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如题所述

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藏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西文“教育”有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地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也就是说,在西方,“教育”注重的是相对客观内容,是一种发现、挖掘、引导、固化和发展人的素质的活动。汉语“教”字的意思,从“孝”引申和转义而来。“孝”本指子女放弃耕作照顾危病老人,转义为脱产教授课业的意思,还进一步演变出学生要“像侍奉父母那样尊崇老师”的含义。这是中国“教育”一词所特别重视的含义。“育”字从云从肉,“肉”指“人体”;“云”本义为“旋转聚合”,转义为“同化”,所以“育”指对世人进行同化的工作。在《说文解字》里,“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一词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仅仅是偶尔的结合。“教育”成为一个双音节词,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有识之士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势力的干扰,废私塾,创办新式学校。1905年,清政府迫于形势,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废除科举制,颁布新学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西学逐渐成为我国近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现代汉语中“教育”一词的通行,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是联系在一起的,反映了中国教育话语由“以学为本”向“以教为本”的转变。现代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以教为本”的教育已经失去了工业时代为社会分工进行大规模生产而培养人才的需要,可是我国的学校教育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以应试为本”。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交锋,实质就是选人制度和如何实施真正的教育的交锋。现在教育要走向“现代化”,恐怕首要的,最基本的还得是恢复教育的本质,崇尚“以学为本”,不断促进人的发展。“个性”是个心理学术语,是个内容繁多、层次复杂的概念。美国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认为,“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的思想和行为的个人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这个概念把个性作为身心倾向、特性和反应统一了起来,说明了个性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同时还强调了个性不单纯是行为和理想,还是制约着各种活动倾向的动力系统。我国心理学界多用前苏联心理学家的个性定义,认为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个性特征并不孤立存在,个性是在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倾向制约下构成的整体。因而把个性定义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通常,一谈到人性和个性,文化和教育,就会使人联想到普通国民素质不济、境界不高的问题。比如在比较中西方文化和个人行为时,诸如描绘国人随地吐痰、上车不排队、满口脏话、公共场所抽烟等不卫生不文明的文字,早已是屡见不鲜。我曾想,此类事情虽然不能张显国人的光辉形象,也算是某些国人的习惯或者个性吧!如果“教育本质是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的观点里也包括了上述内容的话,教育罪莫大焉!有人出语惊人地说,这不是教育的问题,是文化的毛病。在传统观念里,朝廷等于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要求子民“忠”;家庭重如天,有“三刚”和“五常”,所以规范儿女“孝”。对于“廷”和“庭”之间的辽阔地带,诸如道路、广场、车船,或者现代的学校、工厂、社区、商场、医院等等地方,中华文化少有关注、论述和规范。总不至于要人忠于自然,孝敬社会吧?所以自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说教,无非是以“庭”或“廷”为坐标而推己及人的演绎罢了。一旦有所离开,个人的行为就开始有些混乱了。今天,国人对公共空间的陌生、麻木和践踏改观不巨,也算有其历史原因吧。社会的发展也就是人的发展,教育与文化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本身也具有教育的功能。个性是人的生存方式,每个人都是一个个性化的存在,因此社会需要教育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个人形成群体,群体形成组织,组织构成社会。人个性中的普遍的“共性”的内容构成了社会的需要。反过来,社会又通过总结和规范这些“共性”,形成了社会文化,并且把能够促进和谐的“共性”变成社会理想与追求。个性与共性同等重要,所以,我认为,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的发展。我还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应该从国民对于公共空间的卫生和文明习惯的建设和维护这个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共性”开始。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明晰教育的本质,还要有用智慧的光芒照亮教育事业的起点与前程!参考资料1、《陌生的公共空间》余秋雨2、《个性心理学》[英]丹尼尔?内特尔翻译:冯炳坤商务印书馆2010-8-1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4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1、原话是: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2、英文原文:Edu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3、出自: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3、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教...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原句是这样的: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这句话节选自——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1977)一书。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呢?
教育的本质是:指教育的内在要素之间的根本联系和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教育的目的是:①我国大陆地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②我国台湾地区:教育之目的以培养人民健全人格、民...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1、教育本质是指教育的内在要素之间的根本联系和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与“教育现象”相对。2、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教育,它的职能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个基本特点存在于各种社会的教育...

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一、教育定义 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传递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它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活动,引导个体不断学习和成长。二、教育的本质 1. 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本质首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

什么是教育的本质?
大学生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主张,教育本质是指教育的内在要素之间的根本联系和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与“教育现象”相对。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结合大学生对教育本质的理解:1、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通过培养人为政治、经济服务的。教育与生产关系的联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

教育本质的理解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认识世界,不做别人,唤起生命的意志,无碍他人自由!教育本质本质特性即反映事物规律的稳定的、普遍的特性。教育本质,即贯穿于一切教育之中,从古至今乃至未来,只要教育活动存在就永远起作用的特性。教育本质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

教育的实质是什么?
理解:一、教育是把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这表明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动物哺育下一代,但动物一直以生物实体的形式存在。二、教育培养人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进行的。这表明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其他社会现象也对人的发展有影响,如社会生产对人的发展也影响很大,但不是自觉地...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教育是人类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每个时代亘古不变的文化传播手段,没有教育的国家,缺乏教育的国家就是过家家。对于一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