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书法颜体中需要注意点什么,如何写颜体写的更好?

如题所述

书法重要的还是一个坚持 坚持每天练 日久就可以看出来 特别是对于现在年轻人来讲,很少有能坚持下来的,但是书写的技巧也是重要的,每位名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下面是颜体的一些书法书法注意事项及技巧:

颜真卿的行草书具有既凝练浑厚,又有纵横跌宕的特色。他用笔气势充沛,巧妙自然,并有篆籀气息,但他的行草书仍不失魏、晋的准绳。颜真卿的书法理论,流传有《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运笔的方式前面已经谈过了,接下来就是要发挥它的要领,落笔时如何做各种笔画,表现各异书风,其间变化多端,还有像落笔与起笔之方式,行笔之轻重缓急,笔画或字之间的连与断,以及转折之方式,笔锋之运用等,皆需注意。但多虽多,还是有一定的法度可寻,以下大约分成七点,略概分类叙述:   
起笔与收笔:   
关于起笔,求其方圆分明,完美洁净,包世臣称:「起笔处:顺入者无缺峰,逆入者无涨墨。」无缺峰则形状完美,无涨墨则笔画洁净,起笔时顺入成方,逆入成圆。收笔时则需顿或折笔锋而成方,回锋而成圆。上述诸点,乃起步之大道理,应多加练习.   
提笔与顿笔:   
当你在写作时,一个字完成的过程是由提笔与顿笔交互而形成的,「顿」是将笔下压,屈笔锋而将力道使于纸上。「提」,则是将笔提起或半提起以继续行笔。大体上,顿笔后需提笔才能行笔,而提笔后又需顿笔,使笔画成形,或接连着下一笔的笔画。终使字成形。所以才说书法写作是提与顿的交替过程。其中又包括更细的变化,例如提有全提、半提之分,顿也有轻重之巧。这就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了。  
转笔与折笔:   
除了上述之提与顿外,转笔与顿笔也需要重视。「转」是圆润笔画的方法,「折」则是画方的方法。张廷相曾道:「真书以点画成形,以转折见性」。其中,细分古书所见,折亦可称为翻转,表现的方法有此一句「曳而加于上」,意思是行笔中停笔不动,变换笔锋之方向略成ㄟ状转向。使外角成方,得其笔意。至于转法亦称绞转,行笔中「动而转于下」,意近同于上,只是转锋时不停,顺势回转向下,形亦同于ㄟ,但画外角成圆,转动幅度较为大。蒋梦麟曾以图形说明,并附诗云:「翻转突折成直角,绞转毫滚心如旋。」此例足可明见。  
方笔与圆笔:   
这部份较为复杂,讲求整体的效果。依前面所提过的起、收,提、顿、转、折,在书写时,放慢些许速度,使运笔较更稳定,以合宜的技巧,在起止及转弯处,笔画中等,将之突显曲度,使整体架构看起来圆润,且萧散超逸。而方笔则是在上述各要点中,突显笔画的骨气,让整体架构明了,直方而不失轻巧,凝整沈着,苍劲挺拔。张隆延道:「方笔平直而精严,圆笔委曲而奇诡。」极为称道。  
藏锋与露锋:  
谈到笔锋,可延伸出偏锋、正锋、搭锋、折锋、回锋诸法,对于笔锋的用法,重要可知。若书法笔中锋无变化,那即是死法。又以藏锋与露锋最重要。藏锋即是将笔锋藏于笔画中,不露痕迹;露锋就是笔锋自然露外。徐浩云:「用笔之势,特需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此句话甚是明白。笔锋不藏,则缺乏含蓄之深韵,也不可偏重一方,则不得中道即为病。两者得相配合,藏锋包其气概,露锋纵其精神,使字气势挺拔,气韵天成,即得其道。
执笔松紧:   
执笔的松紧自古即有多种论解,求紧者是因为执笔时紧才能拿稳,不使字无力,求松者是因为若拿笔太紧,会使字枯骨尽露,毫无边劲,其实他们意思都相近,只是重点论分不同罢了。  
拿笔太松,运笔时易脱笔,手上无劲,当然拿不稳;拿笔太紧,则有碍运转,一样不好。适度的松紧才是正确之道。  
枕腕:即将手腕枕于桌上写字,只靠手掌运笔,范围较小,不宜书写大字。
提腕:把手肘枕于桌上写字,范围变大,宜写中字。
悬腕:将整之手臂提起,手肘姿势固定,由手掌及肩膀运笔,活动范围大,宜写大字,为三法中最难者。  
另外执笔时需稳固,支撑点出力,协助运笔,惯力于活动处,保持姿势优美,挺背正视,切记执笔时手需注意四个要点:  
