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

如题所述

(1)以人为本,群防群控。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首要任务,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建立健全群防群控机制,鼓励公民报告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隐患,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处置职责的部门、单位和个人。 

(2)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经常性地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应急状态下实行特事特办、急事先办。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严格依法制订、修订应急预案,依法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切实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联动协调制度,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要加强应急中心建设,整合公安110、交通122、消防119、急救120等主要应急资源,建立统一接报、分级分类处置的应急平台。 

(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应急管理中的参谋作用,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 

拓展资料:

突发事件定义:

    广义上,突发事件可被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第一层的含义是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第二层的含义是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

    狭义上,突发事件就是意外地突然发生的重大或敏感事件,简言之,就是天灾人祸。前者即自然灾害,后者如恐怖事件、社会冲突、丑闻包括大量谣言等等,专家也称其为“危机”。

    根据中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参考资料:突发事件处理原则-仁寿县人民政府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6

(一)提高认识,加强预防。各级会计资格考试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增强忧患意识,提前做好考试的各项准备工作,降低各种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的可能性。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全国会计资格无纸化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协调处理事关全国性的突发事件,省级会计资格无纸化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处理和上报本地区突发事件。

(三)坚守岗位,畅通信息。各级会计资格考试管理机构要建立突发事件和相关考试信息逐级报告制度。考试期间,设置考试值班电话,值班人员坚守岗位,保证值班电话畅通无阻,遇有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并上报。

(四)快速反应,有效控制。发生突发事件,有关人员要迅速到位,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上下级会计资格考试管理机构之间、会计资格考试管理机构与考点之间、会计资格考试管理机构与其它相关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协调联动,迅速处理。

拓展资料:

一般突发事件包括:

(一)考试过程中,发现试题明显错误。

(二)考试期间,因计算机系统、考试软件、网络或供电系统等出现故障,导致考生无法正常考试,但可以在30分钟内修复的。

(三)考试期间,个别考生因计算机、考试软件等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正常考试,但启用备用计算机可以解决的。

(四)考试结束后,由于网络、服务器等故障,无法及时将考试数据上传。

(五)其他有一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5-22
1、果断及时原则。
一旦发生事件,主要领导要立即赶赴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及时制定措施,果断应对处置。要区分不同情况,抓住主要矛盾,因情施策,因人制宜,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及时平息事态。现场的掌控和事态的平息是第一位,必要时还需动用政法机关维护现场秩序,迫使事态不朝难以收拾地步发展,以防止社会闲杂不法分子借机滋事、闹事,尽量减少社会波及面,防止造成社会动荡。
2、疏导教育原则。
对发生的突发事件要本着“宜顺不宜激、宜疏不宜堵、宜解不宜结、宜散不宜聚”的指导思想,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加以处置,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对涉事对象乃至广大群众应懂得即使合理合法,表达方式不合法、不合程序也属违法行为,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责任管辖原则。
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必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在此原则下,作为政府还必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意识,以及镇办一级机关工作人员的“一岗双责”责任制度落实。
4、依法办事原则。
处置突发事件必须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政法机关不是处置突发事件的责任主体,但政法机关是在突发事件中维护、掌控现场的中坚力量,是防止突发事件向社会骚乱的重要责任主体。因此,必须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办事,该断必断,该柔必柔。
地方党委、政府及部门应是处置突发事件的直接责任单位,在处置过程中,既不能无原则迁就,也不能一味强行,要做到有理有节,以协调、协商处置为最好,从而达到双方圆满的结局。
5、预防为主原则。
每一起突发事件的发生都有其自身的演变过程,如果在其演变过程中加以化解矛盾才是最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突发事件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在源头上下大力气。
作为公共管理政府部门必须: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决策理念,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才能避免因决策不当或失误侵害群众利益;二是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建立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对突发事件预警,对突发事件处置也应建立应急预案,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9
一是果断及时原则。一旦发生事件,主要领导要立即赶赴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及时制定措施,果断应对处置。要区分不同情况,抓住主要矛盾,因情施策,因人制宜,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及时平息事态。现场的掌控和事态的平息是第一位,必要时还需动用政法机关维护现场秩序,迫使事态不朝难以收拾地步发展,以防止社会闲杂不法分子借机滋事、闹事,尽量减少社会波及面,防止造成社会动荡。“5.28”事件是在市委主要领导指导下,动员社会司法机关和地方政府通力配合才及时将突发事件现场处置下来。
二是疏导教育原则。对发生的突发事件要本着“宜顺不宜激、宜疏不宜堵、宜解不宜结、宜散不宜聚”的指导思想,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加以处置,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对涉事对象乃至广大群众应懂得即使合理合法,表达方式不合法、不合程序也属违法行为,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5.28”事件之所以于当天晚上解决,主要得力于当地政府对涉事家属代表通过疏导、教育、引导以及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教育,双方本着诚心解决问题而得以完结。
三是责任管辖原则。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必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在此原则下,作为政府还必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意识,以及镇办一级机关工作人员的“一岗双责”责任制度落实。在处置“5.28”事件整个过程中,我们依照这一原则,在本辖区内调动一切可用公共力量,强化现场控制;在上级指导和辅佐强制措施基础上,才迅速平息事态。在这一过程中,应强调各级主管部门决不能把应该本级解决的问题推给上级,也不得把应由本单位解决的问题推向社会。在当前社会转型时间,各类矛盾、各类问题日益突出,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在做好维稳工作的同时,应把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工作纳入各级地方政府和主要领导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加强考核和责任追究,切实把责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肩上。
四是依法办事原则。处置突发事件必须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政法机关不是处置突发事件的责任主体,但政法机关是在突发事件中维护、掌控现场的中坚力量,是防止突发事件向社会骚乱的重要责任主体。因此,必须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办事,该断必断,该柔必柔。地方党委、政府及部门应是处置突发事件的直接责任单位,在处置过程中,既不能无原则迁就,也不能一味强行,要做到有理有节,以协调、协商处置为最好,从而达到双方圆满的结局。我们在处置“5.28”事件过程中,正是在市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协调、协商,才及时化解了这一突发事件,也防止了事态的扩大化。
五是预防为主原则。每一起突发事件的发生都有其自身的演变过程,如果在其演变过程中加以化解矛盾才是最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突发事件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在源头上下大力气。作为公共管理政府部门必须: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决策理念,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才能避免因决策不当或失误侵害群众利益;二是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建立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对突发事件预警,对突发事件处置也应建立应急预案,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第4个回答  2013-08-15
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 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第四条 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第五条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第六条 国家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

