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名人名言、课外古诗、对联集锦、优秀标语和广告词(并赏析) 凑够十篇就行

如题所述

名人名言赏析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博学多才,教学生“六艺”,但更重视人格的培养教育。在其宏篇大论中以一个“仁”(恭,宽,信,敏,惠)贯穿始终,教导后人“仁”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必备的基本品德。即此文所诠释的恭敬就不受侮辱,宽厚就能得到别人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信用,勤敏就会有功绩,慈惠就能使唤(指挥)别人。
箴言中首先提出了做人要给别人以庄重的良好印象,对别人要以恭敬的态度,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不至于被别人侮辱。庄重是一种不随便、不轻浮的态度,是做人的基础,是人格魅力的一种体现,更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先学会尊重别人。对别人以谦恭之礼,举止淳化、得体。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倡导人权平等以及人性化管理的今天是尤为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财富。
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为人者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宽厚、温柔、敦厚是足够包容万物的。宅心仁厚了,心境自然也就宽宏了,心境宽宏了道路也就宽阔了,道路宽阔了于人于已都方便了。从近代的伟人、学者即便是个基层的领导者们守则、训示里时常会看到“严于律已,宽厚待人。”这样的座右铭,它也是千百年人类对于“宽”字的最好引申,对自已严格,对别人宽厚,是人与人交往的准则。对别人宽容是一种何等的大器,是海纳百川之豪情,是英雄之本色。做到了这些才能够真正得到别人的拥护和爱戴,才能积大成。
“君子诚之贵。”诚信是我们与生俱来就接受的传统观念。“人之初,性本善。”“诚,善莫大焉。”诚信是善良之本。哲学家、思想家子思曾这样精辟地阐述:“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成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即“诚”是自己成全自己,也就是人的本性使然,是真诚的人对自己的完善。“道”是自己引导自己,是自己在为自己铺路。真诚是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始终,没有了真诚,就没有了万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真诚并非只是自我完善而已,要用来成就万物的的根本,就像一条引领自己前进的道路。自我完善,是仁义的表现;成就万物,是智慧的体现。天赋的真诚品德,是结合了天地内外的道理,所以是随时运用而无不适宜。也许从“三顾茅庐”的典故中我们更能够了解诚实守信的可贵。
孔夫子富有哲理性地教导后人,以“博学于文”、“学而不厌”,才能有“德”的教育思想是人类治学之道的宗旨。只有勤思敏学,才能成就自己,才能有所建树。知识来源于积累,只有通过学习,不断学习,才能进步。在全面进入以知识经济为主流的今天,尤为人们所受用,终身学习制以至于成为了一种时尚。以勤为本,以学为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才能在掌握科学知识,才能成就辉煌,才能建功立业。
“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说,有德的人不会孤单,必定会有同类的人去亲近他。只有待人以诚,和睦相处,以一颗慈善的心去温暖人,以慈和的笑容去感化人,用平静的心境去对待一切。才能不再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多一分微笑,就能多几分号召力。多一句亲切感人的话语,就能多得到几分别人的敬仰。即孔夫子所言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所以说,威信产生于人格的魅力,而非威严。只有用真情去感化一切,才能得到回报,才能使别人对你心悦诚服。
故然,为人者遵之古训即不逾规,不逾规则成大器也。追问

纳尼,两百字就行

追答

额,sorry哈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9
绵世泽莫如积德行善,振家声还是读书做人。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522232.htm
名人名言,课外古诗,对联集锦和广告词(可做赏析),学习方法和文章阅读方法介绍等

客 中 作   唐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这首诗预计是最早的集名人名言、古诗词、广告词和对联于一体的文学作品。至此,兰陵美酒名动九州。

赏析:

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兰陵,点出作客之地,但把它和美酒联系起来,便一扫令人沮丧的外乡异地凄楚情绪,而带有一种使人迷恋的感情色彩了。著名的兰陵美酒,是用香草郁金加工浸制,带着醇浓的芬芳,又是盛在晶莹润泽的玉碗里,看去犹如琥珀般的光艳。诗人面对美酒,愉悦兴奋之情自可想见了。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两句诗,可以说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说在人意中,因为它符合前面描写和感情发展的自然趋向;说出人意外,是因为《客中行》这样一个似乎是暗示要写客愁的题目,在李白笔下,完全是另一种表现。这样诗就显得特别耐人寻味。诗人并非没有意识到是在他乡,当然也并非丝毫不想念故乡。但是,这些都在兰陵美酒面前被冲淡了。一种流连忘返的情绪,甚至乐于在客中、乐于在朋友面前尽情欢醉的情绪完全支配了他,非常有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