外国的芭蕾舞团来中国演出,但规模有限。此后,陆续有俄侨来中国开办业余私立芭蕾舞学校,以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较有影响——对中国的芭蕾启蒙教育有积极作用。

毋庸置疑,芭蕾舞剧在中国的真正兴起和发展,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与中国政府对一切具有世界意义的优秀文化艺术都采取积极吸纳、支持的基本方针具有密切的关系。

最初,对中国芭蕾具有影响力的是俄罗斯学派。从54年2月第一位苏联专家奥·阿·伊莉娜(O·A·YEALINA)应邀来京开办第一期“教师训练班”起,到58年中国上演第一部经典芭蕾舞剧《逃陟湖》,中国芭蕾实现了初创期的神速“3级跳”。在此期间,谙熟芭蕾艺术的戴爱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期“教师训练班”的学员(大都接受过一定的芭蕾训练),以半年的时间,奇迹般的完成了苏联舞蹈学校1——6年级的教学大纲,通过严格的考试全部合格。他(她)们成为同年创建的北京舞蹈学校,芭蕾专科的教学骨干。此后,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成长为真正的芭蕾教育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实现“3级跳”的重要举措是边训练,边实践演出。这一时期常有著名苏联芭蕾艺术家来华演出,精湛的表演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中国人逐渐熟悉、喜爱起这门艺术。

1957年在查普林的指导下中国首次完整的上演了一部芭蕾舞剧——《无益的谨慎》(LA FILLE MAL GARDEE),它是18世纪末让·多贝瓦尔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适宜于当时中国芭蕾舞演员的实际水平,通过演出使队伍得到了提高。

1958年10月在古谢夫的指导下,北京舞蹈学校集中全力,成功的上演了世界著名经典芭蕾舞剧《逃陟湖》(奥杰塔扮演者白淑湘)(SWAN LAKE)全剧,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通过严格排练,高速度地造就了一支具有多方面人才的芭蕾舞剧队伍。如今,《逃陟湖》已在中国“落户”——成为对观众最有号召力的芭蕾剧目。

59年底,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剧团成立,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专业芭蕾舞团。次年,上海成立了与北京建制相同的舞蹈学校,也承担起培养专业芭蕾人才的任务,从此北、南遥相呼应,努力开拓芭蕾事业的新局面。

继《逃陟湖》之后,59、60年,在古谢夫的指导下,又陆续成功地上演了《海侠》(LECORSAIRE)、《吉赛尔》(GISELLE)年轻的中国芭蕾队伍承担这两部风格不同的著名芭蕾舞剧已显得比较从容。

这一时期中国派出了蒋祖慧(1934——)、王锡贤(1933——)等先后到莫斯科国立戏剧学院舞剧编导系进修,成绩都很优异。回国后,蒋祖慧推出了她的毕业作——《西班牙女儿》(根据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著名作家洛贝·德维加的著名诗剧《羊泉村》改编,1961年天津歌舞剧院首演;王锡贤在北京指导上演了他的毕业作《泪泉》(THE FOUNTAIN OF BAKHCH I SARAY)(根据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著名长诗改编,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剧团首演。

1963年,中央歌剧舞剧院成立,学校附属的芭蕾舞剧团结束了其实验阶段,归属了国家级剧院。不久,蒋祖慧又执导了一部著名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NORTRE-DAME DERARIS)(根据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中央歌剧舞剧院首演。……短短10年间,中国的编导、演员基本上已可独立驾驭经典芭蕾舞剧的创作、排练、舞台演出了。

从64年起,开始了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实践。事实上第一代芭蕾舞剧编导,大都是从学习民族舞蹈转向芭蕾专业的,他(她)们的民族文化背景,无疑有助于芭蕾舞剧民族化的探索。
《第二章节》,文艺复苏期在芭蕾领域中的表现,首先是恢复西方芭蕾经典保留剧目的演出,使长期只见1“红”1“白”的广大观众,在久违多彩的芭蕾艺术之后,掀起了一阵《逃陟湖》的狂热。
是否满意我的回答啊?

西方芭蕾体系有哪些
20世纪初,现代艺术对芭蕾舞产生影响,芭蕾舞开始脱离城市规范,创作自由,形式新颖,融合其他舞蹈元素。如“交响芭蕾”,代表作品《宝石花》是俄罗斯著名的民族芭蕾舞剧,改编自乌拉尔民间童话,标志着苏联交响芭蕾的转折点。现代芭蕾代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则将爱情、欲望、伪善、欺骗、绝望与死亡浓缩于一...