  第七条 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的,从其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配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八条 国务院在总理领导下研究、决定和部署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必要时,国务院可以派出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由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驻当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相关类别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协调、指挥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指导、协助下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应部门做好有关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第九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条 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及时公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处理突发事件应遵循的原则有( )。
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是:快速反应,控制事态发展;以,1、为本,保护公众利益;公开透明,真诚面对公众;重塑形象,置之死地而后生。故答案为ABD。

突发事件处理三原则
1. 果断及时原则:突发事件发生时,主要领导应迅速响应,掌握情况,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应对矛盾进行精准分析,因势利导,确保事态得到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扩大。必要时,可动用政法机关维护秩序,防止不法分子趁乱生事,尽量减少社会影响。2. 疏导教育原则:处理突发事件时,应遵循“疏导为主,激化避免”...

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
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是:快速响应、科学决策、协同联动、公开透明。拓展知识:首先,快速响应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关键。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必须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例如,在地震灾害中,救援队伍需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展开搜救工作,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其次,科学决策是...

突发事件处置六个原则
突发事件处置六个原则:1.以人为本,减轻危害。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社会动员,协调联动。4.属地先期处置。5.依靠科学,专业处置。6.鼓励创新,迅速高效。突发\/事\/件\/处理六原则一、冷静面对不慌乱百密一疏,管理中难免出现突发事件。面对意想不到的突发危机,我们不能慌乱,要冷静思考,理智对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
其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一)启动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启动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法律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四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成立地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领导、...

突发事件处置六个原则
1. 以人为本,减轻危害: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努力减轻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影响,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职责,确保处置工作有序、高效进行。3. 社会动员,协调联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协调各部门和社会力量,形成合力...

处置突发事件24字原则是什么?
处置突发事件24字原则:以人为本,减轻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社会动员,协调联动。对发生的突发事件要本着“宜顺不宜激、宜疏不宜堵、宜解不宜结、宜散不宜聚”的指导思想,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加以处置,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对涉事...

突发事件的应急和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处置原则: 1.快速反应原则。 处置突发事件要坚持一个“快”字, 信息上报快,部署控制快,预案落实快。 2.现场指挥原则。 发生报告会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人 员要亲临现场,全面掌握情况,准确分析局势,果断做出正 确指挥判断。 3.降低损失原则。 处置方法要妥当,要以维护报告会当 天的稳定、确保观众人身...

突发事件处置六个原则
一、以人为本,减轻危害: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努力减轻事件对民众的危害。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确保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在党的领导下,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有序组织与实施。三、社会动员,协调联动:激活社会应急机制,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协同配合,形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