手指实:意思是手指皆需确实的压在笔管上,稳固的持者。
手心虚:意思是手掌心不须绷的太紧,适度并足以灵活运笔即可。
手背圆:是形容执笔时,手掌背圆弧且上竖的样子。(不须硬将手臂托圆,适度足以让手指灵活即可)  
手掌竖:意思是将手掌竖起直立,能使手把笔拿直即是。唐代唐太宗有言:「指实则筋力平均,掌虚则运用便易」。手需注意的部份大致如此,剩下细节就有赖读者自行体会。  
运笔是书法的根基,若不得其要领,则再怎么写也没用。所以书法以此为重。运笔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指运法,二是腕运法,三是肘运法.书法家张廷相曾说:“运笔之法有三:曰指,曰肘,曰腕;小字宜指,中字宜腕,大字宜肘,……   
指运法:指运法是运笔的其中一个持法,做法是将左手垫于右手之下。通称枕腕式。亦可放一重厚物于右手腕之下代替,而这样做,腕部就固定了,只剩下手掌手指部份可动,因此只能书写细短的笔画,适合用于小字。但若书写草书的小字时,也不适合使用枕腕式。因为此法较不灵活,写时会缺乏一股流动之气,无法表现其气概。总之,指运法书写时最稳且牢固,可作为练习运笔的第一步骤,由此而进步至提腕或悬腕,就较容易许多。因此,初学者当多加练习。  
腕运法:腕运法就是固定肘部,将腕部提起,一般通称提腕式。而此法将腕部提起,活动范围就较枕腕式大,可以书写较大的中字。但也不适合书写于大字,因为肘部仍着地,活动范围仍受限制。  
肘运法:肘运法是连肘部一起悬空,以肘部来运笔,一般通称悬腕式。而此法以肩膀为中心,腕肘均不放于案上,所以最为灵活,活动范围最大,挥洒自如,易于表现笔力。适用于大楷、行草等书体。总之,悬腕式是运笔的极致用法,如欲尽善尽美,此法非熟练不可,不然大字无法逞其雄势,行草不得其纵逸,各不得要领是也。   
1、座位:座位适当,姿势自然易于正确,大致是以身体各部安置舒适,且易于书写为准。其要点如下:座椅需正对桌面,不宜偏斜。 座椅高度,约与膝同,作时能两脚及地踏稳,不至于悬脚虚浮。桌面高度,随人而定。太高太低皆不好。桌椅之距离,以能挺直体干为度,所谓桌椅零距离即桌椅之距离为零,乃最理想者。   
2、姿势要领:座位妥稳适当,身体各部位易得要领,运笔便能得心应手。详尽如下:臀部平坐椅面。两脚张开与肩同宽,着地踏稳,上半身略为前倾。
腰背伸直,稍向前俯,不可弯曲。胸部挺起,距桌缘约五公分,若倚靠桌缘,便无活动之余地。腹部微缩。左手按纸,稳定躯体。右手执笔,或枕腕、提腕、悬腕,各依执笔要领行之。头部正而略为前俯,两眼正视,不宜偏斜。此外,需放轻松、自然,全神贯注,然后完全发挥书写最大功能。  
3.立姿:部份较大之书法字乃需站立书写。姿势与坐姿相近,要领如下:站立书写不用座椅,桌之高度以使上半身微俯为标准,约在腰上下,过高过低均不宜。桌与身体之距离与坐姿近似,不可倚靠桌缘,至无活动之余地。两脚张开,与肩同宽,不可平立,右脚需踏前一步站稳。右手执笔,左手按纸并稳定躯体。
上半身略为前俯,不可弯曲,藉右脚左手,使其平稳。头部亦随上半身自然微俯,两眼正视,不可偏斜。心情轻松自然,精神尤须贯注。  
章法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点画是线条美,间架结构是局部的构图美,章法是整体构图美。赵体楷书的章法,可以从两个方面研究和把握起规律。  
其一,整齐一律。楷书章法的整体感,首先是整齐,字的排列形式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等距,给人一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这种形式最适合严格意义的楷书。结字的宽窄、长短不同的造型产生局部参差变化,便整齐一律而不呆板拘谨的楷书不会出现不和谐或单调之弊。  
其二,多样统一。赵体楷书的最大特点是带有行书的成分,笔法多变,因字赋形,不刻意布置,在多样性、变化性中有着十分和谐统一的关系。给人的感受是静中有动,字中融情。一件书法艺术品首先感染人的是其整体效果,而整体是由无数个局部构成。因此,在布置章法时,不应该忽略每个字的细节,诸如字的造型、长短、欹正的变化,轻重的节奏感等,都需要慎重地考虑,严密地设计,并且要坚持不懈地经过较长时期磨练,始能自由地进行章法处理,表现出一种似乎没有设计的设计美,达到书法艺术的较高境界。  
