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如题所述

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第一次产业革命使得自由贸易理论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理论通常称之为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二阶段是在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生使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出现了重大转折,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理论可称之为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三阶段的自由贸易理论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带来了自由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全面发展。 1.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 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以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和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为发展主线。 斯密在其经典巨著《国富论》中特别强调指出,由于自然与社会因素的差异,各国在生产同种商品时会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因而形成各自绝对生产成本的差异,也就是各自绝对优势的不同。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原因在于该国在生产某种商品时存在绝对优势。 基于绝对成本论的研究成果和重大陷阱,李嘉图以相对成本论补充和发展了这一学说,回答了绝对成本一理论所没有解决的问题。李嘉图指出:当一国同另一国相比,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中均处在绝对劣势(优势)时,只要它在两种产品上的比较成本同另一个国家相比是有差别的,则仍有资格(必要)参与自由贸易。比较成本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每个国家都会有一种比较优势,或者说是相对优势,都能通过贸易获得比较利益。这里的比较优势,就是更大的绝对优势和更小的绝对劣势,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之理。关于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英国经济学家穆勒运用相互需求原理做出了一定的解释。首先,他运用比较优势原理,说明实际贸易条件必定介于两国国内两种商品交换比例所确定的上下限之问,超出上限或下限,国际贸易不会发生。其次他得出结论,实际的贸易条件取决于贸易国各自对对方商品的相对需求强度。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实际贸易条件就接近于外国国内这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这个实际的贸易条件对本国就有利。反之,如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则实际贸易条件就接近于本国国内这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这个实际的贸易条件对外国就有利。 2.现代学派自由贸易理论 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以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以及其后提出的与生产要素禀赋说相背离现象的里昂惕夫之谜为发展主线。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又被称为赫—俄模型,其主要内容是:不同商品的生产需要投入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是不同的,因此,一国应生产那些能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并出口,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各种要素的价格将会因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移动以及进一步发展或因其中一种遇到较小阻力而趋于均等化。 在早期,里昂惕夫对赫—俄原理确信不疑,按照这个理论,一国拥有较多的资本,就应生产和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输入较稀缺的劳动力要素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基于以上认识,他利用投入一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具体计算,其目的是对赫—俄原理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作为世界上资本最充裕的国家,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即要素充裕度差异不能有效地决定贸易方式。这一由里昂惕夫发现的赫一俄理论与贸易实践的巨大背离现象使美欧国际贸易学术界大为震惊,被人们称为里昂惕夫之迷或里昂惕夫悖论。里昂惕夫之谜引发了西方经济学界大规模的辩论和验证,由此带来了二战以后自由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3.二战以后自由贸易理论 二战以后的自由贸易理论根据其成因可以分成两大群:第一群是为解释里昂惕夫之谜而产生的,被称为新要素贸易论;第二群是为解释新的国际贸易格局而产生的,可称之为国际贸易新理论。新要素贸易论认为,在考虑国际贸易中商品的比较优势时,人力技能、技术进展在国际贸易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对生产要素禀赋学说的发展与补充,所不同的是赋予了生产要素新的内涵,突破了原来的局限,这一理论群主要有人力资本论、人力技能论和技术差距论。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囿于文章篇幅的限制,本文仅介绍国际贸易原因理论。它们主要有:需求相似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当代国际贸易的实践,调查结果发现有三个十分显著的贸易事实不容忽视:知识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贸易产品知识化;工业化国家经济结构的趋同化;部门内贸易的主导化。这些是传统的贸易理论所无法解释和不能预见的。针对这些重大变化,国际贸易新理论做出了一些令人信服的解释。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第一次产业革命使得自由贸易理论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理论通常称之为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二阶段是在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

自由贸易理论演变与发展
自由贸易理论的演进历程中,各阶段的理论在生产要素分析和贸易原因探讨上展现出连续性和创新性。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以成本理论为基础,批判了重商主义,特别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他们强调劳动成本差异是贸易的驱动力,尽管在假定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

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进一步分析各阶段的自由贸易理论学说,可以发现,它们对于生产要素的分析和在阐述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两个方面存在着很强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对国际贸易进行了最初的系统的理论研究,特别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成本学说,是研究国际贸易原因的...

试分析自由贸易政策三次历史演变。(包括政策特点理论依据)
为了对外扩张,美国从二次战前的贸易保护主义转向自由贸易政策,并推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推行贸易自由化,把单边的自由贸易政策演变为多边的自由贸易政策。随着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995年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1948年生效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使多边的自由贸易政策得到加强。自由贸易世界贸...

自由贸易的变化
按照这种贸易理论进行国际分工,其结果必然造成某种资源的枯竭、地力破坏、环境恶化,从而严重影响这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在2·2·2·2(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资源、两种货币)模型中,要求相互贸易的两个国家实行自由的货币兑换制度,以适应自由贸易。而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伴随而来的货币自由兑换需要健全的...

自由贸易变化
无条件的自由贸易对国家利益造成损害。理论模型揭示,无条件贸易可能导致国家经济部门残缺,危及国家安全;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影响可持续发展;金融体系脆弱时,可能引发金融危机。自由贸易理论未能准确解释其规律,是因为它忽视了国家利益之间的差异和无条件贸易对国家利益的损害。贸易条件影响贸易收益分配,可能...

贸易自由化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的理论思考
中国正经历制度转型,贸易自由化进程中面对着不完全竞争的国际环境,改革需要通过竞争形成垄断竞争市场,以发挥大国的优势。中国的对外贸易遵循“可竞争市场”理论,强调自由进入、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的培育。通过降低贸易壁垒、推进汇率自由化,以及优先发展技术贸易,中国寻求市场换技术,促进产业升级。贸易...

为什么自由贸易理论占主导地位
自由贸易理论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国际贸易的核心理论,成为整个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甚至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理念和目标,对后世各种不同类型国家的贸易理论和政策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观国际贸易的演进历史,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选择却长期背离自由贸易原理,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才不...

自由贸易理论有哪些
1. 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表明,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既能增加贸易收益,也伴随着不可避免的成本。不同国家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利益和对成本的承担存在差异,有的国家经济地位得到提升,而有的国家则可能被边缘化。2. 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由贸易理论所阐述的收益实现依赖于一系列前提条件,...

李斯特的保护贸易政策理论观点包括哪些
一)自由贸易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自由贸易最先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8世纪60年代倡导,由于其理论模式的优美,及其在实践中强大的生命力,使得该自由贸易理论为后世广泛推崇。其理论产生的背景是当时重金主义学派的理论政策已不能适应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需要,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对外贸易。于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