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举制度没有出现之前中国是如何选拔官员的?

如题所述

没有科举制度以前有以下几种人才选拔方式:

选举发展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以后,我国古代官吏选用又分别出现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滥觞的科举制。这些选官用人制度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各种弊端。

察 举 制
察举也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史称“四科取士”,《后汉书�6�1百官志》注引应劭《汉官仪》说: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四科取士大约起于西汉,下迄东汉未改。不过有时单举其中的一二科,或全举四科,均有诏令临时规定。察举的标准虽仅有四科,但察举的具体科目却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通常指经学)以及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这些都是功名,有了功名,便可实授官职。上述察举诸科,实际上分为岁举和特举,岁举是常制,特举由诏令临时规定,二者都是由下向上推选人才的制度。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但是,舆论评价一旦与仕途沉浮相联系,就容易被某些有权势、有影响的人物或社会集团所控制、所利用。曹操审时度势,提出了“惟才是举”的用人原则,这既是对处于乱世求贤的需要,也是对汉代“选举失实”的刻意纠正。

征 辟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到了汉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沿成例。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可谓开了汉代安车蒲轮以迎贤士的先例。皇帝征聘,为汉代最尊荣的仕途,被征者来去自由,朝廷虽可督促,如坚不应命,亦不能强制;且于既征之后,地位也不同于一般臣僚,大都待以宾礼。 辟除是高级官员任用属吏的一种制度。汉代辟除官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公府辟除,试用之后,由公府高第或由公卿荐举与察举,可出补朝廷官或外长州郡,故公府掾属官位虽低,却易于显达。一种是州郡辟除,由州郡佐吏,因资历、功劳,或试用之后,以有才能被荐举或被察举,亦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长吏。 公府与州郡既有自行选官之权,而被辟除的属吏又不为朝廷命官,故去留亦可以自便。如不应辟,也不能加以强迫;否则,要受到舆论的非议。尤其是州郡辟召是当时比较自由的仕宦途径,而且既辟除之后,主官即当加以重用;否则,气节志行之士就要辞去。另一方面,公卿牧守既可自行辟除,他们为了发展个人势力,皆争相以此笼络士人;而士人为了做官,也不得不依托权门。这样便发展成为一种私恩的结合。西汉时被辟除者犹为国家官吏,到东汉则实际上成了主官的私属。于是朝廷集权力量遭到分割,地方割据势力得到发展,东汉末年四分五裂的局面,与用人之权转移到私人手中有很大关系。

九 品 中 正 制
在汉末军阀混战的冲击之下,乡里组织遭到破坏,“乡举里选”的传统做法难以为继。在此情况下,三国时的曹魏御史大夫陈群制定和推行了“九品中正制”。在朝官中推选有声望的人担任各州、郡的“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吏部依据中正的报告,按品级授官。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出现的差别:

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了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10
一、世卿世禄制
这是存在最早的一种体系较为完善的选拔制度,盛行于夏商周时期(也有说是始于春秋时期,夏商周是举荐制度的,观点不一)。这种选拔制度的重点不在选,而在于你是否有一个靠得住的爹。因为这种制度就跟帝王的世袭罔替一样,是父死子继的。父亲做什么样的官,儿子中就有一个人可以被挑选出来做这样的官。除非有特别大的过失。很像明朝时期的国公王爷一样,世袭罔替,与国同休。不过这个世卿世禄的官可不是国公王爷这样的闲职,是真正需要处理政事的,所以如果一个身居高位的权臣摊上一个不争气的儿子,那对于国家来说就等同于一场灾难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弊端,随着时代的发展,该制度最终逐渐被取消。

二、察举征辟制
察举征辟制是汉朝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察举就是指地方官吏在自己的地盘上寻访考察人才,向朝廷举荐,朝廷对举荐的人才授于对应的官职。征辟则是皇帝或者地方长官直接招募人才,跟现在的招聘有些类似。这种制度的特点就是选官面向全国,不分贵贱,只要有才能就可能成为官员,相对于之前的世卿世禄制确实是一大进步,不过这种制度也有一大漏洞,那便是对人才没有一个考核标准,全凭举荐官员个人的喜恶,甚至在过程中徇私舞弊、谋取私利,后来愈演愈烈,选出来的人才竟是“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样的货色。而且举士和举官不分,没有选举的专职官员,导致最终被淘汰。

