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真的爱哭吗?

如题所述

有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这是一种误解,也是一个相当肤浅的结论。至少刘备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一直都是相当高大的,这位皇叔的一生也是相当感人的。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国,包括今天的四川,重庆,和湖北,陕西的一大部分,地理面积如此之广的蜀汉政权又怎么可能是刘备的几滴眼泪就能哭出来的呢?你哭一个江山出来让我看看?退一步讲,即便刘备的江山真的是哭出来的,那也得承认这确实是人家的本事。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让你去大街上哭,你有没有本事让路人给你哪怕是十块钱呢,五十,一百块钱呢?如果你连十块钱或一百块钱都哭不出来的话,又凭什么笑话人家能哭出来一座江山的人呢?古人常讲,人生有三大不幸,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这三件不幸刘备可是一件不少的全部经历了(小时候卖草鞋是因为爸爸死了,家里穷;中年时糜夫人为了保护阿斗投井而死,后来甘夫人也死了,才有了甘露寺相亲的美人计;晚年关羽失荆州后刘备追究战争责任杀掉了干儿子刘封)。刘备早年在群雄逐鹿的过程中,老婆孩子在徐州先是被吕布俘虏,后来又被曹操俘虏(后被关羽五关斩六将送回来),赤壁之战前夕糜夫人在当阳死难,甘夫人和阿斗侥幸逃脱。以上列举的事例,哪一件不应该痛哭流涕呢?相反,刘备不哭就是很不正常的了,他也就不配再做一个人了。换了别人,经历了这些苦难,恐怕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吧。而刘备的表现却是,越挫越勇,屡败屡战,面对命运无情的打击,这位“爱哭”的皇叔又几时认过输?所以说刘备的一生,确实是痛苦,坎坷的一生,也是流着辛酸的泪水走完的一生,而对这些,又有多少人真正认真的体会过呢?后来的三顾茅庐,一般人只是注意到了刘备的礼贤下士,却忽视了三顾茅庐其实是一个双向选择。当时诸葛亮的选择空间极大,北方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曹操,东方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荆州本地的刘表也是诸葛亮本人的近亲,西方是沃野千里,“高祖因之成帝业”的益州,这样就有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诸葛亮偏偏选择了流离失所的刘备呢?就好像现代人找工作一样,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要找一个工资高,有发展潜力的公司。诸葛亮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既然连他都选择了刘备,那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又有什么理由否认刘备的高尚人品和杰出才能呢?还有关羽,被曹操俘虏后,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金钱,地位,府邸,女人,有求必应,可是关羽宁愿抛弃这一切的荣华富贵,也毫不留恋的离开了曹操,过五关斩六将,冒着生命的危险,回到穷困潦倒,朝不保夕的刘备身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看就很值得反思。如果刘备真的是一个只会哭的窝囊废,能得到仁君的称号吗,能笼络到卧龙凤雏,蜀之五虎吗?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发动了对吴国的夷陵之战。虽然是一次失败的战争,但刘备超人的毅力和非凡的勇气再一次被完整的体现出来。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当时的情景,关羽张飞先后被害,义子刘封也被刘备亲手挥泪杀死,三个生命中的至亲先后死掉,刘备痛苦的胸怀是可以体会出来的。然后刘备,61岁高龄的老人,没有选择去疗养,而是率军从四川的成都出发,走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山一程水一程,长途跋涉,来到长江岸边,经过长江三峡,一直进发到了湖北省的秭归,总共走过了上千公里的路途!而且作为帝国的皇帝,每天有堆积如山的公文要批;作为军队的统帅,又要镇定自若的指挥作战。即使是一个年富力强的年轻人,又有谁能保证胜任这份力不从心的工作呢?但是事实,不可思议的事实,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实却是——刘备真的做到了,这也是我从心里最佩服这位皇叔的地方。在极度痛苦的精神状态下,经过几千里长途颠簸的疲惫身躯,居然还要负担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老天爷实在是太为难刘备这位60多岁的老人家了(而且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是不能和今天的高科技相提并论的,当时的60岁相当于现在的70、80岁)。平心而论,该死的命运——他太不公平——他对不起人家刘备!看了以上材料,谁还能厚着脸皮再说“哭出来的江山”?整个三国时期,有谁的人生起点比刘备更低?有谁最终的人生成就比刘备更高?又有谁经历过比刘备更多的人生苦难呢?那些笑话刘备的混蛋们就应该想一想,你究竟有什么能耐了?你的个人能力里面,究竟哪一项比刘备更强了?你做过的哪一件事比刘备做的更好了?——如果都没有的话,那么,像你这样的废物又有什么资格瞧不起像刘备这样的人?如果依照我个人的看法,整个三国时期,刘备的个人能力是最突出的,比包括诸葛亮和曹操在内的其他诸侯要明显高出一大截。而且也不但是三国时期,整个中国历史,甚至整个世界历史,想找出来一个比刘备更坚强的人,恐怕也是相当困难的。现代人动不动就爱抱怨生活的打击,而他们所谓的挫折,如果和刘备的苦难经历比一比的话,那不过就是些小孩子们玩的过家家的游戏罢了。向这位汉民族的骄傲,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致敬!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6
爱哭是演义赋予他的形象,正史里的刘备并不是这样。况且古人并不觉得英雄哭有什么不好的,相反哭代表了真性情。纵观古人笔下的传记小说,英雄仁者从不吝啬眼泪。只是演义中为了衬托刘备仁义的形象让他“哭”的多了点,不符合现代人的观点而已。
第2个回答  2013-09-26
三国演义看了就知道,每次刘备哭都是有作用或者目的的,所以他不是爱哭。
第3个回答  2013-09-26
刘备的哭和他的那句为之奈何都是极为理性的,这也是他成功的关键之一,就像项羽的怒曰和大怒就过于感性,造就了以后悲惨结局
第4个回答  2013-09-26
或许他眼睛有问题啊!