楷书章法并不复杂,其主要形式有中堂、对联、条幅、横披、扇面等。楷书的章法布置,字距与行距大多基本相等,但也有行距大于字距的;一律自右至左竖写,横披的少字数者也仍然是由右至左书写;现代的中文横写是自左至右,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但竖写是仍然以从右至左为佳。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24
就颜体书法的结构而言,最基本的两点:一要注意他的外部轮廓线是外拓型(于欧体的内敛相反)。二就是横划交细,竖划较粗!
第2个回答  2013-01-24
这个不好说,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要是整体的讲能写一篇文章了,
具体情况具体说吧~
用什么笔,用什么纸,写什么碑,写了多长时间,写成什么样?
第3个回答  2013-01-24
多角度的体会。
第4个回答  2013-01-24
颜体临习的六个注意事项:
一是“雄强”与“剑拨弩张”。“雄强”是颜体字的典型特征,历代书家无不为之折服。学者容易犯的毛病是过分追求雄强,把笔画写得抛筋露骨,给人以剑拨弩张的感觉。蔡邕在其书法理论著作《九势》中说:“下笔用力,肌肤之丽。”这句话说的是书法的线条犹如美女,其美在外表现为肌肤,在内表现为筋、骨、肉、精、气、神。只有内在俱全者,“肌肤”才美。若我们只强调骨而忽视了其他东西,“肌肤”必然不美,所写出来的笔画就会觉得干枯或剑拨弩张。所以我们要注意笔力的锻炼,注意书写时线条的圆润感。
二是“对称”与“变化”。颜体字开阔对称,给人以端庄之感。但我们在学习颜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颜体字变化的一面。过分的强调对称,缺少变化,虽然端庄,却了无生气,让欣赏者如看美术字,味同嚼腊,这样的字与颜体字大相径庭。如“大”、“夫”、“天”等字,在书写的时候,横画、撇画稍稍左移,捺画右伸且厚重,对比强烈,打破绝对对称,富于变化。
三是“正面形象”与“姿态”。颜体字横平竖直,方方正正,字距行距茂密,富有拙味,给人以正面形象,然而这不等于颜体字没有姿态,没有生动的一面。我们透出颜体的方正认真的体会体会,就能看到其楚楚动人的一面。所以我们学习颜体字在注意方正的同时,也要注意每个字的姿态,要体会颜体字气势连贯、笔势飞动的一面。
四是“筋书”与“墨猪”。颜体体态、笔道丰健,以“筋”胜,史称“筋书”。初学者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笔画强调粗壮的一面,用笔较重而无力。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少肉者谓之筋,多肉少骨者谓之墨猪。”“筋”书给人于力感,有坚韧不拨的感觉。所以我们学习颜体字一定要注意其“筋骨”,切勿过份强调粗壮以成墨猪。
五是“宽博”与“松散”。颜体字外紧内松,结字疏朗,有些部首各自独立端正,给人以大气磅薄的感觉。但“宽博”不等于“松散”,“各自独立”不等于不相互照应。初学者往往强调宽博,在书写时刻意过分拉开各部分的距离而使结字失之松散,这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六是“法度”与“自然”。颜体字法度森严,每笔每画起止有度,非常讲究。但我们在强调“法度”的同时,也要注意颜体字“潇洒自然”的一面。有些初学者笔笔重视法度,书写十分僵硬,整体视之如力士嗔目握拳,极不自然。其实,只要我们认真的体察,就可以看到颜体字书写也很潇洒,给人以“自然”的感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请问书法颜体中需要注意点什么,如何写颜体写的更好?
因此,在布置章法时,不应该忽略每个字的细节,诸如字的造型、长短、欹正的变化,轻重的节奏感等,都需要慎重地考虑,严密地设计,并且要坚持不懈地经过较长时期磨练,始能自由地进行章法处理,表现出一种似乎没有设计的设计美,达到书法艺术的较高境界。 楷书章法并不复杂,其主要形式有中堂、对联、条幅、横披、扇面等。楷...