西方芭蕾舞与现代舞简史目录
西方芭蕾舞与现代舞的历史交织丰富,以下是简要的篇章概览:1. 芭蕾舞的诞生与演变:文艺复兴时期,太阳国王路易十四的宫廷中,芭蕾舞初露端倪。随后的专业化趋势中,早期明星与舞蹈团的建立推动了芭蕾的发展,诺瓦利的改革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2. 芭蕾舞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芭蕾舞经...

西方芭蕾舞蹈史
芭蕾作为一门舞台艺术,孕育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盛大的宴饮娱乐活动,17世纪形成于法国宫廷,这种宫廷芭蕾实际上是在一个统一的主题下,具有松散结构的舞蹈、歌唱、音乐、朗诵和戏剧的综合表演,由专业的舞蹈教师设计,国王和贵族担任演员,女角也由男子扮演,表演场地在皇宫大厅中央,观众则围绕在大厅周围观看...

西方芭蕾为什么在西方诞生
1489年被芭蕾史学家称为“宴会芭蕾”的大型席间歌舞《奥尔费》在托尔托纳演出。这是一出集诗歌、音乐、舞蹈为一体的大型节目,由宫廷职业舞蹈家波塔编排,表演者都是参加宴会的贵族成员。2、 西方芭蕾的确立:1581年在法国巴黎演出了《王后的喜剧芭蕾》。第一次把舞蹈、音乐、歌唱和朗诵融为一体,创造了...

西方芭蕾舞与现代舞简史内容简介
《西方芭蕾舞与现代舞简史》深入探讨了这两类舞蹈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脉络。芭蕾舞的根系可以追溯到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这个历史转折点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社会的雏形。据历史学家的记载,大约在公元400年至1000年,欧洲经历了所谓的“黑暗时代”,而随后的四百年被称为“中世纪晚期”。文艺复兴的曙光在...

芭蕾舞的起源
芭蕾的历史,最早的起始可追溯自欧洲文洲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意大利宫廷,及法国南部的贝根弟地方的宫廷里。每当结婚喜庆,接见外国元首,或其他大庆典,即表演这种舞蹈以示祝或助兴。芭蕾发展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芭蕾舞剧——《皇后喜剧芭蕾》上演于1581年,当洛蕾娜(Lorraine)的玛格丽特小姐和凡尔赛(Versaills)的姚幼斯公爵...

西方宫廷舞蹈芭蕾舞有着怎样的起源?
在西方,宫廷舞蹈有着不同的风格特色。出现于15~16世纪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芭蕾,最早是在意大利的宫廷宴会上进行的。王公贵族们竞相把艺术作为炫耀自己的权势与扩大政治影响的工具和手段,芭蕾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在古朴的民间舞基础上,从一种游戏性质的舞蹈开始在意大利宫廷中逐渐形成一种具有...

西方芭蕾史纲图书目录
西方芭蕾历史的画卷被详细地记录在《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的序章中,这部著作深入浅出地探讨了芭蕾艺术的发展历程。首先,芭蕾的定义与研究对象被清晰地阐述,它源于古代希腊的舞蹈和罗马的拟剧,中世纪杂耍者的技艺也为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第一章,追溯至古希腊和罗马,展示了芭蕾的起源和发展起点。第二...

西方芭蕾舞蹈作品
西方芭蕾舞蹈作品有《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吉赛尔》、《堂吉诃德》、《睡美人》。1、《天鹅湖》在芭蕾舞剧当中,要说推荐首当其冲的一定会是《天鹅湖》。据说在国外每一位芭蕾舞演员都以出演《天鹅湖》首席作为代表自己真正实力的代表作。这是一部真正的芭蕾杰作,一直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

西方芭蕾史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芭蕾释义 二.芭蕾史的研究对象 三.中世纪杂耍者的技艺 第一章 芭蕾的起源 一.古代希腊的舞蹈 二.古代罗马的拟剧 三.中世纪杂耍者的技艺 第二章 芭蕾的雏形 一.文艺复兴与芭蕾的形成 二.路易十四与宫廷芭蕾 三.皇家舞蹈院与皇家音乐院 四.最初的芭蕾理论书籍 第三章 前浪漫主义芭蕾 一.启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