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宗教

如题所述

宗教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历史现象,是多数人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宗教一词,在拉丁文中意思是人同神的联系或敬神。在古汉语中,宗教也具有奉祀神、祖先之意。一般来说,宗教集中表现为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因而对之敬畏和崇拜,以求消除灾祸,得到永久的幸福。从哲学的层面来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本质上是人们的头脑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的反映。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包含着宗教思想和宗教心理两个方面的内容。宗教思想集中表现为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以及体现这种信仰的教义和视觉理论,最直接地反映着宗教的本质。它包含着神、灵魂的观念;天命、神祗的观念;对神的存在及灵魂不灭的论证;对神与世界、神与人相互关系的阐述;对天国、地狱的描绘;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神学理论体系。宗教心理是较低层次的宗教意识,它是基于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在情绪上表现出来的对神灵的神秘感、依赖感、尊敬与畏惧、发自内心的服从等感情的东西,是对所信奉的神圣对象的特殊感受和直接体验。宗教思想一般决定着宗教心理的性质和内容,并影响到宗教行为。而宗教心理对宗教信仰的形成和确立则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宗教意识是反映宗教这一事物内在的东西,宗教还有其外在的表现,即宗教表现为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现象,特别是表现为是一种社会组织,使人们能具体感受到宗教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就是说宗教并不单纯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纯粹精神的东西,它是通过具有宗教信仰的一个庞大的人的群体作为其外在的表现,这个庞大的群体是由亿万宗教徒组成的。所以,宗教徒是宗教的主体,是宗教最活跃的部分,涉及到宗教的方方面面均是宗教徒行为的结果,没有宗教徒,也就不可能有现实的宗教的存在。宗教徒有了宗教思想,才会产生特殊的宗教感情和体验,才会产生一系列宗教崇拜的外在行为。宗教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还形成了严密的组织和制度,这是宗教思想信条化、宗教行为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结果,是宗教作为社会实体的集中表现,对宗教信仰者及宗教思想、宗教心理和宗教行为起着凝聚团结的作用。因此,宗教是一种包含宗教意识及其外在表现,也可以说是一个由本质和现象构成的社会体系。宗教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也就是说,宗教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过程。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广义上来说,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的一部分,如原始社会的中后期,人类的文化史几乎就等同于宗教史,因为宗教可以说包容了当时的全部人类的精神生活。从狭义上来说,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社会的精神生活领域,广泛地同哲学、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发生密切的关系,形成了儿特的宗教文化现象。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