如何学习颜体
学习颜体方法如下:1、读帖:观察名家字形、结构、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2、描摹:用透明纸覆在名家字上,沿纸上的字影一笔一画的写。3、临帖:把字帖置于一旁,看着字帖一字一字地写。4、背帖:在临帖的基础上把字帖去掉,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忆字帖上的字形,将其写在纸...

如何学好颜体书法
要写好颜体字,不仅要勤奋练习,更需要体察品味,察其貌,品其神,这样才能写出形神兼备的颜体字来。颜体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的一种字体,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

颜体有什么特点?怎样写好颜体?
主要是要理解“颜筋柳骨”的感觉和概念,其次颜体主要的特征是横细竖粗,整体结构开张,笔画厚重(尤其是指竖画),掌握这些以后再去理解汉字的结构,然后回过头来仔细观察颜体的结构还有笔画,多练习,也就是说,做好:多看帖、多读帖、多写帖,慢慢自己就会对颜体有了认识。

如何练好颜体
1、练习需要对颜体的特点有深入了解,颜体从特点上论,颜体形质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前无古人。从美学上论,颜体端庄美、阳刚美、人工美,数美并举,且为后世立则;2、颜体字中的竖钩都是用转笔且把转后的竖画写成弧形。如:司、南等字,其实两字的左边笔画组合也微带弧形。又如:义字,...

颜真卿的书法要怎样才能练好
第一、要对颜体的用笔有明确的认识。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法备而书微”的伟大革命正是颜真卿完成的。他一扫六朝江左姿媚之风,规循巨削,“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笔法精严,清劲瘦硬。从行笔上讲,旧体多用分法,颜书并用篆籒。从使转上讲,旧体多用按翻,一折而...

颜字的楷书写法 颜体
4、字体布局:颜体的布局也很重要,要注意每个字的排列和间距,保持字与字之间的协调和统一。颜体楷书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字体,要写好颜体楷书需要掌握其基本特点和书写技巧。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写出更加优美的颜体楷书作品。5、笔画的衔接和呼应:颜体楷书的笔画之间有着紧密的...

颜体初学者怎么体现颜体的气势
也要注意颜体字“潇洒自然”的一面。有些初学者笔笔重视法度,书写十分僵硬,整体视之如力士嗔目握拳,极不自然。其实,只要我们认真的体察,就可以看到颜体字书写也很潇洒,给人以“自然”的感觉。要写好颜体字,不仅要勤奋练习,更需要体察品味,察其貌,品其神,这样才能写出形神兼备的颜体字来。

请问:我现在初学毛笔字(颜体),需要注意些什么细节?另,练字是用宣纸好还...
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出一段有中心、有内容、自成体系的文字,这就是创作了。如果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写出一手与字帖接近的字,你练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练字姿势:练字应注意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一般字帖上都有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

颜体怎样写才好?
笔画方面要写些行书的东西来体会笔画之间的呼应,这点不攻破楷书难以写出感觉。总有些功夫下了,但收效甚微的结果。要知道,笔画不是独立存在的,是运动过程中的法度的痕迹。再者,写时应大处着眼,一时写的不像没关系,写大得大,写小得小。如你对颜的理解还在笔画上,那么你的表现也仅限于笔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