三、九品中正制
为了避免察举征辟制中门阀对官员选拔的干预太大,曹丕接受陈群的建议采用九品中正制来选拔官员。九品中正制最大的特点就是设置中正官,专门负责寻访人才。但是中正官都需要朝廷的司徒任命。到了后期,很多中正官都是从朝廷派遣,目的便是加强朝廷对选举的控制,这也是九品中正制设立的初衷。该制度需要对人才进行三方面的考察,即家世、才能、品德,然后根据综合考量来给被考察人定品,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一共九品,根据品流的高低授于不同的官职。
起初,家世只是作为一项参考,权重不大,但晋朝以后,由于该选官制度被大门阀所掌控,就变成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了。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主要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了隋朝,大门阀已经成为了威胁皇权的重要势力,为了削弱门阀,打破士族对官职的垄断,才开始施行偏向寒门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社会中下层有才能的人得以进入上层,施展自己的才能。
第2个回答  2013-04-28
秦统一前后的仕途主要有:保举、军功、客、吏道、通法、征士等,其中保举又称作“任”,是负有法律责任的荐举,即“举其显,复保其微;举其始,复保其终”;吏道即由“吏”(狭义的“吏”,指官府的低级公务人员如“佐”、“史”之类)选“官”的入仕途径,主要通过考课制度实现;通法是指凡通晓法令者,即有可能入仕;征士,即以征召的方式收罗人才。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焚书”的建议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便几乎垄断了秦仕进之途。
刘邦建立汉王朝后,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强大,幅员辽阔,国祚长久,自然需要大批官吏。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统计,汉朝“吏员自佐吏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这么众多的官员显然需要相对稳定的选官制度培养与选拔。
考汉代选官,主要通过吏道与文学两条途径。汉王朝首先创立了察举制度。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的标准,主要看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大体说来,汉武帝以前,是察举制产生、确立时期;其后则是此制的规范发展时期。
东汉末,由于天下丧乱,人士流移,考详无地,魏王曹丕采纳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这实际上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它规定在地方州郡分别设立大小中正,负责以九个等级品评本地区的士人,作为授官的依据,并对已评定的品级定期予以升降。九品中正制初行时虽有选贤用意,但不久即被门阀势力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以至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隋唐之间发生了祸及天下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在战争中士族主度和门阀势力衰落,中小地主逐渐兴起,九品中正制遂为新兴的科举制所取代。科举制在中国古代实行了1300多年,其形式和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第3个回答  2017-07-02

    秦朝时废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授爵

    汉采用由上而下的征辟制和由下而上的察举制

    魏晋开始采取九品中正制

在科举制度没有出现之前中国是如何选拔官员的?
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科举制度出现的差别: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

在科举制度诞生之前的中国是依靠何种机制选拔人才的?
在夏商西周时期,虽说实行乡兴贤能制,但是当时的社会主流还是世袭罔替制。因为这时期的官员选举主要是通过世袭来继承的,也就是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当官。到了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时候,世袭罔替的制度也就没落了,这时候主要是通过察举征辟制来选拔人才。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的奴隶制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这时期...

汉朝没有科举制,当时汉朝是如何选拔官员的?
汉朝的察举制第一步就是有地方的官员考察、选拔有才能的人才推荐给中央,这是第一步,也是察举制最关键额的一步。如果没有当地官员的举荐,即使你再有才能,也无法做官。人才上报后,接下来考试是成为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汉朝的察举制通过考试来甄选人才,选出优秀的人才,并且授予官职。汉朝察举...

在科举制尚未创立前 朝廷是怎样选拔人才的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与寻访制,经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及后期的科举制。 一、世卿世禄与寻访制 在中国的商周时代,还没有成熟的人才选拔机制,由于奴隶主贵族把持政权,各级官吏实行“世卿世禄”,即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缘关系,子...

在科举制度被创造出来之前,朝廷是如何进行官员选拔的呢?
不过在科举制度产生前,我国古代各个时期,都根据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从维护统治集团利益需要,采取一定方式选拔官员,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从西周到春秋中后期: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是以氏族宗法制为基础的,采取血缘关系、婚姻关系进行等级划分,万人之上第一等为周天子,第二等为各诸侯国君,第三等为各...

科举制在实行之前,是如何进行人才选拔的?
一、科举制之前实行人才选拔的方式 其实在科举制之前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有察举制。首先我们要知道察举制是什么意思,察举就是一些官员在自己的领域寻找一些人才,这个时候通过一些官员的主见。将这些人才举荐给朝廷,而朝廷再进行一个选拔,对于这些人才给予一定的官职,所以地方一些大臣就可以去寻找一些人才,...

没有科举制度以前是怎么选拔官员?
察举制和世官制等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古时,在有科举制度之前(没有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时候),政府是怎么做的...
首先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最后才定型为隋唐及后期的科举制。先秦选拔人才的世官制度,一般都是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汉朝的察举制度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

科举制度还没有出现之前,古人是怎么样选官的?
在当时,察举所选拔的对象并不局限于平民学子,既有“白身”也就是没有官职的普通百姓,也有已有官职在身的官吏。只要德行达到要求均可参加选拔,也就是考试。但并不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考核标准,而是以德行方面的名声。到汉光帝时期,考试的成绩才逐渐作为重要的考核项目,并不再单一的以...

科举制度出现之前,中国古代官员是怎样选拔的?
在这之前,有三种选举制度,分别是世卿世禄制、察举征辟制和九品中正制。说起科考,被大家所熟知的应该是科举制度吧,但是科举制度是隋朝时候才开始的,那么在这之前他们是如何让进行选拔的呢?先来说说世卿世禄制吧,它最早出现在夏商周,这种选择说白了就是一个拼爹的制度,意思就是你有什么样职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