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假设经济处于长期均衡。
a)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说明最初的均衡(称为 A点)。务必包括短期总供给与长期总供给;
b)中央银行增加了5%的货币供给。用你的图形说明随着经济从最初的均衡转向新的短期均衡(称为B点),产量和物价水平会发生什么变动。
c)现在说明新的长期均衡(称为C点)。是什么引起经济从B点移动到C点?
d)根据总供给的黏性工资理论,如何比较A点的名义工资与B点的名义工资?如何比较A点的名义工资与C点的名义工资?
e)根据总供给的黏性工资理论,如何比较A点的真实工资与B点的真实工资?如何比较A点的真实工资与C点的真实工资?
最后两问不理解,能不能解释一下,谢谢!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是指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考察价格变化的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如何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后凯恩斯主流派——新古典综合派用于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的一个工具,这个模型是在凯恩斯的收入—支出模型和希克斯的IS—LM模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解释国民收入的决定及相关经济现象,是对前两个模型仅强调总需求方面的片面性进行的补充和修正。所以,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所依据的理论已经不是标准的或纯粹的凯恩斯理论。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用公式表示:


  短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方程为:AD=f(p)SAS=f(p)


  AD=SAS


  长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方程为:AD=f(p)LAS=YfAD=LAS=Yf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