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可以私自转让吗?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吗?

一些小股东退股后,公司除了按照股份退回股金外,还给一些补偿,然后这些股份暂时挂在公司集体股上,过一段时间后,董事长就将这些股份秘密地转到自己名下,就是偷摸的,其他小股东不知道,请问,这样可以吗?是否违法?退股份多给补偿时,其他股东也都不知道,合法吗?
目前公司情况大概是这样的:假设我公司注册100万,股份100万,1元一股,但是现在资产评估值1000万。可以说董事长用了很小的代价,获取了很大的利益,而且在其他小股东不知情的情况下。或许他们董事会和职工代表是知道或是被迫签的字?
最后是,我们这些不到1%股份的小股东可以同样收购那些股份吗?
哪位好心的朋友帮帮咱们弱势群体的忙吧!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内部转让是自由的,不需要其他股东同意。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正常情况下,公司股东是不可能退股,而将股份挂在公司集体股上的。股东想要退出公司只能通过减资或者股权转让的方式。

另外,有限责任公司时没有股份说法的,也不存在股价的问题。建议再详细了解一下公司的情况,好做针对性解答。

扩展资料:

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纠纷案

一、案情:

甲乙丙三人在上海成立一家美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30万,三人各出资10万。2008年5月11日,三位股东(作为甲方)与丁(作为乙方)签订公司转让合同书,约定甲方转让美容公司100%股权,转让费总额为42万元,转让日期为2008年5月11日。 

2008年5月12日,美容公司形成股东会决议,同意甲、乙分别将其33.33%的股权转让给丁,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 2008年5月12日,甲与丁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甲将所持有的美容公司33.33%股权作价14万元转让给丁,丁应于协议签订之日起当日内,向甲付清全部股权转让价款。

此后,丁向甲支付股权转让款12万元,尚欠转让款2万元未付。此外,丁还与乙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上述股权转让已办理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甲随后向上海浦东新区法院起诉丁,要求支付2万元转让款及利息。

二、一审判决(上海浦东新区法院2008)

法院认为,甲、丁之间的股权转让属甲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美容公司已就此转让事宜召开股东会,公司股东对此转让行为不持异议。甲、丁及乙、丙虽于2008年5月11日签订公司转让合同书,约定甲乙丙将全部股权转让给丁,但此后,仅有甲、乙与丁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丙并未转让股权。

而2008年5月11日的公司转让合同书对合同义务的约定均是针对甲乙丙三人,因此该公司转让合同书并未实际履行。此外,甲、丁之间的股权转让协议签订于公司转让合同书之后,且双方已据此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因此,丁应按双方之间的股权转让协议履行。

至于甲、丁之间股权转让协议签订前的未尽事宜,丁或美容公司如有证据,可另行主张权利,不构成丁拒绝向甲支付剩余转让款的抗辩事由。

综上,对甲要求丁支付转让款及承担利息损失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第三款之规定,作出如下判决:

(一)、丁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甲支付股权转让款2万元;

(二)、丁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甲利息损失(以2万元为基数,自2008年5月13日至2008年8月13日,按同期银行3个月期定期存款利率标准计算)。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1、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出资后是不能抽回出资的。你说的“退股”是习惯说法,其实质是小股东将自己持有的股权通过转让给其他股东,获取转让股权款来达到所谓的“退股”的目的。
2、根据《公司法》第72条条一款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是可以互相转让股权的,不需要经过其他股东的同意。小股东以转让股权的方式将股股转让给集体股(一般为职工持股会的名义),是符合法律规定的。股权转让后,小股东即已失去了股东资格。
3、董事长也是本公司的股东,职工持股会也是本公司的股东,他们之间互相转让股权不需要其他股东的同意。当然职工持股会一般是作为社会团体法人登记的,职工持股会的决议应当符合职工持股会章程的规定。因此,从法律角度讲,董事长从职工持股会处受让股权,是不违法的。
4、小股东“退股”后,已经丧失了股东资格。从权利角度讲,小股东甚至任何人都有从公司股东处受让股权的权利,但这属于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要根据《公司》第72条第二款的规定,除转让双方达到一致意见外,还须取得其他股东过半数以上同意。因此,小股东收购股权仅仅是一项权利,能否实现则要看其他因素。
5、如果小股东认为董事长涉嫌利用职务之便,用股权转让方式侵占公司财产,则可能构成犯罪,小股东可向公安机关控告。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1-18
《公司法》72到76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问题。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必须依照公司法或者是公司章程规定,私下转让绝对是不可以的。追问

公司章程已经被偷偷地更改了,没有开股东会,所有股东都不知道怎么改的,只有董事长和财务的两个人知道,合法吗?

第3个回答  2020-03-14
请问,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私自转让给股东以外的有法律保护吗?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否有权自由转让股权?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可以依公司法规定自由转让股权根据《公司法》第72条条一款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是可以互相转让股权的,不需要经过其他股东的同意。小股东以转让股权的方式将股股转让给集体股(一般为职工持股会的名义),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可以向外转让吗
律师解答: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2、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3、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

股权可以私自转让吗
首先,必须确保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和公司的规章制度。如果具备这些条件,股东通常可以私下转让股权。然而,若公司内部规定股东之间不能私下进行此类交易,则必须遵循此规定。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部分股权。同时,根据《公司法》第三十六条,股东依法转让出资后,...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有什么条件和限制
法律分析:由于在公司股东之间转让只会使股东的持股比例发生变化,没有新股东的加入,不会改变公司人合性的基础。因此,对于股东之间相互转让股权的,除了公司的章程另有规定外,法律上没有任何的限制条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四十一条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

未经股东同意进行股权转让合法吗?
我国《公司法》规定: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怎样转让股权的
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可以自由转让其股权,而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时,则需要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需以书面形式通知其他股东关于股权转让的事项,其他股东自接到通知起三十天内未作出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如果半数以上股东不同意转让,那么不同意的股东有义务购买...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规定如下:1、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2、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3、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有限责任公司转让股权流程是什么1、召开公司股东大会,研究股权出售和...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转让股份要其它股东的同意吗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不需要其他股东同意,公司法对此没有规定需要通知替他股东,但是股权转让办理变更登记时是需要原股东会决议和新股东会决议,否则不便办理股权转让工商备案登记手续,因此有必要再合适的时间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如果不是董事长或执行董事,还要提发甫篡晃诂...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是否可以转让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可以转让,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当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时,需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需书面通知其他股东,询问他们是否同意转让,其他股东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未答复视为同意。如果半数以上的股东不同意转让,则不同意的...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具体怎样对内转让
公司将受让人信息记载于股东名册。在股东大会召开前20天内或决定分配股利前5天内,不得进行股东名册变更登记。综上所述,有限责任公司内部的股权转移程序相对简单,仅需双方同意并签订合同。但需遵循法律规定,确保公正合理地处理所有股东的利益。同时,注意特定时间限制,避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决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