刘备真的是一个爱哭之人吗 正史中刘备只哭过一次
可以说,刘备越是哭泣,在世人心中就越假仁假义,心机颇深。但实际上,刘备并非一个爱哭之人,在《三国志》的记载中,刘备一生之中仅哭过一次。当时曹操率军南下,刘表病逝,刘琮决意出城投降,献出荆州。当时诸葛亮认为刘备此时要对抗曹操,唯一的方法就是袭取荆州,然而刘备却不肯这样做,他主动去...

《三国演义》里面为什么刘备那么爱哭?
在《三国演义》里面刘备确实很爱哭,在不同场合都哭过,我们可以说刘备是个非常感性的人,但是刘备真的简单只是爱哭吗?说真的,蜀汉君臣都是性情中人,不仅刘备,包括诸葛亮,五虎将都曾在不同公开场合哭过。张飞得知二哥关羽被东吴所害后,哭的稀里哗啦的,完全颠覆我们对张飞鲁莽形象的认识,诸葛亮...

刘备是一个懦弱的人吗?
1、刘备的哭,不是懦弱,而是真性情 《三国演义》中,刘备第一次哭是与大将赵云分别,执手垂泪,不忍分离,从此拉开了哭的序幕。而后是结拜兄弟张飞失徐州,要自杀赔罪,他劝解时大哭。曹操为了得到徐庶这位人才,以他母亲为人质相逼,所以,徐庶无奈只得离开刘备而去曹操那里,刘备久久相送却不得不分别...

历史上的刘备很爱哭吗?他一直很虚伪吗?
笔者认为,刘备此生哭的这四人都与他关系紧密,而从这仅有的几次哭泣中,确实能感受到刘备的真性情,可以说与虚伪刚好相反。

在三国时期,真实的刘备真的像小说中写的那样爱哭吗?
在小说《三国演义》当中,刘备被塑造成了一个宅心仁厚爱哭之人,在书中其有很多哭场的记载:玄德哭曰:"元直去矣!吾将奈何?"云长大惊,随捉宋忠至新野见玄德,备言其事。玄德闻之大哭。玄德大哭曰:"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肃...

历史上曹操比刘备还要爱哭,为何这个锅还是被刘备给背了?
据《三国志》记载,在真实的历史上,曹操一共哭了16次,而刘备仅仅哭了6次,可见曹操比刘备还要爱哭。可是,在世人的认识中,刘备反而才是最爱哭的人。其实,导致刘备背这个锅的“罪魁祸首”是大家都熟悉的《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哭了25次,曹操哭了9次,因此,导致世人...

刘备的江山都是哭出来的吗 一代枭雄曹操也特别爱哭
有人就调侃过三国时期刘备的江山都是哭出来的,俗话说的好“男儿有泪不轻弹”,能让一个堂堂的八尺男儿落泪,那得是多么伤心的事情!但是刘备真的就如同大家传言那般爱哭吗?其实我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不仅仅刘备特别爱哭,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曹操也特别爱哭,两人一哭都是哭得稀里哗啦!无一归属的刘...

刘备性格特征
备的性格:三国演义刻画的刘备是一个爱哭,无主见的人,实际上我认为不过是为了使刘备更接近于罗贯中们心目中的帝王形象,他们很难接受一个草莽英雄能成为帝王的事实。刘备的性格类似刘邦,但刘邦生性多疑,又善于纳谏,还没有“妇人之仁”,他们以为刘邦的成功主要在于此,而刘邦的草莽性格在他们看来是缺点,若无以上的原因...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怎样的为人
刘备虽然是蜀国的领导者,但是却是一个假仁假义的人,这是因为刘备有一件事情著称,就是哭,刘备是个爱哭的人这是既定的事实,不管遇到什么事,总是泪两行。而关羽张飞两个人是莽汉,对于这种心机刘备,只能是感动不已,死心塌地的要为刘备服务,但是实际上,刘备只是在利用他们完成自己的计划而已 ,...

刘备爱哭,为什么可以让关羽他们死心塌地?
刘备在我们的眼里就是一个很爱哭的人,他的哭有很多的内涵,在不同的场合他的哭代表了不同的意思,说实话刘备的哭给他带了很多的东西同样也带走了很多的东西。刘备的哭带走了作为一个三国英雄人物的英雄气概,让他在这群英雄中有点格格不入,在这样的情况下的对比下就让我们对于他有了更新的认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