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民法中的意思表示

如题所述

《民法》中的意思表示从生效时间看分为:1、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2、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3、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意思表示的形式,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2
意思表示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要素,是指行为人欲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内在意思表现于外在的行为。意思表现包括意思与表示两方面的要件或内容。意思表示所发表的意思,不是寻常的意思,而是体现为民法效果的意思,亦即关于权利义务取得、丧失及变更。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
  意思表示必须具备3个要素,目的要素,效果要素和表示行为要素。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目的要素:即合同成立的必备要件,缺少必备要件,则缺少目的要素合同不成立。
  效果要素:即主观上有没有订立合同的想法或意思,有就有效果,没有就缺乏效果要素。
  表示行为:很简单,即把上述的要素用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1:对方是特定人的:采取到达主义,意思表示到达对方当事人才生效
  2:对方是不特定人的,采取发出主义。  
3: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采取作出主义,作出即成立,因为没有相对人,无所谓到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02
1.意思表示。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追求民事法律后果(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或消灭)的内心意思用一定的方式表示于外部的活动。

2.意思表示与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所以,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每种民事法律行为都必须存在意思表示。缺少民法所确认的意思表示的行为就不是民事法律行为。

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但并不等于民事法律行为,因为,不同的民事法律行为,其意思表示构成是不一样的,既可以是一种意思表示所构成,也可以是包含两种或多种意思表示。
第3个回答  2019-03-17
你好,
一、关于误喝洋酒案
该案可以用合同法原理解答,旅店将明码标价的洋酒放在房间内,构成了以实物形式提出的买卖合同要约,取而饮之构成承诺。双方达成了买卖合同。值得注意的是,该男子当然存在重大误解,原则上可请求法院和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但是在撤销前该合同是有效的。所以,该男子不能拒付。其只能向法院请求变更,因为原物已经无法返还。
二、关于教授售书案
本案中该教授当然构成要约,但是该学生的签字行为并不构成承诺。原因是,我国民法理论中,意思表示包括目的意思、效果意思和表示行为,该学生欠缺效果意思,所以不构成承诺的意思表示。因而双方也并未达成买卖合同,自然不用付款。应当注意的是,本案也不构成重大误解,重大误解要浮攻第纪郢慌电苇钉俩求行为人有认识,只是认识有偏差,而本案中该学生自始至终都没有认识可能性(借用刑法理论),因而也不构成重大误解。
希望可以帮到你。
第4个回答  2013-08-02
这个问题你要先答意思表示是什么,然后再答它的构成:意思和表示两个方面,再具体的说一下,一般来说,简答题不用写得太多,差不多200字就可以了。

民法中意思表示的解释
意思表示的拘束力,亦即意思表示的成立效力。意思表示一旦成立,表意人须受其约束,非依法律,不得擅自撤回或者变更的法律效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条 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

民法中的意思表示是什么?
《民法》中的意思表示从生效时间看分为:1、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2、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3、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意思表示的形式,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

民法中意思表示的解释
民法中意思表示的解释介绍如下: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要素,指行为人基蔽欲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内在意思表现于外在的行为。简单的说就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愿。意思存于内心,是不能发生法律效果的。当事人要使自己的内心意思产生法律效果,就必须将意思表现于外部,即将意思发表。意思表...

民法总则中的意思表示是指_。
《民法通则》未提及意思表示,《民法总则》中新增关于意思表示的规定,《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通俗解释什么叫民法
法律主观:一、民法意思表示是什么意思表示为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而法律行为是私法自治的实践手段,因此意思表示意义重大。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行为。意思表示由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构成。客观要件是指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主观要件,是指内心的意思,...

简述民法中的意思表示
1、意思表示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要素,是指行为人欲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内在意思表现于外在的行为;2、意思表现包括意思与表示两方面的要件或内容;3、意思表示所发表的意思,不是寻常的意思,而是体现为民法效果的意思,亦即关于权利义务取得、丧失及变更;4、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

民法总则中民法的意思表示指的是什么
您好!意思表示,指将企图发生一定的司法上效果的内心意思,表示于外部,内心的意思因外部表示而客观,合为一体。其构成要件可分为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1)客观要件: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例如以传真订购书籍 ,停车于收费停车场,含羞点头答应男友之求婚等。(2)主观要件:指内心的...

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
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1.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生效时间。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

民法典中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意思是什么
1、虚假表示又称真实保留,指行为人把真实意思保留心中,所做出的表示行为并不反映真实意思,是一种自知并非真实的意思表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2、隐藏行为隐藏行为是指表意人为虚假的意思表示,但其真意为发生另外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示。

民法典意思表示的法条
1、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2、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3、公告方式的意思表示;4、明示和默示的意思表示;5、意思表示的撤回;6、意思表示的解释。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民法总则》将被废止。一、《民法典》对意思表示有哪些新规定? 《民法典》对意思表示做了比较完整的规定,共...

相似回答